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阿乃親熱地震梅雨民進黨洗滌劑夏侯狄鶯季風颱風
  • 搜尋:

    不樂觀 結果共762筆

  • 美選12%「致命魔咒」再現? 翁履中:川普藉3招「逆轉勝」

    美國總統川普染疫10天後,於白宮舉行出院後首場演說,全長雖然僅僅18分鐘,但全程川普精神奕奕,有媒體指,看來健康狀態不錯;這場演說,被視為川普重返選戰第一場「真人實境秀」,邀請數百位非裔及拉丁裔民眾至現場,直搗拜登鐵票意味濃,內容指一旦拜登當選,等於是左派當家,將管制槍枝、削弱警方執法權等,並指責民主黨過去50年,把大把工作機送給中國大陸,這次要全部拿回來;川普再打「抗中牌」,還有效用?時事評論者朱學恆認為,當經濟徘徊低谷時,川普「抗中牌」似乎奏效,現階段川普得先推倒,「不是我管理不當、不是美中貿易戰失策,是中國大陸偷走工作機會」印象,訴求讓選民再給一任機會,將「連本帶利」討回,這點拜登就無著力點,大部分的美國人 還是認為川普經濟表現不差,包含蓋洛普及大部分普測民調、結果相若,拜登必須證明自己有能力拚經濟,是右派也會支持的總統,否則就像剛剛提到的,川粉會擔心一旦拜登當選,安全與自由將被剝奪時,川普恐嚇策略就大大奏效。 至於川普支持度落後拜登,差距拉開至12%,川普有辦法力挽狂瀾?人在美國的德州州立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翁履中,於《新聞大白話》提供第一手觀察表示,川普選情「非常不樂觀」,將選戰主軸打得更清晰,成川普當務之急,「抗中牌」、「法律與秩序牌」以及「經濟牌」,都是川普強項,他主打這三張牌的目的,主要要讓選民知道,過去4年,他為美國爭取到哪些益處、有哪些突出表現,尤其「抗中牌」,更是要凸顯自己與拜登的差別,之前打出,「若拜登當選,美國人得學中文」,現在強調,「若拜登當選,工作機會、產業將移至世界另一邊」,川普策略是很清楚的,只是川普選情低迷,到底能有多少效應、令人懷疑,民調顯示,僅剩2%的選民未做政治表態,大部分人心中已有定見。 今年美選選情膠著,ABC與華盛頓郵報最新民調,拜登支持度領先川普12%,有媒體指,與2016年10月民調,希拉蕊同樣勝川普12%,結果卻是川普勝出,有著「致命巧合」,這次選戰,川普如何能在最後關鍵時刻逆轉勝?翁履中表示,民調反映的是:討厭川普或投給川普,川普想逆轉勝,要看如何讓心中已有定見的選民、不去投票,或討厭川普的選民、不再討厭他,願投他一票。川普目前操作的策略,抗中牌是一招,另外白宮題的「新刺激方案」,擬對民眾發放1200美元支票,發錢這招能降低對川普的討厭度;最後,股市也是川普想要炒作的部分,近期美股的確也表現亮眼,這都會讓選民不再那麼討厭川普。
    2020/10/12 19:02
  • 快訊/65歲男子爬北市象山 昏迷送醫命危

    一名年約65歲男子,清晨到台北市象山爬山,但走到山神廟附近中突然昏迷,意識不清,警消抵達後,緊急將男子送醫。目前男子情況不樂觀。
    2020/10/11 11:27
  • 象山爬一半突昏迷倒地…6旬登山客搶救後宣告不治

    今(11)日清晨,一名年約65歲的男子前往台北市信義區象山步道登山,怎料走到山神廟附近時突然昏迷倒地,意識不清,警消趕到後立刻將他抬下山送醫。據了解,男子到院前已失去生命跡象,情況並不樂觀,詳細情形需待進一步釐清。
    2020/10/11 11:24
  • 「三管齊下」治療川普!恢復神速 竟帶病出巡

