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回到網頁上方

憂手機成癮 學校該保管嗎?師盼教部給統一規範

記者 周祐萱 / 攝影 李延智 焦漢文 報導
發佈時間:2025/02/06 22:41
最後更新時間:2025/02/06 22:50

在資訊過曝的世代,學生手機成癮問題,越來越受重視,甚至部分成人也是手機不離身,而教育部參考20國的作法,大多都沒有「禁用」,但第一線教學現場反應,教育部應該要統一訂「管理方式」,否則很容易會有師生衝突,至於,青民協則認為,與其保管,不如教會學生如何正確使用手機。

圖/TVBS

 
到了學校就得把手機交出來,放進平板的充電箱裡,類似「養機場」有些國小會規範一進到校園,手機就必須先統一保管,等到放學再歸還,就是希望學生能好好學習,不受到3C產品的干擾。

延平國小校長陳清義:「現在學生越來越多黏在手機上面,然後有關於像社群的使用,那他們很在乎在社群上面,他得到讚賞得到按讚這些,甚至於是隨時隨地只要噹一聲,他就要立刻去看手機,那造成他可能在生活上面,或者是在上課學習當中會變成是一種焦慮,反而跟實際上生活上,隔壁的同學.老師反而互動變少。」

記者周祐萱:「學生如果帶手機到學校,就怕他們偷偷上課使用,會影響到學習的過程,所以現在是開放各校或是各班級,自行決定要如何管理,但是老師普遍認為缺乏足夠的管理支持,也希望教育部能夠訂定統一規則。」

 
高雄市教師職業工會副理事長李雅文:「學生他就會做比較,如果你這一班的老師管的比較嚴,他就會跟老師抗議說,為什麼隔壁班就可以帶我們就不行,然後就會造成說嚴格管理的老師,他就會有很大的困擾,容易產生一些親師衝突,學生就會質疑你他會爭議你,他會質疑你為什麼可以摸(拿)走我的手機,或者是甚至如果家長不支持的話,家長也會站在學生那邊的時候,都會造成很多的困擾。」

青年民主協會理事長楊姿潁:「教會他們怎麼去使用這些手機或是去使用這些3C產品,才是一些正確的事情,那做正確的引導比起一昧的禁止,會是更好的影響,無論如何到底是要禁還是不禁(保管)都應該要有學生去充分的討論。」

目前教育部有訂定「校園行動載具使用原則」除非有學習需求或緊急聯繫,學生在上課期間應關閉手機,但在第一線教學現場看到的就是,現有規範無法遏止手機在課堂上出現,到底誰來管理是否需要集中保管,,校方老師其實也很困擾,直到去年立法院召開公聽會,找來各方代表討論,也蒐集20國的兒少行動載具規範,初步研析多數國家並未,全面禁止學生攜帶手機到校,所以「禁帶令」相對沒必要但針對管理方式,教育部強調將進一步研議,執行時的參考指引,修正草案將於113學年度,第二學期開學前完成。

高雄市教師職業工會副理事長李雅文:「雖然我們希望訂定這個原則,但是畢竟高中國中跟小學生,他們的年齡跟發展成熟度是不一樣的,所以我是覺得沒有必要說,(管理方式)一定要一體適用。」

是不是要把它變成是懲罰,這個是倒是不必,因為我們關心的是他的學習的行為,那至於如果是到懲罰階段,那必然就是說他使用這個手機,去做了對別人傷害的事情。

或許也可以思考,原則訂定有所差異,最關鍵的還是希望,學生不要陷入手機成癮。

北教大教經系副教授陳建志:「家長應該就是需要花更多時間,在實際與孩子的接觸上面,第二個就是我們不應該,讓孩子就是手機或是上網,成為他的一個遊戲或者是一個他的一個獎勵,我們需要有更多實際上的接觸,讓家長跟孩子有更多的互動。」

 
家長是否能以身作則,對孩子使用手機的成癮與否,有很重要的責任,同時透過數位素養教育,培養正確的使用時間和方法。

北教大教經系副教授陳建志:「跟孩子一起進行合適的網站的篩選,或者是進行一些我們好的短的影片,我們所謂的媒體素養.媒體識讀.媒體判斷。」

手機科技不可能禁用,同時它也對生活帶來極大幫助,但若過度使用在這個「過曝世代」不僅學習專注力可能受影響,更擔心的是學生的「心理韌性」。

 
#手機禁用#過曝時代#師生衝突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389

0.0618

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