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肉粽也漲! 粽葉多3成、肉粽貴5元

記者 魏嘉良 / 攝影 江俊彥 台中-雲林 報導
發佈時間:2008/05/30 18:30
最後更新時間:2016/05/16 15:06

端午節快到了,但肉粽也悄悄漲價了,台中一家很有名的肉粽店,去年一顆40元今年賣45元,漲了1成多;老闆娘說,肉粽的內餡像是豬肉、糯米、香菇、花生、蛋黃到粽葉,沒有一樣不漲;光這些成本就漲了2成,尤其粽葉,今年雨水少,農民又預期肥料漲價,捨不得施肥,導致粽葉賣相差、產量減少,價格就漲了3成。

端午節還沒到,但台中市這家老字號的粽子店生意一樣好,老闆娘從早到晚一雙手沒停過。老闆娘蔡媽媽:「一天包差不多6、7百顆。」

蔡媽媽賣粽子已經將近10年,還曾經獲得台中金肉粽獎;但今年原物料大漲,從糯米、豬肉通通漲價,香菇更是比去年多了1倍,還有粽子一定要放的花生、蛋黃到粽葉沒有一樣不漲,光是採購成本今年就多了2成。

所以蔡媽媽的古早味肉粽,也不得不從原來的售價40元變成45元,漲幅是1成多。老闆娘蔡媽媽:「不好賺。」記者:「一顆利潤剩多少?」老闆娘蔡媽媽:「不知道有沒有5元,不知道。」客人:「45、40元,哦,怎麼這麼貴?」老闆娘蔡媽媽:「對啊,很貴,不會再漲了啦!」

今年的肉粽變貴,還包括了一個原因,就是粽葉漲價,原本1台斤90元變成120元,漲了3成。老闆娘蔡媽媽:「(粽葉)醜的比較多,漂亮的很少。」

實際到粽葉產地雲林古坑,農民說,今年粽葉會變貴是因為產量少了2/3。農民:「沒雨,粽葉酥了,都長不大,數量剩1/3而已。」

肥料漲價,害得農民不敢亂花錢施撒肥料,加上雨量少,粽葉產量減少,很多葉子變小、賣象差,能賣的更少,環環相扣,最後苦的不只農民、攤商,還有消費者。

#肉粽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936

0.0392

0.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