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領域展開巫啟賢男星罹癌氣象署帳密天氣預報旅遊警示罕癌老闆寵物店老闆輕生
  • 搜尋:

    全球氣候 結果共307筆

  • 非洲之角1300萬人 面臨空前飢荒

    人類面臨的挑戰不只疫情。1300萬非洲居民正遭遇乾旱飢荒衝擊,嚴重程度是40年來之最。世界糧食計畫署呼籲各國立刻援助,否則難保十年前餓死25萬人的飢荒悲劇,在索馬利亞、衣索比亞和肯亞三國境內重演。全球氣候異常,冬季乾燥缺水,西班牙水庫見底,智利則因蜜源植物枯死,蜜蜂數量急遽減少,農作物將大量減產。為逆轉地球暖化,澳洲科學家研發用無人機大量種樹,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2022/02/10 19:54
  • 種樹換碳權 台灣林木碳價比較 柳婉郁:吸碳能力越強 總收入越高

    全球氣候變遷白熱化,節能減碳成了各國和各大企業之間的難題,而現在「種樹換碳權」國際間就評估,一噸碳的價格大約在2000元至3000元。今(7)日《FOCUS午間新聞》邀請到國立中興大學森林學系柳婉郁教授,接受主持人詹舒涵線上訪問,幫我們深入了解,柳婉郁表示,「2021年4月22號世界地球日,各國舉辦地球高峰會議後,美國、日本和歐洲等多國都宣示2050年要達到碳中和,隨後7月歐盟氣候法修正,歐洲碳邊境關稅實施,以及10月底COP26舉辦,都很強調碳中和跟碳議價,導致市場上對於碳權需求大幅增加,許多企業開始用種樹換碳權的方式來抵消企業本身的碳排放,也間接造成國際上的碳市場價格節節升高。」
    2022/02/07 17:10
  • 美再遇暴風雪 全球氣候變暖形成更多「炸彈氣旋」

    美國東北沿岸受暴風雪吹襲,降雪超過60厘米。暴風雪造成電力中斷,麻省超過10萬戶停電,5個州已宣布進入緊急狀態。這不是美國今年冬季第一次遇上暴雪,東岸部分地區在1月已經歷了另外3次暴雪,只是這一次的更大、更猛烈。
    2022/01/30 14:41
  • 歐盟監測機構報告示警 過去7年創最高溫紀錄

    歐盟氣候監測機構「歐盟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C3S,在最新的年度評估報告中證實,從2015年到2021年,是全球氣溫最高的連續7年,氣溫遙遙領先過往紀錄。
    2022/01/11 16:03
  • 地球發燒了!極端氣候侵襲全球 未來恐造成巨大損害

    極端氣候造成全球極大損失,包含今年美國暴風雪以及大陸河南洪災都造成大的傷亡。氣象專家表示,減碳的速度還不夠,全球氣溫都在上升,若不能有效遏止,未來致災性的極端氣候將會越來越多,也將會帶給全球非常大的經濟衝擊。
    2021/12/25 21:36
  • 2021反聖嬰年!淡水高溫破紀錄 明年2、3月雨量偏少

    從去年一直延續到今年,全球氣候一直受到反聖嬰現象干擾,中央氣象局今(24)舉行年終記者會回顧,發現淡水站出現設站以來最高溫,玉山在春季也破同期紀錄,展望明年春季的天氣,指出溫度跟過往不會差異太大,然而反聖嬰的次年通常會雨水較少,民眾最好節約用水。
    2021/12/24 10:53
  • 台灣成烤番薯?報告:2060年台灣冬天天數變成0

    全球氣候變遷已經是迫在眉睫,對台灣的影響也是越來越加劇,根據台版的氣變遷報告中,以暖化最厲害的情況來看,到了21世紀末的時候,夏季可能增長來到7個月,就算碳排有減少,也可能達到5個月,而冬季天數則變成零,不只熱傷害會變嚴重,對我們的食衣住行都會有很大衝擊。
    2021/12/17 22:53
  • 人造閃電防牛糞釋甲烷 獲歐盟1700萬元資助

    上百國在今年氣候峰會上承諾在2030年前降低30%甲烷排放,而現在一間挪威的科技公司將協助達成這個目標;透過製造像閃電一樣的技術,阻止牲畜排泄物中,高達99%甲烷,以及95%氨的生成;目前仍在試驗階段,不過已經獲得1700萬歐元資助,預計在明年夏季問世。全球溫室氣體排名第二的甲烷,倘若大幅度減排,在2040年前有望阻止0.3度的升溫。至於在阿根廷,一間時尚公司則靠著回收粗麻布塑膠袋製成包包來減少溫室氣體的產生;當地化石燃料開採過程中會使用到大量的袋子,而大多不會被回收而是進入焚化爐。地球暖化下,全球氣候異常,加州乾旱的情況持續惡化,如今預計明年將除了飲用和消防等基本需求外,將無額外水可用。
    2021/12/02 19:57
  • 重要里程碑!台灣加入CPTPP 解決問題最佳驅動力

