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美國總統拜登邀集氣候峰會 全球綠色金融強力添加動能

作者 台灣銀行家
發佈時間:2021/06/10 11:55
最後更新時間:2023/05/09 10:02
美國總統拜登十分重視氣候變遷議題。(圖/達志影像路透社)
美國總統拜登十分重視氣候變遷議題。(圖/達志影像路透社)

作者:陳鴻達(台灣金融研訓院院務委員)

【台灣銀行家】綠色金融原本比較著重環境面,2008年金融海嘯後增加納入社會與公司治理,使得ESG成為最具爆炸性的議題之一。我國綠色金融2.0也遵循此一世界趨勢,完善ESG投資的相關配套,也要求企業識別氣候變遷為該企業所帶來的風險與機會。

 

氣候變遷是全球急迫性的議題。(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美國總統拜登在競選期間多次強調氣候變遷議題的迫切性,上台後馬上宣布美國重返巴黎協定。接著又在4月22日召開「氣候峰會」,全球共有40個國家的領袖參與此盛會,包括多次被美國點名為最主要競爭對手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使得碳中和、綠色金融等議題再次充斥媒體版面。而訂於2021年11月在英國格拉斯哥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屆會員大會,一般預料東道主英國也將以綠色金融作為今年大會的主軸。因為氣候與金融是英國最關心的項目,而金融也是對抗氣候變遷最有效的政策工具之一。因此預料今後各國關於綠色金融與ESG投資的相關規定將陸續推出,並且將更嚴謹,以鼓勵導引民間資金為永續發展做出貢獻。

美國政府不再落後

 
事實上前總統川普還在看守期間時,美國聯準會就在2020年12月15日正式加入「央行與監管機構綠色金融網絡」(NGFS),成為75個會員國之一。NGFS是在「巴黎氣候協定」通過後,世界各國的中央銀行或是金融監理機關為了達成該協定的目標,願意用金融監理的手段來引導資金到減碳,或是認為氣候風險將危及金融穩定,必須納入金融監理範圍所成立的一個團體。

接著美國證交會(SEC)在今年3月宣布成立ESG工作小組,研議強化上市公司ESG資訊揭露,包括氣候風險對企業的衝擊、是否納入公司決策考量、必須揭露那些資訊以及其衡量標準,還有是否需要更佳的標準或指引,使得在對ESG資訊進行審計時,能有較客觀的標準。也就是說,要強化ESG揭露資訊的可信度,包括自願性揭露者,未來美國企業在進行氣候風險揭露時,不能避重就輕,必須依一定的標準格式進行申報,而SEC目前正彙整公眾回饋意見中。

ESG搜尋熱度趨勢變化。(圖/台灣銀行家)

ESG將從自願性邁向標準化

過去在推動綠色永續投資上,比較傾向由民間的兩股力量來主導,一個是各種民間消費者或環保團體,另一個是各式各樣的ESG評比機構。前者持續關注各大品牌廠商的環保、社會議題與公司治理表現,業者若有重大缺失,這些團體可能就會發動反制措施,迫使業者不敢輕忽這些議題。後者則是對各公開發行公司的ESG成績進行評比揭露,以利投資者作為決策參考。

根據Research Affiliates公司統計,全球共有70個提供ESG評比的機構。另資誠(PwC)曾調查全球基金經理人使用哪一種ESG評比,以作為選擇投資標的的依據,結果顯示使用度最高的是RobecoSAM,但也只有獲得17%的基金經理人採用。尤其麻省理工學院教授Berg的一篇報告指出,同一個公司接受不同評比機構的結果往往差距甚大,其研究顯示相關係數只有0.61。在此情形下,不僅投資者在選擇投資標的時會有困擾,被評比的公司對要如何改進也會感到迷惘。因此各地都有聲音希望建立統一的ESG評比標準,以利投資大眾客觀進行相關比較。

為了落實永續金融,歐盟在其永續金融行動計畫(EU Sustainable Finance Action Plan),就有相關配套來避免綠色金融商品名實不副的情況發生。例如歐盟制定了「永續分類標準」(EU Taxonomy)來規定企業或金融商品永續「純度的計算」,另又制定「永續金融揭露管理」(Sustainability Finance Disclosures Regulation)來要求業者以質性描述其落實ESG的情形或說明無法達成的原因。也就是說今後各界對綠色金融商品的要求,將從量的增加轉為質的提升。

綠色金融促進金融穩定
 

綠色金融除了引導資金到落實永續發展外,也是促進金融穩定的重要工具。例如2020年有全球「央行中的央行」地位的國際清算銀行(BIS)發表「綠天鵝報告」(The green swan),闡述氣候變遷將是衝擊全球金融穩定的重要風險來源,下一個系統性金融風險可能就是因氣候衝擊造成,因此央行有責任避免這樣的結果發生。也就是央行與金融監理機關運用其金融監理工具,要求金融機構必須評估計算其氣候風險,且必須揭露。並依不同碳定價的情境,模擬其所受衝擊,要求金融機關為可能損失預作準備。