    美國總統川普從上周五入院治療,短短兩天之內,再度上演驚奇戲碼,他從一度傳出病情不樂觀,到白宮醫師宣布最快星期一就能出院!這段時間之內,醫師究竟做了什麼?原來川普2日剛到醫院時,出現發高燒的病徵,而且血氧濃度降到93%,醫師建議他做供氧治療,也就是使用呼吸器,但一度被川普拒絕,川普在隔天3日開始呼吸困難,血氧二度降低,才願意使用呼吸器。此外,醫師也搭配單株抗體(monoclonal antibodies)雞尾酒療法,以及治療新冠重症藥物瑞德西韋(Remdesivir),和類固醇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三管齊下」讓川普康復速度飛快。川普甚至在週日直接跳上座車,繞醫院外一圈,向支持者打招呼,但被醫師痛批,根本是不顧隨扈等隨行人員的健康安危!
    2020/10/05 20:03
  • 紐約市開放室內用餐 餐廳容客率限25%

    紐約市在9月30號宣布,開放餐廳室內用餐,不過容客率仍限制在25%。市長白思豪仍選擇在戶外用餐,希望能起到示範作用,建議民眾還是少待室內為宜。紐約市目前感染率不到1%,是全國最低,不過現在傳出有16個地區,感染率開始上升,如果連續七天達到3%,當局會下令再封鎖。美國重開後,企業的虧損仍然不見改善,裁員訊息不斷,迪士尼宣布裁員2萬8千人,航空業也大砍3萬2千人。最新調查發現,美國人對經濟前景不樂觀,超過六成的人認為經濟會呈現U型復甦。
    2020/10/01 19:52
  • 美駐UN大使追究疫情責任 大陸代表跳腳嗆:夠了!

    全球疫情突破3200萬,歐洲的疫情也又開始不樂觀,英國政府就計畫找來健康民眾,刻意感染新冠病毒好來測試疫苗效果。不過對美中雙方來說,新冠肺炎成為聯合國視訊會議上,兩邊大使你來我往的罵戰焦點,美國認為中國應該對疫情負起責任,讓大陸代表當場抓狂回嗆。
    2020/09/25 21:18
  • 歐疫情反撲!英國再限聚.重創經濟與耶誕假期

    不少英國人今早起床超級不開心:又開始防疫封鎖了!一個月前,英國政府還催大家回辦公室上班,但本周英國單日新增病例天天破五千人,英國首相強森宣布再度收緊防疫封鎖,包括6人以上限聚令、餐飲業晚上十點關門、強制戴口罩政策擴大並提高罰款。由於禁令將持續半年,連耶誕假期全家團聚,都可能違法。法國與西班牙疫情也不樂觀,法國每天新增病例破萬,法國旅客入境義大利必須在機場就篩檢,大城馬賽還出動海軍消防隊幫忙消毒小學校園。西班牙馬德里也開始部分封城,醫院加護病房即將滿載。
    2020/09/23 19:58
  • 聯合國75歲!利益拉鋸阻實效 多國要求改革

    對我國來說,「聯合國」是1971年一個難堪的被逼退記憶,以及後來多次叩關都回不去的辛苦。在疫情橫掃全球的2020年,聯合國的角色也更顯尷尬,10月24日是聯合國成立75周年,秘書長古特瑞斯承認:全球在人權、環保、止戰與扶貧問題上,現實都越來越不樂觀。各國領袖錄給聯合國大會的「賀詞」,也是用期待包著批評,呼籲聯合國改革績效、更尊重多邊主義、在環保與人權上應該更有作為。而美中不和,也是目前阻礙聯合國決議與行動的主要原因之一。
    2020/09/22 19:56
  • 印尼再度進入「半封城」 世衛:入秋疫情恐反彈

    時序進入秋季,許多國家疫情再度回溫,印尼連6天單日新增超過3000例確診,再度恢復大規模社交限制,印度疫情也不樂觀,國會剛開議,展開全面普篩,就有25名國會議員確診,世衛組織警告,入秋後,特別是在歐洲,疫情可能死灰復燃。
    2020/09/15 18:01
  • 緊急銷毀50噸泡菜 南韓工廠成新破口

    全球疫情又有升溫疑慮,南韓國會才重開四天,就因為有員工確診而再次關閉,首爾也宣布社交距離措施延長一周,至於在疫情全球第三嚴重的印度,周四單日新增超過8萬人確診,再次刷新全球紀錄,而疫情同樣不樂觀的巴西,病例也持續攀升,但總統波索納洛卻開直播告訴民眾,就算新冠疫苗問世,也不一定要接種。
    2020/09/04 20:49
  • 學生踢球遇暴雨躲進茅草屋 落雷劈下10人亡4人搶救

