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誇大? 消基會:超商「三等米」不實

記者 曾翌萍 / 攝影 張肇華 許富傑 台北 報導
發佈時間:2012/09/07 17:53
最後更新時間:2016/05/16 15:06

消基會隨機抽驗市售包裝米,結果發現號稱「二等米」,但過半都和等級不符,像是超商自有品牌的包裝米,雖然說是三等米,消基會自行送驗發現,規格根本不到三等米;至於其他包裝上標示「花東米」的,仔細看,有的其實是來自彰化。

包裝米取名,都喜歡和「花東」沾上邊,但產地標示,碾米廠一個在彰化、一個在南豐,其實也是在彰化,消基會認為有誤導嫌疑,抽樣包裝米後還發現,號稱二等米,不合格的卻過半。

消費者報導雜誌發行人黃鈺生:「買了二等、三等米,可是事實上經過檢測,檢測結果比標值還要差。」

消基會隨機抽樣13件號稱「二等」的包裝米,結果有高達7件不符合二等米規格,超商販售的包裝米,標示是「三等米」,卻被消基會點名,水分含量過高、容易變質,不具有三等米資格。

超商表示,產品上市前送驗農糧署合格,還要瞭解消基會檢驗過程。米專家鄭正勇:「(買包裝米時)看米的包裝,第一個就是包裝要緊實,緊實就表示真空度非常高。」

不只看包裝,像是各項檢驗數據,數字越小越好,至於標示「花東」,是不是真的來自花東一帶?農委會表示還會進行瞭解,誤導消費卻不進行改善的話,最高可以對業者開罰15萬。

#米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238

0.0794

0.2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