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MIT征戰錄】另類征服大聯盟 MIT護具搶第一

記者 謝孟哲 施協源 / 攝影 林國文 報導
發佈時間:2013/04/12 19:05
最後更新時間:2016/05/16 15:06

【MIT征戰錄】特別報導,今天要告訴您,在棒球最高殿堂美國大聯盟,球員身上穿的棒球護具許多都是MIT,市佔率43%,將近一半,老闆陳先生原本務農,轉行做皮帶後,一開始只是一筆4000美元的訂單,品質獲得美商青睞,從30年前開始投入做護具,靠著高度客製化,72小時快速出貨,在全球4000家製造工廠中脫穎而出,成功打進最高檔的棒球市場,擦亮MIT的招牌。

工人的手沒有停過,一針一線將護具仔細縫製好,動作熟練又精準,拚速度趕出貨,全都要送到美國給大聯盟球星使用。董事長陳前芳:「廠商人員就介紹了,是從台灣來的棒球產品改革者,結果全場中場休息時,5、6萬的觀眾就站起來鼓掌。」

做護具做到上萬美國觀眾全部起立致敬,73歲的陳老闆講到這段往事依舊相當得意,但想做美國大聯盟的生意,得靠真本事。陳前芳:「早上下單E-MAIL下單的時候,到倉庫裡面領料再加工,下午3點鐘快遞就可以提走了。」

72小時內就可以出貨,速度快到讓其他對手望塵莫及,棒球護具模組化,從裡到外都方便穿脫,配合美國大聯盟30支球隊完全客製化,1套捕手護具,可以做出200多種顏色。員工:「在上面頂端的部份是要白色,就給它白色部份,如果在中段,在脛骨部份,需要是白色或深藍色,依它顏色來配。」

美國大聯盟護具市場龐大,總共有8家廠商競爭,陳前芳從中奪得43%的市佔率,全美有一半球迷,可以看到台灣製造的護具在球場上曝光,紅襪隊傳奇捕手Jason Varitek穿在身上的紅色護具,就是出自台灣製造。

回想來時路,真的走的峰迴路轉,過去曾經務農,但感慨農夫得看老天臉色吃飯,不願受到限制,到43歲才決定中年轉行,改做起製造皮帶的生意,品質受到美商青睞,又從做柔軟皮帶改做硬梆梆的謢具,成為這家美商海外唯一的製造商,靠著不服輸的創意,讓美國職棒的超級球星,戴著台灣製造的護具,在球場上一起拚戰。

#護具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920

0.0400

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