    在台灣的投資、貿易都有極佳表現之餘,最大挑戰之一是因應全球氣候變遷的淨零排放目標與環保問題,二是難以隨經濟成長改善的薪資水準與勞動條件。加入CPTPP,正是解決問題的最佳外來驅動力。 ​​​​​​​
    2021/11/16 10:18
  • 有片/後疫情時代萬物皆漲!台灣物價失控了嗎? 「這樣菜」比去年同期大漲168%

    美國10日剛公布,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持續創下30年新高,顯示通膨壓力居高不下。在能源價格高漲、全球氣候異常和疫後供需不平衡等諸多因素交互作用下,許多糧食價格正不斷推向近年高峰,在台灣有不少餐廳扛不住通膨壓力,正規劃年底前要漲價,平均漲幅5%至10%,從銅板美食鍋貼、滷肉飯到百元便當,再擴及飯店自助餐,漲價將是連鎖反應。
    2021/11/11 22:59
  • 氣候峰會末日示警! 專家:平均氣溫多1度氣候樣態改變大

    集結全球130多國領袖在英國舉行聯合國氣候大會,這也是被視為搶救地球至關重要的一次,因為以目前各國訂定的減碳目標,專家預估,在本世紀全球氣溫仍會上升到2.7度,所帶來的氣候變遷,包括乾旱、熱浪、還有極端強降雨,都可能帶來致災性的災害。
    2021/11/03 22:43
  • 朱立倫6年前反核言論被翻出 國民黨:務實調整能源政策

    藍綠備戰年底四大公投,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號召民眾全數投下同意票,力拚衝高投票率,但近期卻被網友找出6年前反核言論,當年朱立倫不僅表態支持非核家園,更與反核人士拿著「核電歸零」T恤合照,遭質疑立場與過去不一。國民黨今(3)日回應,國民黨堅持務實健康的能源政策,尤其近年來面臨全球氣候變遷的挑戰,淨零碳排的目標勢在必行,更應該務實調整能源政策。
    2021/11/03 13:28
  • 全球聚焦氣候議題!台怎落實?周桂田:制定完整方案、架構

    G20峰會落幕,與會領袖同意將全球氣溫升高幅度控制在攝氏1.5度以內,並達成減碳承諾,不過這項承諾並沒有訂定期限,不少國家元首對此成果感到失望,而在全球力拚節能減碳的情況下,台灣該如何推動並落實政策?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周桂田今(1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黃星樺線上訪問表示,「過去20年來,台灣在氣候議題及能源轉型方面落後許多,尤其台灣是出口導向國家,未來若各國針對氣候治理制定規範,台灣輸出商品恐怕因此遭受制裁或加稅。」 另外,南韓積極推動氣候政策,除了提出「綠色新政」外,南韓總統文在寅也喊出『2050年碳中和』的目標,周桂田認為「雖然行政院目前有針對『零碳排』做出努力,環保署也預計徵收碳費,但台灣應參考南韓等國,訂定完整方案及架構,以因應未來公正轉型後,部分民眾所受到的衝擊。」
    2021/11/01 16:22
  • G20淨零碳排未設期限 焦點轉向COP26

    周末G20峰會劃下句點,緊接著格拉斯哥氣候峰會揭開序幕,G20領袖也做出承諾,同意把全球氣溫升高幅度控制在攝氏1.5度以內。
    2021/11/01 16:07
  • 有片/氣候暖化成健康殺手! 「刺胳針」發警訊:傳染病、熱傷害增加

    全球氣候暖化沒有停止,極端氣候越來越嚴重,對我們的健康也造成威脅,根據醫學期刊的報告,有44項跟氣候變遷相關的健康指標,都在惡化當中,像是高溫死亡、傳染病等等,甚至一些新興的傳染病因為高溫環境,發生率也可能提高。
    2021/10/29 23:00
  • 暖化限制1.5度以下!G20與氣候峰會盼達減排目標

    在全球各地陸續經歷洪水、森林大火等極端天氣肆虐之下,周六起在羅馬召開的兩天G20峰會,就需要為周日在英國格拉斯哥召開的全球氣候峰會做好帶頭作用,以實際行動緩解氣候暖化問題,就成為重中之重。但身為全球碳排放量最高的國家,中國大陸國家主席卻是兩個峰會都不親身參與。目前峰會公報草稿顯示,各國有意將全球暖化的溫度上升控制在1.5攝氏度之內,但對溫室氣體排放歸零的時限,尚未有共識。但氣候變遷造成的環境惡化共業,全球人民都得共同承擔。
    2021/10/29 20:00
  • 日人眼中的台灣四季!網見「示意圖」跪了:觀察完全正確

