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獨家〉年荒費千萬!滿山咖啡樹 國有地無採收

記者 莊雪屏 / 攝影 陳書賢 呂振成 雲林 報導
發佈時間:2013/04/14 17:35
最後更新時間:2016/05/16 15:06

雲林古坑荷苞山,2千棵油桐花盛開,吸引遊客賞花,這裡的油桐花其實不是觀賞用的,從日據時代種植,是用來「守護」底下的咖啡樹,當遮蔭樹,只是滿山100甲地,約5萬棵的咖啡樹,地是國有財產署的,30多年來只能任由咖啡果實落地,沒人管理和採收,以「阿拉比卡咖啡」的市價1磅1200元計算,1年損失的咖啡經濟產值高達1800萬,在地人覺得好可惜。

到古坑荷苞山賞花,能欣賞到全台僅有,上面是油桐花下面是咖啡花,兩白花齊放的美景,荷苞山上2千顆油桐樹是咖啡樹的「遮蔭樹」。荷苞社區理事劉易騰:「荷苞山目前大概還有5萬棵以上的咖啡樹。」

荷苞山滿山遍野的咖啡樹,只能任由咖啡果實成熟落地,相較於有人管理的咖啡樹,同樣大小、高度,行列整齊間隔2.5公尺,荷苞山上的咖啡樹,地屬於財政部國有財產署,常年沒派人管理高低雜亂,估計約5萬棵。

劉易騰:「我覺得可能他們土地太多了,管理不到這邊來,所以我也覺得非常的可惜。」

咖啡果實成熟落地,長了又掉,以一棵有經濟產值的咖啡樹來說,一棵咖啡樹能採收約7公斤的紅色果實,處理後成1公斤的帶殼豆,再經過脫殼、烘焙,能產出1.5磅的咖啡豆,這種咖啡品種是「阿拉比卡」低咖啡因,以市價1磅1200元計算,整座荷苞山1萬棵咖啡成樹,1年約損失高達1800萬的咖啡經濟產值。

國有財產署中區處主任邱傑勤:「大概(民國)70年以後,因為那時候沒有咖啡的市場,所以經濟農場的部份就開始疏於照顧,而且也沒有再作一些施肥。」

古坑以種植生產咖啡聞名,放著100甲地滿山咖啡樹如雜樹亂長,國有財產署回應,荷苞山上咖啡樹品質不好,沒有生產價值,因為是山坡地,也沒辦法承租,目前還是維持自然保育的狀態就好。

#咖啡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848

0.0425

0.1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