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公車短短5個月內,先倒1家客運,接著另一家業者也撤出市場,背後跟電動巴士脫不了關係。因為電動車營運成本高,是油車的4倍,政府就算補助,也無法彌補虧損。交通部推動2030年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截至今年一月底,全台電動公車占比是17.3%,6年內要達到百分之百,有挑戰性。
電動公車駕駛林桂土:「酒測沒過的話它車子發動不起來。」
酒測值必須是0,數據連線後,車子才能啟動、出發。
傳統燃油公車,引擎聲轟轟轟,電動公車使用輪邊馬達,開起來幾乎無聲。
首都客運機務部協理許信和:「至少它沒有排放黑煙,所以它這個對環境的方面的汙染,是非常有重大的貢獻。」
搭上電動公車,所有功能都與過去的公車一樣。
記者王皓宇:「電動車沒有引擎發出的聲音,非常的安靜。但重點還是在減碳,為了響應淨零碳排的目標
,交通部推出2030年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的政策。也就是說六年之後,全台市區再也看不到排放廢氣的燃油公車,全部都會是安靜又環保的電動公車。業者當然樂見其成,但是在整個推動的過程當中,還是充滿挑戰。」
就以台中市公車為例,短短5個月,就有兩間電動巴士業者,四方客運、捷順交通撤出市場。大眾運輸工具電動化是趨勢,但因為成本因素,就算有政府補助,也入不敷出。
以首都客運為例,統計至三月初,共有566輛電動巴士。就成本來看,燃油公車一輛400多萬,電動公車動輒1千萬,電池要2百萬,另一方面,還得滿足電動車的充電需求。
首都客運總經理李建文:「有些廠站,它是位在所謂供電目前的瓶頸區域,停車場地就是充電廠站不好找
。因為要布設接電的設施,這個所費不貲,至少我們這個場地的租約要十年以上。」
交通部2030年市區公車電動化的目標,分三階段,2020年到22年,是「先導期」,扶植國內車廠投入自主開發生產,23年到26年是「推廣期」,等目標過半後,27年到30年則是「普及期」,將全力衝刺達標。最新數據是,全台電動巴士有1800輛,占巴士總數的17.3%,2030的目標則是要達到1萬輛。
成運汽車製造公司總經理吳忠錫:「他也希望利用這個機會能夠厚植國內的產業實力,將台灣的電動巴士外銷到全世界,希望跟友好的國家一起為地球的永續經營,能夠一起來做貢獻。政府目前對於2030整個政策的達成率,坦白講盤點得非常嚴謹。」
現在正處在推廣期,現有的華德動能、成運汽車兩家車廠,達到國產化要求,還沒未完成國產化的業者,鴻華、創奕、總盈等車廠,急起直追,要搶進剩下一萬輛汰換市場。
成運汽車製造公司總經理吳忠錫:「坦白講因為中國大陸對於電動巴士這一塊,它發展的比較早。由於它是投入整個國家資源在運作,所以它當然有極具的競爭力,我們也希望說以台灣本來就非常良好的,不管在各方面的這個聲譽,希望能獲得國外的市場。」
零碳載具時代來臨,隨著電動公車數量增加,市區的道路風景,將更安靜、更環保,但在那一天到來之前,還有不少關卡要過。
◤生肖/星座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