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是清明節,已經有不少人陸續提前掃墓,不過近年來樹葬、花葬、海葬等方式越來越盛行,就有民眾疑惑這樣的「環保葬」,沒有墓地墓碑該怎麼「掃墓」,家族的風水又會是如何?民俗專家廖大乙也在命理專欄網站《旺好運》回應這樣的疑慮。
掃墓是一種傳統儀式,也是不少家族追思先人、慎終追遠的年度大事,近年來環保葬盛行,不少藝人、知名人士都採用花葬或是樹葬的形式,但未來清明節時,親友家人們若想要掃墓卻沒有立碑,面對一片綠地或是花園,到底該怎麼辦?
對此,廖大乙解釋,清明祭祖的最大意義,是大家聚在一起聯繫感情、維持家族同心。拜拜是一個儀式與形式,隨著時代的進化與演變,掃墓的形式也跟著改變。若先人採取環保葬,掃墓就當成家族踏青郊遊相聚,符合慎重追遠即可,重點在於先人或是家族親友皆能安心,即是好風水。
他也舉例,早年還沒有殯葬文化時,人過世了就用草席包一包丟到郊外去,等同於現在的環保葬。而西藏地區流行的天葬,也是一種環保葬,取之於大地,人死後也回歸大地,連骨灰都不留。
萬一家族後代移民到國外去了,或是沒有人可拜拜,也不用擔心沒人拜。廖大乙表示,環保葬可以重新回歸大地,若要掃墓就相約去踏青,或到環保葬的地方,看看花草、與先人說說話,就等於是掃墓,不一定要燒香、要立碑文才叫做掃墓。
*民俗說法僅供參考,不代表本新聞網立場*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