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籲台灣善用半導體優勢,做好戰前準備。(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整理:林碧霞
【台灣銀行家】台海一旦開戰,所涉及的經濟及金融層面會比烏俄戰爭更加複雜,烏俄戰爭主要是衝擊能源、糧食進而引發全球通膨升溫,而台海戰爭影響的層面卻是半導體,不僅民主政體受到侵害,全球恐將陷入更嚴重的停滯倒退。
 
烏俄戰爭開打超過一年,不僅對全球政治經濟影響甚鉅,國際上也將目光聚焦處境與烏克蘭類似的台灣,憂心「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邀請台灣金融研訓院、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經濟研究院3位院長,針對烏俄戰爭對台灣經濟、金融的啟示深入剖析,透過挖掘台灣獨有產業經濟優勢、分析戰前準備策略,期盼台灣在地緣政治風雲中確保優勢,降低地緣政治對我國的衝擊。
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5月6日在二二八國家紀念館舉辦的「俄烏戰爭對台灣的啟示學術研討會」。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王塗發在開幕式致詞時提到,烏俄戰爭引發全球糧食及能源危機,進而衍生出通貨膨脹,重挫全球經濟,台灣必須借鏡烏俄戰爭的教訓充實自我實力。
俄羅斯戰爭重創烏克蘭的經濟、財政及金融,使得烏克蘭必須仰賴外界的支援才能持續與俄羅斯對抗。而以美國為首的民主國家除了軍援烏克蘭,也對俄羅斯祭出科技、金融與經濟制裁,例如將俄羅斯7家大型銀行逐出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支付系統(SWIFT);而俄羅斯則祭出斷供糧食反擊,例如封鎖烏克蘭港口使其無法輸出大宗穀物及能源等反制措施。
 
王塗發說,烏俄兩國是糧食與能源出口大國,且歐洲對於進口糧食及能源依賴度極高,因此當俄羅斯祭出斷供糧食、能源反制措施後,引發糧食及能源危機,推升國際糧食及能源價格同步暴漲,導致全球陷入通貨膨脹。
為抑制通貨膨脹壓力,美國與歐洲央行採取貨幣緊縮壓抑通膨升溫,但目前為止還是無法讓通膨降到預期目標,全球仍持續飽受通膨所苦,這也讓歐洲部分國家對於是否應該繼續支援烏克蘭出現雜音。
王塗發認為,烏俄戰爭的教訓應足以警醒以美國為首的民主自由國家,認清對獨裁專制國家資源高度依賴的危險性,並進一步設法降低對俄羅斯及中國兩個獨裁國家的經濟、能源及市場的依賴。
提到烏俄戰爭對於台灣經濟、金融層面的影響,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葉俊顯則說,近幾年全球接連發生美中貿易戰、新冠疫情爆發,以及去(2022)年的烏俄戰爭、升息循環等事件環環相扣。例如疫情期間的塞港問題凸顯台灣製晶片的重要性,烏俄戰爭則讓全球意識到台灣如果被中國控制,對全球民主政體將是一大影響,種種事件讓台灣從以前的不被重視,到現在變得相當重要。
葉俊顯以蘋果為例,2015年到2019年期間,蘋果供應鏈在中國比重逐漸增加,2019年比重甚至超過50%,但從2022年起到2025年,蘋果供應鏈在中國生產比重開始下滑。但即便如此,市場仍離不開紅色供應鏈,因此即便蘋果生產線不在中國,但產品由紅色供應鏈提供的比例仍逐漸增加,因此想要擺脫紅色供應鏈的影響,仍有一定的難度。
烏俄戰爭對市場影響還有能源價格,但實際上,能源價格在烏俄戰爭尚未開打前就已上漲,烏俄戰爭讓原本走揚的能源價格進一步攀升。葉俊顯形容,烏俄戰爭宛如瘟疫般,讓通膨向外擴散到亞洲國家,短期將造成物價上漲,長期則有高齡及少子化問題,如果智慧生產無法及時填補人力缺口,勞力短缺將推升工資上漲,並進一步推高核心通膨。
 
