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回到網頁上方

7旬翁劇烈腹痛!驚見「肝長5cm腫瘤」 醫示警:早期難察覺

作者 品觀點 責任編輯 黃宇辰 報導
發佈時間:2025/02/27 15:20
最後更新時間:2025/02/27 15:20
70歲翁腹痛就醫確診肝癌。(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70歲翁腹痛就醫確診肝癌。(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台灣每年約有10,000人確診肝癌,7,700人因肝癌死亡,高居癌症發生率第三名及死亡率第二名。近日,一名70歲的林姓老翁因劇烈腹痛就醫,經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其肝臟有一5公分大腫瘤且出現破裂情形,後續進行抽血及超音波檢查確認腫瘤未轉移,診斷為早期肝癌。

台北慈濟醫院一般外科醫師陳昱天表示,B型、C型之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與肝癌息息相關,肝硬化病人每年約有3至5%的機率發展成肝癌。飲酒、患有B型肝炎都是肝癌好發的原因之一。

 

陳醫師進一步解釋,肝臟主要有營養代謝儲存、製造膽汁、分解毒素以及凝血的作用,是人體相當重要的免疫器官。然而,肝癌的早期症狀並不明顯,往往要到腫瘤增大甚至破裂或病情達中後期才會有腹痛、噁心或黃疸指數過高等情形。若遲遲沒有就醫,當腫瘤侵犯到血管或發生遠端轉移時,則可能發生腸胃道出血或腹膜炎的併發症。

肝癌的診斷除了結合臨床表現外,還需藉由抽血檢查檢驗肝功能狀態,並利用腹部超音波、電腦斷層或核磁造影確認腫瘤型態、大小以及是否有轉移。目前肝癌的治療選擇包括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標靶藥物治療及手術治療等。

手術治療方面,有腹腔鏡微創手術、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及傳統開腹手術等方式。腹腔鏡手術及達文西手術是利用在腹部開一些小傷口深入肝臟處,在影像系統的輔助下進行切除;傳統開腹手術則是從病人右上腹劃開約20公分傷口,並同樣將病灶切除。
 

陳昱天醫師強調,肝臟因為沒有痛覺神經,又被稱為「沉默的器官」,但只要早期發現並予以手術,五年存活率可達70%。他提醒民眾應多留意身體變化,盡量避免過量飲酒或熬夜,並定期進行健康檢查,才能達到有效預防之目標。

本文由《品觀點》授權提供
 

「癌」警訊不可不知

#肝癌#早期症狀#健康預防#肝硬化#腹痛

專欄作者介紹

作者

品觀點

品觀點帶你品味生活新觀點 不只是單純傳播媒體,更堅持“深度”的傳達,我們致力於建立一個具有品質、品味、品行,值得信任的媒體品牌。聚焦時事議題提供有品、有價值且白色中立之論點,讓觀眾可以從中獲得最真實的訊息。

看更多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423

0.0572

0.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