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別亂吃止痛藥!偏頭痛恐導致失能 有「這些症狀」快就醫

記者 王馨儀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5/02 09:30
最後更新時間:2024/05/02 09:30
play
讀新聞
00:00 / 00:00
1 x
播放速度
  • 0.5x
  • 1x
  • 1.25x
  • 1.5x
  • 2x
play pause
很多人以為偏頭痛只是「症狀」,但其實偏頭痛是需要治療的慢性「疾病」。(示意圖,非當事人/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很多人以為偏頭痛只是「症狀」,但其實偏頭痛是需要治療的慢性「疾病」。(示意圖,非當事人/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偏頭痛不只是頭痛,還可能造成失能。台灣年輕病友協會發表最新的「偏頭痛認知研究大調查」,結果發現,逾七成受訪者表示會不定時頭痛;其中更有15%每個月頭痛超過十五天,可能是慢性偏頭痛。甚至近七成每月平均需請假或在家休息3天。醫師指出,很多人以為偏頭痛只是「症狀」,但其實偏頭痛是需要治療的慢性「疾病」,如果果頭痛發作需要休息、伴隨噁心、嘔吐等症狀、會畏光可能就是偏頭痛。


一般民眾遇到頭痛時常未諮詢醫師就自行服用止痛藥,往往過量而不自知。(示意圖/shutterestock達志影像)

 

台灣頭痛學會統計指出,國內約200萬人深受偏頭痛所苦,盛行率為9.1%,且以女性為大宗,女性盛行率高達14.4%,是男性的3倍,其中20~40歲女性平均每五人就有一位患偏頭痛。但一般人常誤以為,偏頭痛只是症狀。

 

林新醫院腦中風中心主任、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志豪說明,年輕人很容易忍痛,但如果頭痛發作需要休息、伴隨噁心、嘔吐等症狀、會畏光,三個症狀中符合兩個,就很可能是偏頭痛,偏頭痛除了單側頭痛,也可能是雙側或整個頭都痛。如果不妥善控制,容易演變成每月頭痛超過十五天的「慢性偏頭痛」,不僅發作頻率更高、疼痛更嚴重,治療上也會變得更加棘手。

 

林志豪指出,偏頭痛被權威醫學期刊《頭痛與疼痛》列為全年齡層引起失能疾病的第二位,更是50歲以下年輕族群失能原因的第一名。不僅是工作及生產力受偏頭痛影響,調查中也發現,社交、休閒活動也都可能受到影響。

 

台灣年輕病友協會理事長潘怡伶指出,73%受訪者表示會不定時頭痛,同時有67.5%頭痛患者須請假在家休息,平均每人一個月會請3.22天病假。若以主計總處統計112年全年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8,043元推估,患者平均每月因頭痛導致的經濟損失為5,156.6元,每年約減少61,879元,少了1.3個月月收入;即使頭痛發作時沒有請假,勉強上班上學、處理家務,仍有近九成表示過去三十天至少有一天無法持續專注或體力降低,日常表現不如平時,顯見偏頭痛可能導致生產力下降、個人的經濟損失。

 

雖然偏頭痛無法根治,但是透過適當治療,還是可以改善生活品質。一般民眾遇到頭痛時常未諮詢醫師就自行服用止痛藥,往往過量而不自知。過於頻繁服用止痛藥,不僅容易造成肝、腎、胃的負擔,甚至可能產生藥物過度使用性頭痛。林志豪建議,偏頭痛治療可分為「急性止痛治療」及「預防性治療」。當每月發作頻率超過四天(頭痛1週超過一次),或頭痛明顯影響生活及日常活動、急性治療藥物療效不佳時,就建議使用預防性藥物減少頭痛發作。

 

除了口服的血清素促動劑、抗癲癇藥、乙型阻斷劑、鈣離子阻斷劑或抗憂鬱藥等,也可以施打肉毒桿菌素,平均三個月打一次可以有效減少發作頻率和止痛藥的攝取量。目前健保有條件給付肉毒桿菌素治療慢性偏頭痛,給付最長可達18個月,目標是減少頭痛發作的嚴重程度,逆轉頭痛慢性化的過程。

 

 
 
#偏頭痛#頭痛#止痛藥#症狀#治療#口服藥物#肉毒桿菌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260

0.0683

0.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