葉俊顯示警,一旦核心通膨持續升溫,就會衍生高利率問題,在高齡化、少子化及高利率的環境下,恐讓市場處於一個高通膨、高利率及疲弱的經濟成長狀態,這是烏俄戰爭爆發後,全世界經濟可能面臨的問題。
葉俊顯強調,烏俄戰爭對全世界主要有兩大影響,包括「經濟板塊移動」與「供應鏈重組」,這兩個現象將隨著美國大力推動「友岸外包」的經濟戰略,讓經濟板塊移動與供應鏈重組加速進行。為了讓供應鏈能精準掌握在自己手中,避免過度依賴中、俄,葉俊顯認為,在供應鏈重組過程中,印度、越南、墨西哥、波蘭將成為美國的新盟友,至於台灣供應鏈能否在友岸外包下兼顧安全、效率,對我國經濟長期發展有哪些影響,仍有待觀察。
黃崇哲認為,烏俄戰爭對全球經濟衝擊,除了糧食價格上漲引發通膨,也包含其他市場對於持有烏、俄兩國金融債的曝險;另外全球資金大量緊縮,各國央行為因應衝擊而升息,以及能源安全等面向也會影響全球的經濟生活。
提到烏俄戰爭對台灣的啟示,黃崇哲表示,金融債在現代經濟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吃重,以1956年的蘇伊士運河危機為例,美國為促使英國撤軍,在市場上大舉拋售英鎊,造成英鎊大幅貶值,這就是典型的以資本市場作為籌碼逼迫英國撤軍,這也是美國第一次以美元為工具,以金融手段影響軍事戰果的範例。
黃崇哲認為,烏俄戰爭主要有兩大特別啟示值得深思,包括:貨幣的襲擊也就是匯率部分,以新台幣來說,包括台灣是否該設置主權基金以及央行扮演角色,以現在的角度來看,國家備戰時央行可以如何因應。
 
黃崇哲表示,像俄羅斯這樣物資豐饒的國家,在戰爭開打後就切斷與國際匯率自由波動連結,選擇將匯率固定化,而近來有越來越多國家開始使用人民幣計價,目的是希望當戰爭發生時,可以降低受國際經貿市場的影響,而台灣擁有大量外幣存款,要如何在戰爭時還能發揮作用,這也是值得思考的議題。
第二則是資安問題,自2014年烏克蘭入侵克里米亞後,烏俄兩國就開始發動資安攻防,2017年烏克蘭行憲紀念日前夕,疑似親俄駭客以勒索病毒癱瘓烏國高達7成的ATM,去年烏俄戰爭開打,駭客第一天就攻擊烏國金融系統,光是戰爭初期烏國銀行就有50台電腦資料遭惡意刪除,顯示資訊戰無所不在,且資安就是國安的重要性。
事實上,烏克蘭這幾年在俄羅斯駭客持續攻擊下,已經提高警覺並積極備戰,透過境內建置完整的備用網路銀行,讓網路可獨立運作並降低對電力的依賴,當長期停電時銀行還能繼續運作,確保戰爭期間金融服務不中斷。
烏俄戰爭前,全世界對俄羅斯制裁約2,000多個項目,戰爭開打後制裁項目高達1.6萬個,但去年烏克蘭經濟衰退高達3成之多,而俄羅斯卻只衰退2.1%,因此從現實面來看,必須評估戰爭對經濟層面的影響。
張建一建議,台積電應該往高階製程發展而非成熟製程,原因是中國無法發展高階製程,只能靠成熟製程削價競爭,但高階製程全球只有台灣能做,只要台灣經濟實力提升,其他國家也會願意從經濟角度衡量是否要協防台灣。
而台海一旦開戰,所涉及的經濟及金融層面會比烏俄戰爭更加複雜,烏俄戰爭主要是衝擊能源、糧食進而引發全球通膨升溫,而台海戰爭影響的層面卻是涵蓋半導體,過去就曾有人打趣地說,台海戰爭影響晶片生產,恐將導致全球約7成的新手機無法使用。
張建一表示,台灣占全球GDP比重雖然只有0.7%,但中國的比重卻高達18%,顯示台海戰爭對經濟衝擊與損失不容小覷,而台灣雖只有0.7%的比重,但半導體供應鏈相當長,如果要發動制裁,必須要讓中國無法透過移轉降低損失,同時也要讓中國人民知道,當發生戰爭時中國人也會面臨財產與經濟上的損失,透過與歐美等國家合作影響中國人民的認知,降低戰爭開打的可能性。
探索更多精彩內容,請持續關注《台灣銀行家》雜誌
