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回到網頁上方

黑戶寶寶6/哭著喊不想回印尼!台灣長大被撤僑 重學語言文化成挑戰

記者 陳祁 洪彩綸 報導
發佈時間:2025/05/09 09:05
果果哭著說不想回印尼。(圖/TVBS)
果果哭著說不想回印尼。(圖/TVBS)

甫出生就被丟在醫院樓梯的果果(化名),經過中央機關安排,9個月大的果果被送到關愛之家,後續經衛福部被安置到長愛育幼院,後來經印尼辦事處的幫忙,成功幫果果找到遠在印尼的家人,讓果果得以拿到印尼籍身分。 2024年間爆發的以巴戰爭(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之間的戰爭),當時印尼政府進行全球撤僑行動,印尼辦事處通知,要將全台大約20個印尼籍黑戶寶寶帶回印尼,長愛育幼院收到通知,小果童言童語說:「她不想回去(印尼)」,仍被帶走,面對母國語言和文化,必須再重新學習和適應,幼年時強制被帶回母國的心靈更是一大衝擊。
 

印尼童撤僑返母國 社工不捨哭3天

社工督導員楊素秋說,果果9個月大的時候被送來育幼院,對她最印象深刻,就是她雙腳無力,所以他們請職能治療師來幫她做復健,育幼院門口的斜坡,是她練習走路的地方,院長都稱那個斜坡叫做「果果坡」,她每次看到物理治療師,都會害怕的想哭,經過復健半年,她才有辦法站起來走路,是個脾氣好、乖乖、且很文靜的女孩。

 
在果果要去上幼稚園的這一年,國際以巴戰事的展延,印尼政府展開全球撤僑活動,不讓穆斯林的孩子流落在異鄉,當時印尼政府撤僑緩慢,已經先帶回一些人,黑戶寶寶的部分更加緩慢,長愛育幼院長吳文輝說,撤僑還一度不順遂,要把果果再度送回長愛育幼院,等待一段時間才被撤回印尼。

長愛育幼院的果果坡。(圖/TVBS)

社工人員說,當時收到一份公文,說明天就要把果果帶走,他們認為告知權過短,孩子和大人之間沒有足夠的時間告別,因為疫情的關係晚了一年,要緊急幫果果做心理輔導跟建設,擔心這可能對她的成長造成創傷症候群,然而童年的創傷是難修復的,不僅是果果,對大人也是一樣,大人也是會留下心理障礙,這麼用心的照顧一個孩子,這麼『說走就走』快速帶走一個人、做結案報告。和果果分離,讓她大哭了整整3天。

果果被帶走後,曾打視訊電話給她,哭著告訴她,她不想回印尼。「到新環境可以交到好朋友」社工人員安慰著淚流不止的果果,她才慢慢停止哭泣。
 

果果出生被丟在醫院樓梯。(圖/TVBS)

不想回母國也沒轍 行政權大於表意權

長愛育幼院長吳文輝說:「當兒童的表意權(不想回印尼的意願)跟行政權(撤僑)有衝突的時候,行政權還是大於表意權」。縱使果果表達她不想回去,但是他畢竟來自於印尼,現實的法規和國家政策,還是得要讓她妥協。他很擔心果果回去印尼,不通語言,不知道幼小的她該怎麼和人溝通。

印尼撤僑搭機返國。(圖/TVBS)

立法委員林月琴認為,移工的孩子可以合法留在台灣,但會有語言學習的問題,在台灣學中文,可是有一天他們終究要回去母國,那麼語言還要再重新適應學習。

不論是撤僑計畫或是黑戶寶寶返回母國,對於孩子來說,是一場毫無選擇的離別,果果必須要從零開始學印尼文,根據當地法規,回到印尼以後,還必須要先在安置機構待一段時間,才會送回家人的身邊,面對血緣至親,果果要敞開心胸,從排斥到接受自己的家人,心境轉折和變化,果果的淚水,也提醒著每一個決策的背後,都承載著一個孩子對於自我的身分認同、文化適應、心理健康,成為一大挑戰。

#長愛育幼院#印尼#撤僑#以巴戰爭#醫院#黑戶寶寶#黑寶寶#雲林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296

0.0547

0.1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