    烏干達一群學生日前在戶外踢足球時,突然遇到大雷雨,共有14名同學連忙躲進一間茅草屋避雨。沒想到躲雨期間,一道落雷劈下直接打中茅草屋,造成其中10人死亡,另外4人還在醫院搶救中,但情況並不樂觀。
    2020/09/02 17:05
  • 薪資年增1.41%就業市場「春燕歸」?學者:未來狀況不樂觀

    18日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將召開第三季審議會討論明年是否調漲薪資,疫情當前,基本工資還有可能漲嗎?對此,身為審議委員會一員的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今(11日)接受《新聞大白話》主持人錢怡君線上訪問表示「雖然整體經濟情勢不好,但國內相關單位對於今年整年成長率預測基本上還是正值,經濟成長率雖然會稍微下修,但還是會維持超過1個百分點的經濟成長率;消費者物價指數部分,雖然上半年為負成長,但如果加上去年下半年,基本上也是正成長;核心物價指數在今年一到七月為正成長,若加上去年下半年,幅度甚至會超過1個百分點。因此,以這些指標來看,若不調基本工資,勞工會無法接受,但若有所調整,雇主一定會反對,所以應該會調,只是無法達到過去的3%至5%,大概會落在1%至1.5%,這樣對企業成本影響相對有限,勞雇雙方雖然不滿意,但應該仍勉強能接受。」另外,六月薪資年增1.41%,是否代表就業市場「春燕歸」?辛炳隆認為「四、五月時台灣疫情已控制住,內需服務業基本上有回溫,加上『報復性消費』,確實讓許多服務業者生意上有收入,但未來是否會持續成長,仍持保留態度,主要因為全球經濟局勢並無好轉,台灣為出口導向的國家,外銷對象又主要是美國及中國,這兩個國家還沒度過最壞情勢,台灣的出口市場仍疲軟,再加上持續地邊境管制,國際觀光客無法來台,飯店或餐廳等觀光產業依舊沒有改善,而許多專家稱下半年疫情會復發,若國內疫情再次爆發,人員管制、社交距離等限制會再度出現,最近回溫的內需服務業可能又會被打趴。」並稱「國內外的情勢會讓台灣就業市場沒辦法樂觀。」
    2020/08/11 17:45
  • 香港疫情失控 亞博館改建港版「方艙醫院」

    香港現在的疫情狀況十分的不樂觀,已經連續兩天新增確診數破百,23日一天新增118例,再度刷新單日確診數新高,整個香港的醫療體系,進入前所未有的緊繃,醫院的負壓病床和病房使用率已經突破七成;現在港府緊急徵用鯉魚門渡假村作為輕症患者的隔離所,而亞洲國際博覽館改建成為治療中心,有醫療設備、醫護人員進駐,被稱作港版「方艙醫院」。專家說香港的疫情至少還要兩個星期,才能見到趨緩跡象。
    2020/07/24 20:00
  • 快訊/連三日破百 香港今日新增123例確診

    香港疫情持續不樂觀,連三天確診病例破百。港府下午記者會公布,今天又新增123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其中115例屬於本土病例,大部分屬於家庭或聚會的群聚傳染。另外有一名74歲的新冠患者不幸病逝。
    2020/07/24 17:01
  • 港疫情惡化!新增118例確診 已連兩日破百

    香港新冠肺炎疫情不樂觀,今天再新增118例確診個案,不僅創下新高,也已經連續兩天破百例,港府嚴格實施公共場所室內得佩戴口罩,另外從高風險地區想前往香港,也必須持核酸檢測陰性才能登機,港府坦言如果疫情無法再控制,不排除限制商場、餐廳暫時停業。
    2020/07/23 19:24
  • 男學生走廊「後仰跳投」 下秒翻出矮牆重摔墜樓

    廣東一名男學生,昨(20)日下課後和同學在走廊嬉鬧,調皮地做了「後仰跳投(fadeaway)」的投籃動作,結果沒注意自己離後方圍牆太近,整個人翻落墜樓,其他同學見狀緊急衝上前試圖救人,但據悉男學生的狀況並不樂觀,該事件目前也尚未獲得官方證實。
    2020/07/21 20:30
  • 日本6月街頭景氣上揚 增幅創史上最大

