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回到網頁上方

不積極做「這件事」威脅健康.... 醫師:恐一步步走向...肝癌!

記者 蔣志偉 / 攝影 張家寶 林亞男 報導
發佈時間:2025/05/08 22:00
最後更新時間:2025/05/08 23:27

擴大肝炎篩檢年齡 守護國人肝健康刻不容緩

在台灣每四位B型或C型肝炎感染者中,就有一人可能發展為肝硬化,而肝硬化患者中又有約二十分之一最終併發肝癌。肝炎是導致慢性肝病與肝癌死亡的主要元凶。為避免國人因未察覺肝炎惡化而錯失治療機會,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正研擬擴大肝炎篩檢年齡,將現行的45至70歲,放寬為自40歲起即可接受篩檢。此政策預計投入3.3億元,造福至少百萬人,並期望於今年7月正式實施。

圖/TVBS

肝炎是肝癌與肝硬化的主因

資深醫藥記者蔣志偉指出,肝病初期多無明顯症狀,等到出現症狀時,往往已進入疾病晚期。台灣每年約有7,000多人死於肝癌、5,000多人死於肝硬化,其中約八成的肝癌病例與慢性B型或C型肝炎有關。國健署目前已提供45至79歲民眾終身一次免費B、C型肝炎篩檢,累計篩檢人數已超過700萬人。若年齡門檻下修至40歲,將有更多人及早發現與治療。

肝癌高風險族群須特別留意

根據成大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邱彥程說明,B型肝炎帶原者若具備以下條件,罹患肝癌的風險將顯著提高:年齡超過50歲的男性、有肝癌家族史,或血中病毒濃度偏高,這些族群須特別注意定期檢查。

臺大醫院肝炎研究中心主任劉俊人教授接受TVBS專訪表示,臺灣大概是民國73 74年逐步推行全面的疫苗接種,所以到目前大概將近40年,40歲以下的族群呢,因為那全面的疫苗接種,那整個感染B肝的機會是很低,一般是小於1%,那不過在40歲以上的族群,那可能整個B型肝炎帶原感染率,那會將近10%或甚至更高。 

圖/TVBS

 
肝炎可防可控 及早治療是關鍵

彰化秀傳醫院名譽院長楊基滐表示,慢性B型與C型肝炎若能及早診斷與治療,便能有效控制病情,預防進一步惡化為肝硬化或肝癌。東元綜合醫院腸胃肝膽科主治醫師鄧堯州也指出,造成肝癌的常見原因除了B、C型肝炎外,還包括長期酗酒與黃麴毒素感染等。因此,有相關風險的民眾應每半年接受一次抽血與腹部超音波檢查。

C型肝炎治療成效佳 健保全額給付

台灣目前C型肝炎抗體陽性率約為2.8%。TVBS資深醫藥記者蔣志偉表示,現行的C型肝炎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癒率高達98%,且療程多數僅需服藥兩個月,費用約15至20萬元,全數由健保給付,對患者來說是一大福音。

圖/TVBS

臺大醫院肝炎研究中心主任劉俊人教授指出,肝臟疾病是對國人造成非常大的生命威脅,在這麼多肝臟疾病裡面,那BC肝一直扮演著,非常重要的一個致病的原因,所以把有感染BC肝的族群呢,把它們找出來,好好幫他們做追蹤,那該治療提供很好的治療,那就可以減少,那因為這些重要肝臟疾病,所引起的各種慢性疾病,以及死亡。

肝病防線關鍵 持續追蹤與治療

東元綜合醫院腸胃肝膽科主治醫師 鄧堯州進一步說明,C肝的話,目前已經有良好的這個治療效果,民眾在服用兩個月的這個抗病毒藥,幾乎可以接近100%的把病毒完全的消滅 ,B肝或C肝帶原的民眾,就是要建議定期的追蹤。一旦發現有明顯的發炎,或者是有這個病毒感染的時候,我們可以立即的投藥,避免發炎。

圖/TVBS

成大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邱彥程指出 早期篩檢、早期發現與早期治療,可減少肝臟纖維化,降低肝癌風險,是目前防治肝病的核心策略。
圖/TVBS

肝炎篩檢 刻不容緩
 

肝臟被稱為「沉默的器官」,初期病變幾乎沒有症狀,常在出現黃疸、極度疲倦或腹水時,才發現病情已惡化。主動接受肝炎篩檢,不僅是保護自己,也是守護家人健康的重要一步。隨著國健署擴大篩檢年齡政策即將上路,建議符合條件的民眾踴躍參與,共同防堵肝病威脅。

 




#肝炎#肝硬化#健康#B型#C型#病毒#肝癌#篩檢#肝炎檢查#肝功能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321

0.0571

0.1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