https://taiwanbanker.tabf.org.tw/index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台灣銀行家】台海一旦開戰,所涉及的經濟及金融層面會比烏俄戰爭更加複雜,烏俄戰爭主要是衝擊能源、糧食進而引發全球通膨升溫,而台海戰爭影響的層面卻是半導體,不僅民主政體受到侵害,全球恐將陷入更嚴重的停滯倒退。
烏俄戰爭開打超過一年,不僅對全球政治經濟影響甚鉅,國際上也將目光聚焦處境與烏克蘭類似的台灣,憂心「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邀請台灣金融研訓院、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經濟研究院3位院長,針對烏俄戰爭對台灣經濟、金融的啟示深入剖析,透過挖掘台灣獨有產業經濟優勢、分析戰前準備策略,期盼台灣在地緣政治風雲中確保優勢,降低地緣政治對我國的衝擊。
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5月6日在二二八國家紀念館舉辦的「俄烏戰爭對台灣的啟示學術研討會」。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王塗發在開幕式致詞時提到,烏俄戰爭引發全球糧食及能源危機,進而衍生出通貨膨脹,重挫全球經濟,台灣必須借鏡烏俄戰爭的教訓充實自我實力。
半導體產業奠定我國地緣經濟優勢
王塗發表示,烏俄戰爭開打以來,逐漸演變成科技戰、經濟戰及金融戰,以科技戰來說,自動化武器及無人機發展凸顯先進晶片重要性,而台積電的先進晶片占全球比重高達9成,這也讓台海安危成為國際關注焦點,以地緣經濟角度來說,「台灣有事不僅是日本有事,也是美國有事」。俄羅斯戰爭重創烏克蘭的經濟、財政及金融,使得烏克蘭必須仰賴外界的支援才能持續與俄羅斯對抗。而以美國為首的民主國家除了軍援烏克蘭,也對俄羅斯祭出科技、金融與經濟制裁,例如將俄羅斯7家大型銀行逐出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支付系統(SWIFT);而俄羅斯則祭出斷供糧食反擊,例如封鎖烏克蘭港口使其無法輸出大宗穀物及能源等反制措施。
王塗發說,烏俄兩國是糧食與能源出口大國,且歐洲對於進口糧食及能源依賴度極高,因此當俄羅斯祭出斷供糧食、能源反制措施後,引發糧食及能源危機,推升國際糧食及能源價格同步暴漲,導致全球陷入通貨膨脹。
為抑制通貨膨脹壓力,美國與歐洲央行採取貨幣緊縮壓抑通膨升溫,但目前為止還是無法讓通膨降到預期目標,全球仍持續飽受通膨所苦,這也讓歐洲部分國家對於是否應該繼續支援烏克蘭出現雜音。
王塗發認為,烏俄戰爭的教訓應足以警醒以美國為首的民主自由國家,認清對獨裁專制國家資源高度依賴的危險性,並進一步設法降低對俄羅斯及中國兩個獨裁國家的經濟、能源及市場的依賴。
提到烏俄戰爭對於台灣經濟、金融層面的影響,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葉俊顯則說,近幾年全球接連發生美中貿易戰、新冠疫情爆發,以及去(2022)年的烏俄戰爭、升息循環等事件環環相扣。例如疫情期間的塞港問題凸顯台灣製晶片的重要性,烏俄戰爭則讓全球意識到台灣如果被中國控制,對全球民主政體將是一大影響,種種事件讓台灣從以前的不被重視,到現在變得相當重要。
通膨、高齡、少子化衝擊經濟成長
葉俊顯說,從經濟角度來看,根據S&P Global資料,以2019年為基期,美國經濟成長在2022到2025年期間可能比較差一點,歐洲也可能有類似衰退的狀況,預期未來全球經濟重心將從過去的歐美市場慢慢移轉到亞太地區。但要注意的是,儘管經濟重心逐漸移轉,但全球經濟走勢仍難逃中國影響,因此要如何面對紅色供應鏈仍是必須深刻思考的問題。葉俊顯以蘋果為例,2015年到2019年期間,蘋果供應鏈在中國比重逐漸增加,2019年比重甚至超過50%,但從2022年起到2025年,蘋果供應鏈在中國生產比重開始下滑。但即便如此,市場仍離不開紅色供應鏈,因此即便蘋果生產線不在中國,但產品由紅色供應鏈提供的比例仍逐漸增加,因此想要擺脫紅色供應鏈的影響,仍有一定的難度。
