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拒當子女提款機! 理財教育從小紮根

記者 許甫 / 攝影 李皇龍 台北 報導
發佈時間:2014/02/18 22:14

有句話說,給他魚吃,不如教他怎麼釣魚,越來越多父母,從小就灌輸子女理財觀念,甚至是寒暑假送到銀行舉辦的理財營,財經專家建議,其實理財不妨從小朋友的零用錢做起,養成他每個月固定儲蓄習慣,剩下的部份讓他學習自主運用,另外嘗試打工,或是從生活經驗中產生興趣,都是培養未來小富翁的方法。

理財營學員:「兩人免費,然後第三人半價。」

促銷飯店提案,比賽當企業接班人,小學生妙答如流。理財營學員:「石油又不會很貴,潛水艇又不一定要用,最近油價一直漲,你懂不懂?」

掌握物價脈動,想法活脫脫像個「小大人」,對於要怎麼賺錢、怎麼省錢,這群參加兒童理財營的學員,個個心有定見,理財從小教起,幾乎已經是為人父母的共識。

財經專欄作家趙靖宇:「現在很多年輕人他不懂得,收入減掉儲蓄,才等於支出。」

理財專家,強調儲蓄的觀念,與國外兒童理財心法,建議教小朋友把所得,存入1/4不謀而合。

財經作家王仲麟:「之所以給你零用錢,是可能給你一些不在預期之內,需要買的東西,那你又不需要去買那些垃圾食品,能留下來(存)的錢,絕對會比1/2還要多,他必須從這個地方去學習說,這些都是我的錢耶。」

此外,試著打工,也是讓小朋友學會儲蓄,管理金錢的方式。王仲麟:「比如打工一個月做了25天,好不容易存了一點錢,結果硬要去買一支很貴的手機,就代表你賺的錢全部花光,但問題是你買手機的電話費,你要付,那是你選擇的。」

而信用卡的預支消費,理財專家一致認為,不適合過早讓兒童使用。趙靖宇:「今天我想一雙球鞋,那就提3千元,立刻去買,我覺得應該要讓孩子延遲欲望,從日常生活中去了解(理財),像我去買東西、比如去大賣場,我都會帶著小朋友,比如說像吃飯結帳,讓小朋友在旁邊,順便做一個教導。」

理財投資從小灌輸觀念,父母不再是提款機,小朋友也可能從「伸手牌」,變成致富的「自創品牌」。

#理財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907

0.0409

0.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