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台灣放送】歷史包袱 藍軍戰將能否免疫?


發佈時間:2003/12/06 22:51
最後更新時間:2016/05/16 07:06

邱顯辰︰「這樣子喔,這個就是說歷史的真相要去面對,不一定是要算帳,不過總是歷史的真相,我們可以、可以原諒,但是不能遺忘。替很多人說一句話,對不對,李先生。其實除了宋楚瑜,其實最近這個藍軍的選舉陣式排出來了,就是有所謂的四大將,除了這個候選人連跟宋以外,其實2位大將是馬英九,台北市長馬英九跟立法院長王金平,所以變成說他們的一些選將、一些選戰的大將也會被人家檢討。好像馬英九從前選市長,也有人提到說他以前在國民黨這個威權的時代他是什麼角色,好像說他是國民黨提供的獎學金,可能是黨栽培的或是國家栽培出去的,可能是不是有黨的任務存在?後來他對這個台灣一些重大的議題,他的態度、他的立場,就像是這個總統直選、全民直選還是委任直選,或者說這個戒嚴是不是要解除,好像說這個刑法100條種種大的機制,很多人在質疑馬英九的角色。所以李先生你怎麼樣來看待?是不是馬英九也有這個問題?他是不是也要去面對從前的一些歷史?」

李敏勇:「但是現在馬英九和宋楚瑜比起來他是比較隱性的,在1970年代的時候,他一方面是譬如說學生的過程,一方面回來是當秘書,所以他在那個對外的那個政策的處理來說他是隱性的,所以他在剛才的威權統治時代,他不像那個宋楚瑜在第一線,大家都看到他站在哪裡。但是我們看那個馬英九,他的那個雖然是隱性的,但是我們看他後來出來當行政首長和法務部長和當台北市長,可以看到他的保守性。他的保守性裡面就是說譬如說上次那個總統直選的時候,他是支持委任直選嘛、委任直選,這一次看那個、最近看那個公民投票,他也是朝向那個委任公投那種意味就對了,所以可以看到他的那個、他的那個保守性格。但因為他怎麼樣呢,他是隱性的,所以隱性的時候就是說好像沒涉及到那個真正第一線的那個血和那些東西,所以他對於這方面來講他是、他是相對於那個。」

邱:「對他的壓力比較小就對了?」

李:「對,相對於宋楚瑜來說的時候,看起來他不在那個時代,我想他這個人如果把他放在宋楚瑜那個時代,當然不會完全相同,就不可能像現在那個,變成隱性的那個部分。」

無法檢驗。」

邱:「蔡先生,那你怎麼來看待?你覺得馬英九是不是也總有一天,還是說他是不是也有面臨壓力,必須面對他過去的一些作為?」

蔡詩萍:「剛才李先生說的很好,我覺得馬英九對他來講,他的優勢就在於說他當時的角色,因為輩份嘛,還有包括年齡、輩份,他都是第一級的。」邱:「就是比較檯面下的?」

蔡:「對,檯面下。那可是我還是要說了,就是說我覺得你不管怎麼說,就是我剛才一再開始強調的,我覺得整個的藍軍或者是國民黨的體制,基本上都是在一個舊體制的包袱之下嘛,所以現在問題就在於說面對一個新的時代,誰能夠把那個包袱甩得最快,誰就比較能夠得到民眾的這個支持。尤其我覺得尤其是對新世代的選民來說,他可能已經早就不關心30年前、20年前發生什麼事,但是對於綠軍的傳統的支持者,他們是親身經歷過的,或是像我這樣子,美麗島事件的時候我們是大三、大四的學生,對,那時候你支持黨外運動或支持民主運動的人,你對那個事件其實印象很深刻,所以你會期望看到國民黨現在綠的,或者是藍軍的中生代的人,你會做什麼樣的表態?所以我才說甩掉包袱最好的辦法就是面對它、不要怕它,把它解釋清楚。第二個就是你對新生代的這些人來講,你要展現自己的氣度,你最好的方法也是承認你曾經是舊體制的一份子,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你跟著這個時代走上來了,你要跟著進步,對,我覺得藍軍應該走這個路而不是去強辯,強辯的結果就像我剛剛還跟這個李先生、敏勇兄開玩笑說,你強辯的結果是你每解釋一樣對方還可以拿出更多的東西再來追你,所以你就你就疲於在後面一路追著拿香跟著跑,我覺得這個部分對藍軍來講是不利的。」

邱:「對,吳處長,我們台北市政府的發言人吳處長,你應該有聽到剛剛的一些來賓的。」

吳育昇:「有,我有聽到。」

邱:「你認為、你認為說馬市長是不是有過去國民黨的一些事情,對他來說是不是一個包袱?甚至說他自己本來、他本身對於一些重大議題的立場,對他來說是不是一個包袱?他是不是有面對壓力,必須要去處理這些事情?」

