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台大教授搭捷運突驟逝 醫揭4情況:健康者也會心肌梗塞

編輯 朱育嫻 / 責任編輯 呂欣芷 報導
發佈時間:2022/01/17 16:13
最後更新時間:2022/01/17 16:13
心血管疾病猝死多發生在清晨或傍晚時刻。(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心血管疾病猝死多發生在清晨或傍晚時刻。(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知名台大經濟學系教授張清溪,13日在台北捷運因心肌梗塞突然昏倒過世,享壽74歲。他昏倒當時,旅客就馬上告知捷運服務人員,下午2點左右警消到場後,張清溪心肺功能已停止,立刻送往醫院搶救仍宣告不治。心臟科醫師提醒,「人為環境溫差」可能讓心臟病一下子就發作。

台大教授張清溪。(圖/翻攝自台大官網、TVBS)

 
小心「溫差」殺手!室內外差5度以上就很危險

台大經濟學系教授張清溪與吳聰敏、許嘉棟、劉鶯釧合稱「台大4人幫」,過去4人曾共同出版《經濟學:理論與實際》,被譽為是經濟學的「入門聖經」。張清溪日前在下午搭北捷突然昏倒心肌梗塞過世,令人震驚!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心血管疾病猝死多發生在清晨或傍晚時刻,不過,心臟內科醫師劉中平表示,除了清晨或傍晚時段要留意之外,很多人都忽略「溫差」殺手!

劉中平提到,現在冬天氣溫多變,可能一整天就有2、3次的溫差變化、忽冷忽熱,光是溫差變化就會讓心臟病發。他解釋,溫差變化讓血管容易收縮,血壓也會大幅波動,血液黏稠度也會變得不一樣,血小板也被活化;例如從一個比較溫暖的房間出來到外面,當室內外溫度差了5度以上就會危險!

 
「人為環境溫差」也讓心臟受不了

除了外面環境溫差,還有「人為環境溫差」也要注意!劉中平表示,例如冬天洗澡出來時,忽然感覺很冷,一下子可能心臟病就發作,這種情況非常多。另外,有時天氣太冷,車內有恆溫功能會吹出暖氣,車內車外溫差也會變大,此時離開車子前,外套、帽子等保暖衣物要穿好再離開,因為有時車內外溫度可能差了10度,這對老人家或敏感性的人相當危險。

寒冬來襲時,心肌梗塞的機率會增加。(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吃飽飯後」也容易發生心臟病?

而除了溫差之外,劉中平強調,有些人是在「吃飽飯後」發生心臟疾病,餐後發生心臟病的機會並不少見。原因可能是剛吃飽飯時,血流會到腸胃,此時血糖、胰島素分泌都會不同,因此剛吃飽時,對於心臟疾病的發作可能有一些變化。他建議,剛吃飽飯時,不要立刻運動,飽足後要離開室內時穿暖一點,不要因為剛吃飽身體很熱而不穿外套吹冷風,小心心臟不舒服。

健康者「4情況」也有心肌梗塞風險

另一方面,別以為只有心血管疾病者才會突發猝死情形,一般健康者也會突發心肌梗塞!劉中平指出,目前能夠預期的心肌梗塞只有一半以上,例如抽菸、膽固醇高、血糖高等問題之外,還有很多人無法及早知道,例如血液黏稠度、血小板異常活化等,雖然表面看起來健康,但這些平常檢查不出來,也無法預期。

劉中平說,有4種臨時發生的狀況,也會讓健康者有可能會有突發心肌梗塞的風險,像是:連續熬夜好幾天、水喝不夠、感冒、臨時吃大魚大肉等。他解釋,連續熬夜好幾天或水喝不夠,血液黏稠度會變差,造成血小板容易栓塞;有些人感冒,身體的發炎反應會讓血小板活性增加,造成血管內血小板突然凝集,產生血栓造成心肌梗塞。
 

喝足水分、少熬夜 降低血液黏稠度

劉中平坦言,一般人並不是健康檢查正常就不會有事,雖然現在健檢很方便,但不是所有心臟病都可以靠檢查或事先預期。他建議民眾,不要跟天氣挑戰,天冷時運動前熱身要做足,若是60歲以上、有家族史或心臟本身就比較脆弱者,出門前保暖要做好;另外,水分喝足可以減少血液黏稠度,並避免熬夜、暴飲暴食、過度勞累等不良生活習慣。

◎ 諮詢專家/劉中平醫師

原文請見:台大教授張清溪搭捷運突心肌梗塞過世!醫:「4情況」健康者也會突發心梗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健康2.0》官網,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2024史上最熱一年◢

👉地球發高燒台灣未來冬季恐歸零?

👉半顆高麗菜破百,極端天氣惹禍

👉這4電器吃光荷包!教你省電祕訣



#心肌梗塞#猝死#心臟病#台大教授#教授#張清溪#血管收縮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543

0.0802

0.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