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S今(13)日舉辦【從清零到共存】專家防疫論壇,邀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公衛學院院長呂淳祺(Dr. Michael Lu)、史丹佛大學醫學院教授兼醫療預防及成果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智弘 (Dr. Jason Wang)、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研究員何美鄉4位專家,一起探討台灣的防疫挑戰。
國內目前防疫政策走向「重症求清零、有效管控輕症」,防疫策略則以「減災」為目標,疾呼一定要去打疫苗,而何美鄉也提出見解,認為不是確診數越低就越好,建議應套用「群體免疫」的概念,思考如每人勢必要感染Omicron時,何時被感染才是最好?強調這件事並非哲學,而是務實的討論。
何美鄉指出,以病毒免疫學角度來看,新冠病毒疫苗是針對原始武漢株,但對Omicron防禦不太好,29個單株抗體中,只有3個和Omicron重疊,且英國研究顯示,2劑疫苗對Omicron株保護力僅70%,3個月後就降到30%,3劑對於micron保護力同樣只有70%,且每過1個月降10%,差不多3、4個月又降低到30%。且對於新變異株BA.1、BA.2防禦上,打疫苗住院率下降到只有70%。
何點出,以此狀況來看,如每人勢必要感染Omicron時,何時被感染才是最好?對個人而言,接種疫苗後,應該會有一個好的黃金時期去受到感染,「因為打過3劑疫苗者被感染,不只會產生較高的Omicron抗體,對過往病毒,也會有較高抗體;但未接種者,沒打疫苗被感染後,只會產生低的Omicron抗體,也沒有對過往病毒的抗體。
至於台灣要感染多少人,才可能會出現轉折點?何美鄉表示,像非洲馬拉威和南非2國,抗體陽性率高達80%、冰島感染率達50%、新加坡確診率也逼近20%,「將自然感染率和疫苗刺激出的免疫力綜合,就是全體免疫力。」達到一定程度,疫情就會降。
何坦言,日前提到國內至少要有10%、20%的感染率,就引起譁然,代表國人還沒有心理準備要花多少時間,大家都說暑假可以自由出去玩,但感染率不夠高加上疫苗免疫力下降;如一直拖、一直拖,像是燒開水慢慢就會燒不開,應快速把火弄那,開了就結束。
因此,何美鄉認為,現在不是確診數越少越好,應是要控制醫療量能,確保隨時可以處理大量確診者,且因台灣人很仰賴醫生,如如確診在家隔離,遠距醫療就相當重要,且新冠口服藥到貨時間也很重要,「如6月前不會來,5月前也許可控制讓疫情慢點,如藥物馬上來,就可讓(疫情發生)快一點」同時也要告訴大家,不是所有居隔者都可以有藥物。
《TVBS》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如有疑似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 0800-001922。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