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校園食材登錄平台」登錄不實,圖為火龍果卻標為芭樂。(圖/陳怡君辦公室提供)
台北市議員陳怡君披露,北市「校園食材登錄平台」登錄不實,國小幼兒園營養午餐產地及標章含混過關,怒批芭樂、火龍果也可以搞混,「太離譜」,呼籲台北市長蔣萬安關心孩童食安問題。對此,北市教育局回應,未來會再次要求台北市學校督導廠商應每日核實登錄,並請台北市餐盒食品公會協助,向廠商宣導應如實登錄且及時更新相關資訊,避免產生誤解及疑慮。
陳怡君日前在北市議會市政總質詢時指出,孩童在校園內吃營養午餐,學校給什麼孩童就吃什麼,所以營養午餐食品安全更需要被關注,而根據「校園食材登錄平台」隨處可見孩童的營養午餐有許多「中國食材透過台灣廠商過水」、「無認證標章也可含混過關」等狀況,讓許多家長都擔憂,營養午餐把關如此鬆散,讓來歷不明的食材吃進孩子的肚裡,簡直是拿小朋友的健康在開玩笑。
陳怡君說,家長上網至教育部「校園食材登錄平台」關心小朋友的營養午餐,結果發現台北市國中小營養午餐,竟然有許多食材是「中國食材」及「標示不明食材」,以士林區某國小為例,光是在五月份就吃了8次中國產地食材,而在台北市各國小除了有中國大陸食材之外,甚至還出現多項「產地不明」的誇張現象。更離譜的是,平台登入的水果「芭樂」,結果平台秀出的卻是「火龍果」、甚至還有「黑糖饅頭」登錄成「白饅頭」的狀況,還有蝦仁炒麵登錄的食材只有「蝦」沒有「麵」的狀況,讓家長質疑孩子在校園內究竟吃了什麼?更離譜的是,還有營養午餐每一道菜只有食品名稱,在登錄紀錄上卻沒有任何食材來源,陳怡君擔心若孩子在校園內不慎食品中毒,沒有紀錄來源該如何追究?
陳怡君說,自己也實際走訪迪化街、市場去採買營養午餐中最常使用中國大陸的食材,如:海帶芽、海帶節、枸杞、冬粉、海苔粉等,發現這些食材雖然比台灣便宜,但價錢沒有差很多。她質疑,孩子的健康、食品的安全,是不能用金錢去衡量的,呼籲台北市長蔣萬安及教育局關於孩童的食品應以台灣製為主,或是營養價值差不多的食品代替,非一昧的要採買中國大陸製。
對此,北市教育局回應,台北市校園與午餐廠商配合中央政策,每日必須至教育部校園食材登錄平臺,登打午餐菜色及食材進貨等資訊,未來會再次要求台北市學校督導廠商應每日核實登錄,並請台北市餐盒食品公會協助,向廠商宣導應如實登錄且及時更新相關資訊,避免產生誤解及疑慮。
至於中國大陸食材疑慮,教育局說,依學校衛生法規定,學校供應膳食其食材應優先採用中央農業主管機關認證之在地優良農業產品,北市有213所學校午餐食材的肉類與蛋類採用國產在地且具「三章一Q」認證,可溯源食材比例達97.5%,將持續鼓勵學校使用優良食材。
◤Blueseeds永續生活◢
更新時間:2023/07/02 1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