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表示,台灣經濟有「偏食」現象。(圖/中央社)
代工廠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今天說,經濟上台灣常會陷入「85分好學生」迷思,按照目前態勢,不會順利成為95分好學生、擠入前段班,且台灣經濟有「偏食」現象,太倚賴工業出口。
童子賢指出,台灣非常倚賴台積電,而台積電遙遙領先競爭者,成為台灣之光,是累積多年扎實的執行力所得到的。他也提醒,「現在我們吃40年前定下的老本,40年後的台灣要吃什麼東西?」現在定下的東西,可能會影響30、40年後的經濟,至於相關政策在哪裡,還需要稍微想一下。
經濟日報今天舉辦「產業戰略高峰論壇—後疫情時代產業轉型契機」活動,邀請童子賢以「後疫情時代的產業布局」為題進行專題演講。
童子賢說,台灣內需不足,非常仰賴國際貿易,但國際貿易要能夠有所進展,又需要一個和平安全的國際環境,這是非常困難的課題。30年來台灣經濟發展少不了在國際產業分工裡占有一席之地,也是在產業分工的產業鏈結裡找到恰當位置,如果位置站得不對,就會敗下陣來,產業現階段有很多摸索與挑戰。
談到台灣應該有的經濟模式,童子賢坦言,如果有人問他,和碩是否考慮把上海和蘇州廠搬回台灣,他會說需要20萬人勞動力,「這在台灣是找不到的」,就算把廠房搬回來,對台灣也沒有好處。
童子賢表示,和碩在桃園和新竹有關係企業員工約2萬人,包括做隱形眼鏡和IC載板的公司,在關渡還有8000名從事研發、技術、行銷和管理人員,這就是恰當的產業分工,把動腦的、不需要用到太多土地和勞動力的項目留在台灣。
他認為台灣經濟有「偏食」現象,但並非惡意批評。台灣在疫情期間出口暢旺,主要依賴科技產品,今年第1季資通訊產品和半導體占台灣出口約51%,第2季提高到53%,其他化工、礦業、金屬或傳統機械等產業衰退8%至20%,是靠著台積電這樣的「護國神山」把台灣經濟帶上去。
童子賢形容,這有點像一座森林裡的林相非常單一,當百花盛開時,會非常開心,可是也要擔憂林相太過單一,「當花謝的時候也是一起都謝」。
童子賢強調,台灣經濟內需規模不夠,要在全球經濟和經貿體系中找到好的定位,適合發揮台灣的聰明、才智和能力,如果可以找到的話,台灣年輕人就可以有很寬廣的舞台。
童子賢說,台灣到目前為止還相當倚賴工業出口,算是一個「隱憂」。整體台灣經濟結構中,服務業占60%,工業占30%,其他農業和礦業等占10%,但是工業負擔台灣絕大部分進出口貿易責任、賺取外匯,才能向國外買石油等台灣缺少的物資。台灣雖然有龐大的內部服務業,但到目前為止很少展現國際化和有競爭力的布局。(中央社)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更新時間:2020/09/16 2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