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食安風暴滾雪球 專家:勿追求俗擱大碗

記者 黃宇潔 / 攝影 王偉帆台北 報導
發佈時間:2013/11/11 21:33
最後更新時間:2016/05/16 07:06

從一瓶標示不實的橄欖油,至今已經演變成人心惶惶的食品安全問題,這時候,有人直言消費者一心只想「便宜有好貨」的心態,其實也是釀成,廠商取巧壓低成本的主因,舉例來說,很夯的50元便當,三菜一肉,扣掉成本利潤,到底這些食材本身來源安不安全,連學者都質疑,甚至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夫人張淑芬也說,現在不知道要怎麼買東西,因為不知道吃什麼,才是安全的。

從橄欖油,到蕎麥麵通通淪陷,美食王國的台灣,因為「標示不實」引爆食品安全危機,小風波演變成大風暴,讓食品安全委員會成員看不下去。台大生化科技系教授潘子明:「食品添加物一點都不可怕,食品添加物我們要跟它和平共存,我們為了要讓動物(可吃的),變成我們人的量,我們要乘以1/10,就是更嚴格更少啦,而且我們健康的人,跟孕婦啦跟小孩子啦他的狀況又不一樣,又要再乘以1/10。」

細算比例澄清外界誤解,在學者眼中不管是廠商,還是消費者都需要「再教育」,開了無數會議,檢討台灣食品添加物制度,即便不少專家忙翻天,但仍舊扭轉不了,一般消費者對「添加物」的驚恐。

張忠謀夫人張淑芬(2013.11.9):「我們家大部分用蒸的煮的,甚至我不放油,(現在)去買東西的時候,拿了又放下,拿了又放下,甚至覺得(政府)應該告訴我們,什麼樣是好的,什麼樣是健康的,而且讓我們能放心去買。」

連貴夫人都有的擔憂,更何況一般小市民,但在政府嚴查的背後,別忘了產業鏈最底層,消費者只追求「低價產品」,也可能帶來巨大隱憂。立委江惠貞:「真的不要貪便宜,不要完全不知道你吃的是什麼,當你知道你吃的東西是什麼,它的價值是什麼,你就應該付出相對的價格去買。」

明知不合理卻一頭熱,這也讓企業大老提出警告,工商協進會副理事長張安平就點出,廠商的成本太低是讓食安問題,浮出檯面的最主要原因,而統一的總經理羅智先,更說消費者只撿便宜的心態,對改善食安問題幫助不大,這已經是環環相扣的問題。

台師大生命科學系副教授沈林琥:「低風險的(產品)它的價格就會比較高,所以也不太可能,要求要色香味俱全,又要很安全價格又要便宜。」

會這麼說不是沒道理,畢竟長期以來消費者只在乎荷包厚薄,所以50元便當才會大行其道,但一個便當有菜有肉還有米飯,扣掉成本和利潤,低價便當的食材來源,品質好不好,吃了健不健康,當然讓人很質疑,尤其別忘了台灣長期薪資凍漲,連帶影響整體消費力停滯,這樣一來廠商哪敢漲價,只能鋌而走險壓抑成本。

台大生化科技系教授潘子明:「以我們學過食品的人,我們會去想這個價格根本不合理,要教育啦讓民眾不要只是求低(價)啦,價格低不見得好,那當然我說難聽一點,價格高的也不見得是好,因為有(發生)摻假嘛,所以政府單位應該要把關。」

又要物美還要價廉,消費型態不合常理,這種長久形塑出來的規則,如果無法改變,最大輸家永遠是消費鏈底端的小老百姓。

#食安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919

0.0544

0.1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