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回到網頁上方

「根莖類」發芽都有毒?這4樣先別丟 蒜頭營養變更高能抗癌

編輯 許佳惠 / 責任編輯 邱子嘉 報導
發佈時間:2024/11/29 16:47
最後更新時間:2024/11/29 16:47
根莖類食材常會發芽,引發民眾對於食用安全性的疑慮。(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根莖類食材常會發芽,引發民眾對於食用安全性的疑慮。(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根莖類食材是台灣人日常飲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僅能提供豐富的營養,更可增添料理的風味。然而,在儲存過程中,這些食材常會發芽,引發民眾對於食用安全性的疑慮。南投縣政府衛生局特別提醒民眾,不同的根莖類食材發芽後,其食用安全性並不盡相同,需要特別留意。

馬鈴薯發芽含有毒物質龍葵鹼應立即丟棄

 

馬鈴薯是根莖類食材中需要特別注意的品項。南投縣政府衛生局指出,馬鈴薯在發芽後會生成一種名為「龍葵鹼」的有毒物質,隨著芽的生長而增加濃度。食用發芽的馬鈴薯可能出現噁心、頭痛、甚至腹瀉等中毒症狀。因此,民眾一旦發現馬鈴薯發芽,應立即丟棄,不宜食用。

花生發霉可能增加肝硬化或肝癌風險

另一個需要注意的是花生。南投縣政府衛生局表示,花生在正常情況下發芽亦可食用,但若因受潮而導致發霉,易產生「黃麴毒素」。食用受黴菌污染的花生,可能增加肝硬化或肝癌的風險。
 

洋蔥發芽仍保有大蒜素抗菌消毒效果

相較之下,有些根莖類食材即便發芽,仍然可以安心食用。洋蔥即便發芽,並不會產生毒素,其主要營養成分大蒜素依然保持穩定,具備抗菌及消毒效果。

芋頭紅蘿蔔地瓜發芽 營養略減不產生毒素

此外,芋頭在田間長期生長發芽,本身並無毒性,發芽後仍可食用。紅蘿蔔及地瓜發芽後,口感和甜度會下降,營養大部分會集中在芽處,但不會產生有害物質。不過,南投縣政府衛生局提醒,這些食材適量儲存,不宜過久。

發芽蒜頭營養更高 發芽薑、米仍可安心食用

值得一提的是,發芽的蒜頭生成蒜苗後,含有豐富的抗氧化物質與抗癌成分,與新鮮蒜頭相比,其營養成分更高。而發芽的薑可安全食用,並不影響健康,但營養價值可能會略微減少。同樣的,發芽的糙米也可安心食用。

根莖類食材儲存宜注意適當條件延長新鮮度
 

為了延長根莖類食材的新鮮度,並避免有害物質的產生,南投縣政府衛生局特別提醒民眾注意儲存條件:
  1. 馬鈴薯:存放於陰涼乾燥處,避免陽光直射。
  2. 花生:放置在乾燥環境中,以防受潮發霉。
  3. 紅蘿蔔和地瓜:存放於通風良好的環境,以防止過度發芽影響品質。
  4. 洋蔥和蒜頭:需保持乾燥,避免受潮影響口感與營養。
  5. 芋頭及糙米:可適量儲存,不建議長期囤積,以確保食材的新鮮度。


南投縣政府衛生局表示,民眾如有食品衛生安全問題及消費疑義,可電洽縣府衛生局服務專線049-2231994。透過正確的食材保存方式,並留意發芽食材的食用安全性,民眾可以安心享用這些營養豐富的根莖類食材。

◎ 資料來源/南投縣政府衛生局

原文請見:洋蔥發芽有毒嗎?糙米發芽能吃嗎?根莖類食材發芽吃不吃一次看
【原文請見健康2.0官網,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發芽#黃麴毒素#芋頭#洋蔥#紅蘿蔔#蒜頭#花生#食安#中毒#根莖類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455

0.0625

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