    受到全球氣候轉變影響,台灣四季的界線愈來愈不分明,甚至逐漸出現「夏長冬短」的情況。一名曾生活在台灣的日本人對此特別有感,因此畫了一張台灣「四季氣候圖」,結果精準的描繪讓許多人看了大讚「太有才」。
    2021/10/25 20:26
  • UN:化石燃料產量超標 升溫1.5℃防線難守

    搶在全球氣候變遷大會召開之前,聯合國公布報告顯示,全球各大化石燃料生產國,未來幾年仍計畫提高煤炭、石油與天然氣產量。
    2021/10/21 11:41
  • 北海道早17天降下初雪 首爾、北京「零度」提早到

    北半球前兩天急速降溫,日本北海道周日,提早17天降下初雪,首爾和北京也降到攝氏0度,雙雙打破氣象紀錄。極端氣候,出現越來越頻繁,10月底全球氣候高峰會即將登場,聯合國呼籲各國將升溫目標,控制在攝氏1.5度內,因為如果升溫3度,海平面會上升6.4公尺,電影「明天過後」的災難場景,就會提早到來。
    2021/10/18 22:06
  • 救地球!COP26會議在蘇格蘭舉行 葉欣誠:檢視「碳排承諾」的重要會議

    全球氣候變遷越來越嚴重,各地接連發生不曾遇過的天災,而11月1日在蘇格蘭將舉辦一場非常重要的COP26會議,預計有兩百位全球領袖參加,面臨現今嚴峻的氣候,到時各國領袖必會有激烈討論。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葉欣誠今(18日)於《FOCUS午間新聞》中,接受主持人詹舒涵線上訪問表示,「COP26會議非常重要,是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次的締約國會議,距離2015年的巴黎協定,各國所提出的承諾自2016年生效後已經過了5年,如今各國需要重整現在達成的狀況,並在會議上提出新的NDC,即所謂的『國家認為自己可以減碳的貢獻量』,再由各國加總後檢視是否在升溫不要超過1.5~2度c內,此外,先前富有國家承諾每年提供1000億氣候基金也沒有兌現,到時會議中,『減碳』和『資金』將會成為重要檢討項目。」 葉欣誠補充「這次的會議和2015年的巴黎協定比較不同的是,過去一年已經有不少碳排放大國宣布要執行『碳中和』、『淨零碳排』,所以不用擔心COP26會議沒有結論,而這次主要的挑戰是,各國提出來繳交的目標是否達成,若和原本承諾的目標有落差,勢必將會進行激烈的辯論。」
    2021/10/18 16:24
  • 熱浪致死不斷攀升!拜登政府擬降溫對策

    受到全球氣候急遽變化影響,美國飽受熱浪侵襲,不僅森林野火不斷,人民熱傷害的病例也不斷上升,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20日下令行政部門,制定相關工作規定以及降溫系統等措施,確保勞工免受高溫之苦。
    2021/09/21 12:06
  • 近距離研究極端天氣 美無人船直搗颶風眼

    受到全球氣候變遷的影響,最近幾年侵襲美國的颶風又快又強,帶來慘重災情,美國一間公司利用無人船,從海平面測量風力、溫度和濕度數據找出颶風變強的原因,現在更準備嘗試派出無人船直闖颶風眼,近距離研究極端天氣。
    2021/09/20 14:46
  • ​​​​​​​氣候變遷恐致「斷糧危機」! 全球升溫2°C這「5種食物」恐絕跡

    全球暖化造成極端氣候,世界各地不是大雨就是大旱,而且夏天越來越長,冬天幾乎消失,這可不只是造成財產損失,更會響農作物週期,造成斷糧危機。如果全球氣溫再升高2度C,可能會有5種常見的食物,瀕臨絕跡。
    2021/09/15 20:44
  • 越來越熱!「致命50度」天數40年漲2倍 專家曝原因

    全球氣候變遷問題日趨嚴重,英媒《BBC》發表一項分析,指出全球近10年來平均氣溫超過攝氏50度的天數,這樣的「致命高溫」,比起40年前高出了近2倍。
    2021/09/15 11:52
  • 固盟友賀錦麗訪亞洲 促溝通中美派新大使

    美國形象正因阿富汗撤軍事件遭遇嚴重打擊,為了鞏固與盟友的關係,美國副總統賀錦麗從昨天(22號)展開任內首次東南亞出訪行程,除了要貫徹美國「自由與開放的印太戰略」外,與中國大陸爭搶東南亞盟友的意圖也不言可喻。賀錦麗今天上午與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展開會談,雙方在疫情、網路安全、全球氣候變遷甚至國防等議題都有進一步溝通合作。明天(24日)賀錦麗將轉赴越南,成為美國自越戰結束以來,首位踏足越南的副總統,美越兩國關係能否有新發展,備受外界注目。 此同時,中美兩國近日陸續派遣新的大使,中國改由溫和派的秦剛駐美,美國駐中國大使則有望交棒給資深外交官伯恩斯。外界認為這雖然有助改善溝通,但競爭格局不變,兩國關係仍難有實質進展。
    2021/08/23 19:52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