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人倫悲歌!長照殺人案統計 父母照顧重度失能子女最多

記者 潘千詩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6/09 13:59
犯罪防治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張瓊文。(圖/潘千詩攝)
犯罪防治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張瓊文。(圖/潘千詩攝)

台灣老化速度世界第一,預估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因過去發生多起長照殺人事件,司法官學院研究「家庭照顧者殺人」判決書,分析自2005年至2023年,共26起長照殺人案,發現多數家庭未曾對外求援,也不僅止於經濟因素,又以父母照顧重度失能子女的情形最多。

研究發現,在犯罪特徵與背景上,男性被告占65.4%,秋冬季節共占67.4%,夜間時段53.8%,以上各項特徵,在做犯罪預防的風險評估時,值得特別注意。

 

此外,在判決書敘述中,僅有32%的家庭處於經濟困境,而且只有23.1%個案有尋求過外部支援。顯示長照悲歌的發生,多非僅止於經濟因素。

更多新聞:國會改革法案 207名律師連署喊話立院「接受行政院覆議」

進一步分析,在照顧者殺人案中,有四成以上的被照顧者,無法正常溝通,也沒有生活自理能力;另一方面,有73%照顧者,同時患有身心疾病或處於身心狀態不佳;57.7%被告持續照顧被害人長達10年以上,顯示大部分照顧者,最後走上絕路,與身心長期承載巨大壓力相關。
 

在照顧身分類型上,以父母照顧重度失能子女的情形占比最高,共42.3%。重度身心障礙者的生理老化速度,較一般人提早,若父母為主要照顧者,則家庭內需同時面對雙重老化壓力。

再觀察判決結果,大部分案件成立《刑法》第271條第1項殺人罪,其中有超過一半的案件,符合法律要件,獲得2次法定減刑,法官也考量,有8成的犯罪動機,集中在難以負荷的身心壓力,或使被害人解脫,對犯罪行為深表悔意,得到家屬原諒等事由,法官平均宣告刑度為4年10月,量刑似有盡可能放低的情形。

但因殺人罪法定刑最低為10年以上,即便法官也不想判那麼重,也因刑度區間訂太高,仍難達到緩刑、免關的門檻。

更多新聞:她差1.1未達160公分不能當消防員 對女性過苛判違憲

法務部曾對長照殺人遭重判的結果,提出以緩起訴、緩刑或新增罪名擴張法定刑度空間等不同修法方案。

犯研中心建議,社會福利方面,持續提供家庭照顧者穩定關懷,注意高風險情境的辨識與需求供應,活用社區力量,強化家庭照顧者的支持與喘息系統;另也應注重如何協助特殊類型受刑人的心理創傷修復,達到社會復歸的效果。

《TVBS》提醒您:
有失能失智照顧需要,請撥打1966長照專線

照顧不孤單,請撥打0800-507272家庭照顧者關懷專線

#長照殺人#司法官學院#犯研中心#身心疾病#緩起訴#社會福利#心理創傷#經濟#法務部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333

0.0808

0.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