吳育昇:「應該這麼說,在台灣這個時代,要當一個國民黨黨員都要承擔國民黨的包袱,這是一個歷史的客觀,也是一個主觀的政治路途的發展,你如果不要承受國民黨的包袱你就要脫離國民黨,這個很多,我們民進黨有很多前輩,像許信良以前也是拿國民黨的中山獎學金出國的,所以說實際上這是一個人的意志、一個人的志業。第二點你說馬英九保守,實際上剛才那個來賓那一種說法我是不贊成你說馬英九主張委任公投這完全是錯誤的,馬英九是比民進黨還要堅持進步的公民投票,就是說如果要公民投票就全部由百姓來投,我們政府都別投,不管立法機關、不管政府機關、不管行政機關、不管總統,都不要,因為公民投票100%在憲法上面是給公

民直接的權利。當然你說前面說馬英九以前這個堅持這個委任直選,這的確沒錯,因為在那個年代裡面,在戽斗輝突然轉向主張時,說要來主張總統直選,全部國民黨都這麼說的,全部國民黨裡面都是用這種角度,但是我在這裡提一個歷史的見證,就是當時自立晚報的這個董事長,就是當時的國民大會的代表吳豐山先生、吳豐山先生,他公開在媒體裡面見證,他說我所理解的馬英九先生從來沒有反對過直選這個概念,只不過站在國民黨的立場,他認為說用委任直選的角度來踐這個直選總統的這個理念。」

邱:「所以實際上這個,我覺得用我們俗語來說這個,就是橫看成嶺側成峰,看你用什麼角度?」

吳:「對啊,你吃魚吃肉也要有菜,所以你說馬英九保守,如果說馬英九保守早就被歷史淘汰掉了。早在台灣從解除戒嚴一直到民進黨執政,馬英九他如果真的是保守、他真的是威權,他早就被台灣的潮流把他淘汰掉了,不可能說他還有那個歷史的機緣,在1998年將阿扁擊倒下來。」

邱:「這樣喔。」

吳:「對啊,這是很簡單的道理。」

邱:「好,處長,謝謝。」

吳:「所以我很贊成說有辦法保持進步的態度,不管什麼黨、什麼派的人都是很好的。對...包括今天很多民主進步黨的前輩,也是越來越退步、倒退走,所以讓人家覺得說越來越威權。就好像朱星羽昨天所說的,為什麼民進黨內閣的人,很多人讓人家覺得比國民黨還要官僚?這都是我們朝野政黨大家共同要來檢討的。」

 

邱:「好,處長謝謝你,謝謝。其實我們節目進行到這裡,要特別說明我們現在是好像都只是檢討到國民黨,其實我們等一下也會檢討到民進黨,一樣對歷史是不是其實2大的陣營都有自己有利的角度去做一個解釋。所以我們現在回來這個實際的問題,究竟我們現在政治有一些就像是翻案,好像你從前的作為如果沒處理好總是會再被大家拿出來檢討,邱公,你是不是就你的了解,現在最近選舉,像宋楚瑜也好或是國民黨過去這些錯誤的事情,對選情是不是真的有一些影響?如果他沒有處理妥當,因為只有連戰說了一次道歉,一次的演講而已,是不是現在沒有再繼續有進一步的行動,其實也會影響到選情?」

邱茂男:「我是覺得說每一件事情都要有一個真相,真相如果不能水落石出,這個道歉的意義到底原因在哪裡?沒人知道。比如剛才我們在說馬英九可以得到台北市這麼多人的疼惜,像剛才這個台北市政府吳處長、吳發言人說的一句話,我是覺得很不應該,尤其你現在是台北市政府的官員,不應該對前總統李登輝先生說他是戽斗輝。你要知道馬英九今天能做台北市長,當時陳水扁在台北市長輸給他就是因為李登輝有這個很好的新的名詞,他說馬英九是新的台灣人,新的台灣人,造成大家在這個焦點當中不能看清楚到底誰是真的台灣人的時候,馬英九才能勝選。當然在政治沒有永遠的朋友情形之下,今天馬英九跟李登輝站在不同的路線、不同的路線,但是我們總是對一個人的這個人情,如果你說李登輝就是李登輝,他不管是忠臣還是奸臣的時候,我們不能用他的別號,尤其我們的年紀又比他小,來做他的一個別號的批評,我覺得說這樣是不應該。當然民主進步黨也有很多像馬英九那種布景面的可以受到大眾支持的人,而且你看這個2000年選總統的時候,我們阿扁也是布景面的,可以說從台灣頭走到台灣尾,一陣風潮。也不是說誰來支持他他就會當選,誰不支持他他就不會當選,完全是台灣2千3百萬人大家共同的認同,年輕人也好、老年人也好、小孩子也好,大家都說阿扁好阿扁自然就會當選,所以我是覺得說在政治上別互相這樣批評,而且這個倫理一定要有一個建立,像剛剛吳處長說戽斗輝這一句話就歐...我覺得很反感,我很反感,用那種三軍來打一軍,這樣很沒有道理。」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844

0.0563

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