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造綠地留後路! 全球過半GDP仰賴生物多樣性

記者 謝丹慈 / 攝影 何佳陽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6/16 20:49
最後更新時間:2024/06/17 09:34

生物多樣性長久以來提供人們的生存所需,包含糧食、醫藥、建材、衣物、化學原料及各式各樣的生活中的物質,不過這也仰賴生態系,台大農學院實驗林管理處處長蔡明哲就提到,全世界的GDP有一半以上,是高度或者是中度仰賴生物多樣性,因此創造或是保留生態更為重要,也是為我們的生活留後路。

圖/TVBS

 
花樹銀行導覽員:「這邊的樹很多,我跟妳們介紹一個比較特別的東西,因為10幾年前我們在園區偶然發現了皇蛾,皇蛾牠最大會到31公分喔。」

皇蛾棲地遭受迫害,甚至在台灣瀕臨絕種,不過卻在這兩千多坪的私人土地上,罕見的發現牠的蹤跡。

花樹銀行導覽員:「這裡還有一隻,牠喜歡吃春不老還有江某樹。」

 
在這裡不只出現了皇蛾,還有獨角仙等昆蟲,原因也是這裡擁有了將近四百種植物,但要成就它們各自綻放也並非一日,而是多年來的辛苦耕耘,還有民眾的響應。

存樹民眾vs.花樹銀行創辦人郭俊銀:「妳好,進來,歡迎。」

手拿家中的植物來存放,只要是沒有空間又或是不擅栽種都可以來存放,這裡原本是創辦人郭俊銀家中荒蕪的旱地,他想如果可以為此注入新生命,也能為台灣再增一片綠地。

花樹銀行創辦人郭俊銀:「一開始我們是鼓勵民眾把多餘的苗木拿到這邊來存種,存放在這邊,有需要的時候就領回去,那沒需要就放在這邊我們幫他照顧,就像銀行一樣,把你平時你可以囤積一些,這些我們的一些資源在這邊,那後來我們慢慢會去篩選,因為有很多民眾也不知道,這些小苗木長大以後變成什麼樣的模樣,或者是會造成生態上的一些排他性,那後來我們會去篩選。」

畢竟民眾寄存的植物,必須和其他生物共存,再加上希望能將此做為植物保種基地,因此更重視物種的多樣性。

花樹銀行創辦人郭俊銀:「這邊大概99%以上都是定存的,你看都已經,而且我們活存是三年內要領走的,不領走就變成這邊,因為三年後這個植物,已經那個扎根很深了,不好再挖了,所以我們就不鼓勵這樣的一個移植動作,我不斷地用這樣的一個方式去給人家看到說,我這邊每一棵樹都是從小樹苗種起來的,包括我們現在推的所謂的減碳這件事情,那你樹苗長大,你根本沒有辦法吸附這些的,所謂的碳錢的這件事情,所以我們經由這樣的一個幾十年的時間,來讓人家看到說,原來種樹是需要時間,不是一個口號而已。」

台大實驗林處長:「在世界上我們以森林的覆蓋率來講,台灣的覆蓋率現在大概有60.7%,60.7%是世界的兩倍,但是我們的綠地享受的只有0.09,那世界平均是0.52每一個人,那我們的森林過去也常常,森林經常被漠視,所以有很多退化的林地,看在2009年是不是莫拉克颱風,它不是崩了2萬公頃嗎?那還有我們的海岸林也是一樣,我們海岸林長期受到這個沙塵暴,或者是這種鹽分物,高鹽分的這個物的影響慢慢在退化,這個會影響人類的生命安全。」

 
圖/TVBS

台灣地狹人稠再加上開發利用,許多的綠地也隨之消失,但學者的用意並非所有土地都應該種樹,而是讓自然依舊可以佔有一席之地。

奇美員工vs.記者謝丹慈:「那我們現在走的這一段路,是我們綠農港後面,我們叫一個秘境的地方,那這邊種了兩排都是桃花新木,桃花新木林那這邊,其實看過去會很漂亮,尤其是夏天陽光灑下來的時候。」

踏入花草樹木包圍的世界,我們走在綠蔭大道裡,一旁的植被早就自成一片,森林不見盡頭,但它並不是三不管地,而是企業可以保留的原始生態。

奇美員工:「我們就跟屏東科技大學專案,專業的團隊的老師合作,進行一個完整的生態盤查,那我們盤查的結果,目前動物跟植物大概接近都有各300種的物種,那其中大概像動物來講,有超過一成也就是30幾種,不管是保育類或者是特有種的部分,這些都是比較珍惜的一些動物。」

記者謝丹慈:「為了增加生物的多樣性,因此有學術單位,就建議園區可以設置像是棲架,或者是人工輔導以及巢箱,讓更多的生物都可以停留在這。」
 

近40年前奇美電子公司取得土地,原本規劃用來興建廠房,卻遭到環團抗議制止,與其成為荒地不如與政府合作種樹,才有了特有的生態圈,但又面臨與光電該如何公生。

奇美副總:「整個園區超過兩萬棵的樹,被我們完整的保留下來,那40公頃的基地,我們只使用了其中的15公頃,來做光電板的開發,另外25公頃就留給樹木跟生態。」

太陽能板畢竟有使用年限,如何在汰換後迅速與生態接軌,選擇不使用水泥,而是用鋼架保留蔓生的植物,光電板也間隔假設讓底部獲得日照。

拔去雜草不與樹木分食養分,兩側剛種植3個月的楷木,在養護單位的照顧下頭好壯壯。

奇美副總:「我們講我們要對環境好,那我們怎麼去參與它,所以在綠能園區的興建上面,我們就非常的著重說,如何去兼顧工業生產跟生態的平衡這件事情,除了我們自己在公司自己內部的場域之外,那我們是不是能夠把這樣的影響力往外延伸,那這也是我們認養的這個島,水路植栽的這個活動的出發點。」

農水署科長:「在我們整個農業水資源旁邊種樹,然後做了緩衝綠帶,然後當然是保護我們農業水資源。」

對於企業來說,投資生態可謂是聰明的選項,畢竟資源一旦浩劫,也代表企業大難臨頭。

台大實驗林處長蔡明哲:「永續的經營才會持續下去,所以生物多樣性,在這個時候非常非常的重要,尤其我們全世界的GDP有44兆美元,就是全世界的GDP有一半以上,就是44兆美元,高度或者是中度仰賴生物多樣性。」

記者謝丹慈:「面對生物多樣性喪失,有科學家以第六次大滅絕,來形容當下的危機,而其實在上一次的大滅絕,是在六千六百萬年前的恐龍大滅絕。」

圖/TVBS

學者示警當地球升溫1.5至2.5度時,生物多樣性講會損失大概20%到30%,如果達到5度可能造成80%喪失,但台灣的面積有限該如何達成?

台大實驗林處長蔡明哲:「那只好你把它延伸到哪裡,延伸到我們的室內對不對,那就是都市叢林嘛,所以都市叢林不是在都市種樹而已,其實你要把木材當成是樹的一種,因為木材裡面有50%是碳。」

碳貯存在木材裡繼續利用,被砍伐的樹木又能繼續生長,繼續吸碳達到循環,而生物的多樣性又能帶來經濟效益,例如農產品藥用植物還有觀光等,先有森林才有生物多樣性,也才有資源讓我們創造經濟和穩定生活。

 

世界翻轉中

ESG環境

#生物多樣性#植樹#生態#GDP#皇蛾#昆蟲#植物#苗木#綠地#ESG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229

0.0735

0.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