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烈颱風蘇拉已經遠離,但台灣的周末依然難以享受晴朗天氣,因為海葵颱風的路徑正處於變化之中,目前整體向南偏,並且向西前進,逼近北台灣機率大增。
海葵颱風的暴風圈是否會接觸陸地,目前尚待觀察。然而,從中部地區向北,顯然難以避免外圍環流的影響。這週內,台灣將接連受到颱風的影響,顯示周邊海域的熱帶擾動相當活躍。天氣風險公司分析師簡瑋靚進一步解釋,目前太平洋高壓較為北方,這會引導氣流偏向東風。同時,南方存在著西南季風,兩股風會在南方交匯,形成一個大型的季風低壓帶。在這個大型低壓帶內,天氣非常不穩定,容易產生一些低壓擾動,甚至發展成颱風。
簡瑋靚進一步補充說,颱風的行進路徑會受到海溫的影響。海溫是否足夠高以支撐颱風的持續發展,是一個重要因素。此外,颱風的結構是立體的垂直風切。如果地面到高層的風向差異過大,低壓本身可能受到偏離而無法順利發展。
台灣整合防災工程技術顧問公司總監賈新興解釋,颱風活躍程度可以透過低壓強度數值來評估,如果數值超過零,代表是低壓;相反,如果數值小於零,則代表是高壓。這個數值愈高,對颱風生成的環境就愈有利。他提到,一般而言,如果低壓強度超過六以上,整個環境就非常適合颱風的生成。
從八月底到十月五號這段期間,曲線圖顯示太平洋的低壓強度都在4到6的範圍內。然而,進入十月上旬,也就是颱風季節即將結束時,低壓強度會趨緩。值得注意的是,即便今年颱風生成的數量持續出現,但仍然保持在平均值的範圍內。
前文化大氣系系主任曾鴻陽解釋,台灣位於西北太平洋地區,平均每年大約會有25到26個颱風,其中最多的是7、8、9月。通常到8月結束時,平均颱風數量約為12個。然而,連續近三年没有颱風登陸台灣,這在百年內是罕見的特殊現象。
自2019年8月24日以來,暴風中心連續四年過台灣而不登陸,但卻導致鄰近國家的災損達到新高。英國科學期刊《Nature》指出,颱風的形成數量相較上個世紀減少了13%。儘管颱風的頻率減少,但其威力卻似乎勝過過去。
前文化大氣系系主任曾鴻陽解釋說,全球範圍內的颱風監測系統大約在1970年後開始建立,這是因為在那之後我們開始使用衛星技術,才有能力全面覆蓋。所以過去究竟發生了多少個颱風,我們並不清楚。然而,這並不意味著這些數據是錯誤的,因為對我們來說,這些數據有很大的價值,可以讓我們重新思考,我們的環境是否因為某些因素,而導致了颱風數量的變化。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