這也是為什麼金管會在「綠色金融行動方案2.0」中表示,將研議上市櫃公司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CSR),須依「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建議書」(TCFD)的架構,辨識企業的氣候風險(實體風險與轉型風險)與機會,並納入公司決策等相關資訊。

有了TCFD的基礎後,金管會也將研議金融業把氣候變遷納入壓力測試項目的可能性,讓金融業了解氣候變遷對其資產負債影響。英格蘭銀行本來在今年就要求英國各銀行要執行氣候壓力測試,後來因為疫情關係而延期。歐盟央行日前也要求各銀行從2021年1月開始準備相關資料,2022年的金檢就會納入此項目。

事實上金融氣候壓力測試就是KYC的再延伸,金融機構要能掌握其資產或抵押品在極端氣候下可能遭受的損失。例如國內某金控根據「科技部災害管理資訊研發應用平台」AR5情境之淹水風險,發現該金控有7,148筆放款落在高風險區,擔保品涉及的總授信金額為新台幣278億元,相當於整體擔保授信的3.39%。

英格蘭銀行報告指出,全英國的房貸中約有10%處於易淹水區,因此建議各銀行清查有多少房貸抵押品在易淹水區,再設計各種淹水情境高度時,預估將造成的損失。美國銀行(BOA)則以5級颶風來模擬其房地產抵押品可能的損失。據推估,到本世紀末,氣候變遷實體風險對全球GDP的減損將達到25%,詳如〔圖2〕。
 

實體風險累計對GDP的影響。(圖/台灣銀行家)

此外銀行也須承擔轉型風險,例如一旦政府增加能源稅等提高碳定價措施,極可能減少這些高排碳企業的營收,甚至影響其還款能力。花旗銀行在其2020年的TCFD報告書中表示,若對每噸二氧化碳排放課予50美元的碳定價,那麼石油公司平均信用評等將降3.5級。國內某金控估計指出,對石化業若課予每噸二氧化碳排放50至100元美金的碳定價,那麼到2030年其成本上升約0.75%,若再加上因缺水導致營收減少1.36%。那將使得其662家石化業客戶中,有96家信用評等等級衰退1等,4家衰退2等,授信戶平均違約率上升0.5bp。

WEF連續5年將氣候風險列為首位

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每年元月都會發表「全球風險報告」(Global Risk Report)。在2021年所發表的報告中指出,最可能發生(Likelihood)的風險是極端氣候;衝擊最大(Impact)的風險是傳染性疾病,其次是極端氣候。事實上,從2017年開始,極端天氣就年年高居最可能發生風險的冠軍,去年氣候問題更是雙冠王,只是今年衝擊最大的風險被疫情取代而屈居第二。該報告是依據全球各地與各行業的專家調查結果所撰寫出來,因此是各界評估未來趨勢的重要參考,因為經濟發展必須有健全的基礎,而環境風險若不能有效地控制,將危及到經濟的持續發展。這也是為什麼經濟論壇快變成環境論壇的主要原因。

誠如拜登在氣候峰會中所說,若不積極行動,氣候風險的代價將不斷攀升,因此,他除了重申美國將在2050年達到碳中和的目標外,也提出一個較近程的目標,那就是在2030年的溫室氣體排放要比2005年減少50%至52%。他相信美國的新減排目標有助於打造一個更繁榮與公平的社會,同時創造更多工作機會。美國如此,台灣當然也是如此。

探索更多精彩內容,請持續關注《台灣銀行家》雜誌
https://taiwanbanker.tabf.org.tw/index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TVBS》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如有疑似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 0800-001922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超夯日本電器竟然還有額外優惠!

👉日本免稅美妝必買這些!筆記給妳

👉存起來!遊日本免稅最高再折17%



台灣銀行家月刊

ESG新趨勢

#疫情#美國#英國#拜登#企業#ESG#綠色金融#氣候變遷#氣候峰會

專欄作者介紹

作者

台灣銀行家

台灣金融研訓院創辦《台灣銀行家》雜誌所涵蓋議題報導領域,除了銀行業、證券、保險與金控,亦對國內外政經社會議題、產業趨勢、金融教育等多有關注。期望藉由深入淺出的內容,協助讀者掌握金融情勢變化、重要政策,以及金融產業發展的最新動向,亦延請知名學者專家為本雜誌執筆撰文,提供深入觀點。期許能成為提供國內金融業與從業人員充實專業知能,提升競爭力,促進金融知識普及與資訊交流之最重要刊物。

看更多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648

0.0891

0.2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