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官方經濟數字太「表面」 民眾難感受

記者 董寧之 / 攝影 李延智 台北 報導
發佈時間:2014/01/09 21:44

民眾覺得生活難過、物價太高,但每次官方一公佈經濟數字,卻又沒那麼難看,以物價指數來說,去年漲幅0.79%,還是近4年新低,和民眾感受落差很大,還有打房政策到最後卻讓利率提升、房貸成數限縮,最後受苦的還是小老百姓,社會氛圍上儼然形成了官民的信心斷鏈。

彎曲電視降價6萬元,65吋大電視不到5萬元,還有洗衣機、冰箱,都打出8到9折,趕在農曆年前,3C業者祭優惠,想提高民眾消費意願。3C賣場協理林彩莉:「整個促銷的活動檔期來說的話,(業績)更為提升,基本上都比平常的檔期,大概有4到5倍這樣的成長。」

有折扣才有人潮,難怪從賣場到百貨,新年慶、母親節、週年慶,年中年尾又有慶,就是要有各種名目,因為民眾的日子可是越來越難過。民眾:「像我是家庭主婦,我覺得我的瓦斯就漲了滿貴,至於說其他的,應該是瓦斯漲大家就跟著漲。」

記者:「近期什麼讓你最有感?」民眾:「覺得實在漲太多,吃的、吃的東西都漲的很離譜。」

大家說物價好貴,可是主計總處公佈物價指數,102年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僅0.79%,還是4年來最低,這個「溫和上漲」,怎麼和民眾的感覺差真大。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向愷:「漲價漲的最兇的是食物類還有油品,但這個可能只是在消費者物價指數裡面一小部分而已,所以你的感受,透過這個物價指數被稀釋掉了。」

其實消費者物價指數,包括原因很多,瓦斯、米、中藥的確漲很多,可是業者拚促銷,3C價格下滑更多,拉低物價漲幅,因此這是業者降低利潤,物價不是真的沒有漲,加上去年1到10月,月薪加上年終獎金平均薪資45112元,退到1998年的水準,物價增幅比薪水快,官方的數字,民眾更難以感受。

經建會主委管中閔(2013.08.13):「我承認(GDP)3%變得非常困難,但我不認為它是一個完全絕望的事。」

到了年底下修到1.74%,保2破功,2014原本預測3.37%,也下修到2.59%,無力保3,拉到前年更從預估4%,最後全年勉強保1,官方一再失準,現在金管會主委曾銘宗年初再喊會破3,民眾能再有信心嗎?

林向愷:「我們的經濟預測,每一季或是年年失準,就表示其實官方對於我們經濟到底如何運作,或是有沒有出現結構性的改變,其實他都沒看到GDP過去幾年確實有成長,但是我們的GDP成長是來自於海外生產它的利潤所得。」

台灣海外生產比重從2000年的12.4%,攀升到2013年的52.9%,上市櫃出口佔合併營收比重卻下滑到32%,但海外比重越來越高,恐怕壓縮到台灣內部工作機會,對於小老百姓來說,政府打房,房價沒掉,卻得擔心利率還有油電雙漲額外消費,民眾的心情、官方的數字,越來越難以接軌。

#物價指數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855

0.0398

0.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