    日本在各項禁令解除後,觀光、消費熱度逐漸回升,服務業信心大增。內閣府公布了6月的景氣調查,反映社會現況的「街角景氣」上揚力道強勁,比5月暴增23.3點,達到38.8點,是連續兩個月改善,增幅創史上最大。另一方面,東京疫情仍不樂觀,9號確診新增224人,寫下單日最多記錄。東京都解釋,風化區特種行業配合政策集體檢查,近一周的每日檢疫量約為2500人,因此拉高了確診人數。
    2020/07/09 19:51
  • 女兒車禍搶救10天打算放棄急救 母一番話隔日奇蹟醒了

    1名30歲女子發生嚴重車禍,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OHCA),而腹部還有大量內出血情形。急救至10天後情況不樂觀,醫師告知家屬可能要放棄急救。怎料患者母親在病榻前與女兒說了一番話後,對方竟奇蹟甦醒並好轉。
    2020/07/09 11:48
  • 快訊/香港社區感染疑慮 再增加14初步確診

    香港新冠疫情不樂觀,港媒報導,今天恐怕又會增加至少14宗確診病例,香港官員昨天才坦言,已經爆發第三波疫情,現在又傳出已經至少14人初步確診,其中包括一家養老中心,包括三名院友以及三名職員。
    2020/07/08 13:55
  • 6旬婦雙腳被電梯夾住拖行3層樓…兒:皮肉外翻都見骨了

    大陸上海楊浦區一名61婦人在準備出電梯時摔倒,還沒來得及站起來,電梯門就突然關閉自動往上升,導致婦人的雙腳被電梯門夾住、硬生生從6樓被拖拽到9樓半,痛到不停大聲尖叫呼救。事婦人的兒子透露,母親腳部皮肉嚴重外翻見骨,情況相當不樂觀,目前還不知道能不能保住雙腿。
    2020/07/03 12:34
  • 寶成市值蒸發千億 執行長:辛苦的一年

    寶成製鞋,受到疫情影響,股票下跌市值蒸發千億。公司今天股東會,執行長坦承,疫情的影響超乎想像,今年是辛苦的一年,情況還不樂觀,但是也沒有再往下跌,言下之意,現在就是谷底,就看反彈時機。
    2020/06/19 17:41
  • 拉美疫情糟 巴西「超英趕美」幫派勤防疫

    南美洲疫情也不見緩解,震央巴西已經「超英趕美」,病亡4萬3千多人,確診飆破86萬人,兩樣都是全球第二。阿根廷與哥倫比亞也不樂觀,為拚經濟而解封的哥倫比亞,確診人數也逼近5萬,近1千7百人病亡,但在哥倫比亞卻有一個城市能保持零病亡的紀錄,年輕市長科技防疫,找出最不易落實居家隔離的一群人先去關心。而阿根廷目前則沒有辦法進入第二階段解封,因為疫情依舊嚴重。
    2020/06/15 19:54
  • 打數支強心針仍救不回…賭王何鴻燊病逝享耆壽98歲

    賭王何鴻燊昨天(25日)傳出病危消息,即使院方替他注射了數支強心針,情況仍不樂觀,已處於彌留狀態,僅憑意志力維持生命。沒想到今日稍早,港媒報導何鴻燊已病逝,享耆壽98歲。
    2020/05/26 14:00
  • 被炸到焦黑潰爛 父忍痛提筆「全力救媽我無所謂」兒淚崩

    這個月18日,大陸四川成都1間炸雞店發生爆炸意外,老闆夫妻全身嚴重燒傷,被緊急送往當地醫院急救。兒子聽聞消息後立刻趕到醫院,儘管父母經過治療後已經從加護病房轉出。其中老闆清醒之後,認為自己情況恐怕不樂觀,於是舉著焦黑潰爛的手,寫下「全力(救治)媽媽,我無所(謂)」,這讓一旁的兒子看了瞬間淚崩。
    2020/05/21 21:54
  • 預測罷韓結果不樂觀 呱吉:同意票約僅40萬票

    距離6月6日罷免高雄市長韓國瑜的投票,現在只剩下大約半個月的時間,各界都在預測,這次的「罷韓」投票是否會成功?對此台北市議員「呱吉」邱威傑,最近在臉書貼上影片,發表自己的看法。他認為結果恐不樂觀,並預測投下贊成罷免票的票數約莫在40萬票左右,畢竟民眾不一定會有同樣的熱情,像總統大選一樣的去投罷免票。
    2020/05/21 20:12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