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倒數10天/「陸客中轉」選前鬆綁 經貿利多添政治味

記者 戴元利 / 攝影 蕭明正 廖宗慶 台北-桃園 報導
發佈時間:2016/01/06 20:27
最後更新時間:2016/06/29 09:35

大選倒數計時,對岸突然送出兩大經貿利多,一個是國台辦宣布開放3個試點城市,讓陸客來台轉機,另一個是貨貿協議的技術性諮商,6日選在北京登場,2件事情宣布的時機點都在大選前,相當耐人尋味!外界解讀,大陸官方一方面對台灣釋出善意,二方面也是在測試,未來新總統對「九二共識」的態度。

免稅店服務人員:「需要什麼免稅商品嗎?歡迎參觀!」

店員親切招呼,瞄準的就是機場每天上萬名旅客所帶來的龐大錢潮,如今選前11天,對岸意外釋放利多,宣布將推動陸客中轉,試點開放南昌、昆明、重慶等,3大內陸城市的民眾來台灣轉機,也就是說,桃園機場短期將迎來約50萬人次的轉機陸客,消費力帶來大商機,很有想像空間。

桃園機場公司執行副總溫永松:「有關行李安檢,還有場地,還有安檢的人力,還有旅客候機、休息等商業購物設施,我們都已積極完成,這只是兩岸關係的第一步,這第一步大家應該正面看待,但是第一步,大家不用賦予太高的經濟效益,因為第一個大陸方面的絕大多數城市都還沒有開始進行陸客中轉。」

淋浴設備、電影院、按摩休憩空間以及上網和付費餐飲,應有盡有,為了迎接陸客中轉,桃園機場從去年開始就已擴大安檢面積,預估旅客處理量增加5成以上,不過大陸官方偏偏挑在選前送利多,難免觸動外界敏感的政治神經。

淡大大陸研究所所長張五岳:「北京當然有他總體的政策性考量、政治性的考量,希望能夠對台灣表達善意,二方面也希望在兩岸議題上,也能夠留有餘地跟掌控權。」

利多引發政治聯想不只這一樁,爭議不斷的貨貿協議,同時也在北京展開技術性諮商,專家表示,這場等於會前會,正式談判何時登場,變數還很多。

中經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李淳:「下一次談判的時間點影響(因素)非常多,包含了說我們1月16日台灣要大選,包含了說雙方的這個技術官僚層次,到底有沒有把議題可以準備好。」

兩岸經貿協議能不能簽,該怎麼簽,在當前政治氛圍下,已成了民眾最關切的話題之一,根據平面媒體所做的2016年國情調查,發現有62%的受訪者擔心台灣的經濟過度倚賴大陸,因此簽定兩岸經貿協定之前,有55.6%的受訪者認為應該先通過兩岸協議監督條例,但諷刺的是,高達91%的人表示,並不清楚條例內容,因此雖然3黨候選人都主張條例應該通過,如何化解社會疑慮,將是新政府一大挑戰。

中經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李淳:「經貿協議的監督條例應該不限於兩岸協議,事實上連我們很想要加入的TPP,其實也應該要適用相同的一個程序,因為走完這個程序才有辦法降低,這種所謂社會的關切或是擔憂、或是這種對立。」

搶救台灣景氣,不只要拚兩岸經貿,低迷已久的出口更得對症下藥,不過有學者坦言,3黨總統候選人的經濟政見都令人失望。

環球經濟社社長林建山:「今天我們即使是在研發上面要去做起步的話,它能夠產生這個衝刺的效果,也應該都是要在5年或者是10年以後的事情,你說什麼三弓四箭或提那個(超韓趕星),大概都是需要花一點時間才能夠把這個東西能夠產生出它的效果。」

候選人的經濟願景洋洋灑灑,宋楚瑜喊出2030年超韓趕星,每年GDP高於南韓1.5個百分點,朱立倫推三弓四箭,將打造新產業供應鏈,蔡英文則要把代工出口變創新研發,帶動產業升級,專家解讀,3組人馬都只談長期結構問題,而不給刺激特效藥,對接下來的景氣幫助恐怕不大。

環球經濟社社長林建山:「在這個勞動政策,在這個租稅政策,或者在這個其他整個貿易的開放政策上面,我們都有很多的這種捆仙索,把這些動能都鎖死在這個地方,所以今天最需要的經貿政策就是鬆綁。」

平面媒體的國情調查,發現經濟不景氣是民眾心目中最大危機,即將上任的新政府,如何對症下藥,選民高度期待!

#陸客中轉#貨貿協議#經貿#選舉#經濟政策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924

0.0429

0.1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