烏俄戰爭對市場影響還有能源價格,但實際上,能源價格在烏俄戰爭尚未開打前就已上漲,烏俄戰爭讓原本走揚的能源價格進一步攀升。葉俊顯形容,烏俄戰爭宛如瘟疫般,讓通膨向外擴散到亞洲國家,短期將造成物價上漲,長期則有高齡及少子化問題,如果智慧生產無法及時填補人力缺口,勞力短缺將推升工資上漲,並進一步推高核心通膨。
葉俊顯示警,一旦核心通膨持續升溫,就會衍生高利率問題,在高齡化、少子化及高利率的環境下,恐讓市場處於一個高通膨、高利率及疲弱的經濟成長狀態,這是烏俄戰爭爆發後,全世界經濟可能面臨的問題。
葉俊顯強調,烏俄戰爭對全世界主要有兩大影響,包括「經濟板塊移動」與「供應鏈重組」,這兩個現象將隨著美國大力推動「友岸外包」的經濟戰略,讓經濟板塊移動與供應鏈重組加速進行。為了讓供應鏈能精準掌握在自己手中,避免過度依賴中、俄,葉俊顯認為,在供應鏈重組過程中,印度、越南、墨西哥、波蘭將成為美國的新盟友,至於台灣供應鏈能否在友岸外包下兼顧安全、效率,對我國經濟長期發展有哪些影響,仍有待觀察。
資安實力與金融工具 確保國家穩定運作兩大關鍵
台灣金融研訓院院長黃崇哲表示,烏俄戰爭造成烏克蘭經濟大幅衰退,烏克蘭政府透過發行公債,再由烏克蘭央行購買公債,以此支應政府在戰爭期間的相關支出,例如戰爭引發的基礎建設、天然資源、教育機構等復原重建都需要大量資源挹注,才能恢復原來的生活品質,但因為烏克蘭本身的財政狀況也不甚理想,因此包含大量軍事設備等幾乎都是仰賴歐美國家支持,就連央行購買公債的經費也是靠其他國家援助。黃崇哲認為,烏俄戰爭對全球經濟衝擊,除了糧食價格上漲引發通膨,也包含其他市場對於持有烏、俄兩國金融債的曝險;另外全球資金大量緊縮,各國央行為因應衝擊而升息,以及能源安全等面向也會影響全球的經濟生活。
提到烏俄戰爭對台灣的啟示,黃崇哲表示,金融債在現代經濟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吃重,以1956年的蘇伊士運河危機為例,美國為促使英國撤軍,在市場上大舉拋售英鎊,造成英鎊大幅貶值,這就是典型的以資本市場作為籌碼逼迫英國撤軍,這也是美國第一次以美元為工具,以金融手段影響軍事戰果的範例。
黃崇哲認為,烏俄戰爭主要有兩大特別啟示值得深思,包括:貨幣的襲擊也就是匯率部分,以新台幣來說,包括台灣是否該設置主權基金以及央行扮演角色,以現在的角度來看,國家備戰時央行可以如何因應。
黃崇哲表示,像俄羅斯這樣物資豐饒的國家,在戰爭開打後就切斷與國際匯率自由波動連結,選擇將匯率固定化,而近來有越來越多國家開始使用人民幣計價,目的是希望當戰爭發生時,可以降低受國際經貿市場的影響,而台灣擁有大量外幣存款,要如何在戰爭時還能發揮作用,這也是值得思考的議題。
第二則是資安問題,自2014年烏克蘭入侵克里米亞後,烏俄兩國就開始發動資安攻防,2017年烏克蘭行憲紀念日前夕,疑似親俄駭客以勒索病毒癱瘓烏國高達7成的ATM,去年烏俄戰爭開打,駭客第一天就攻擊烏國金融系統,光是戰爭初期烏國銀行就有50台電腦資料遭惡意刪除,顯示資訊戰無所不在,且資安就是國安的重要性。
事實上,烏克蘭這幾年在俄羅斯駭客持續攻擊下,已經提高警覺並積極備戰,透過境內建置完整的備用網路銀行,讓網路可獨立運作並降低對電力的依賴,當長期停電時銀行還能繼續運作,確保戰爭期間金融服務不中斷。
強化半導體產業實力 爭取更多外力援助
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張建一認為,台灣不論在地理位置或經濟戰略地位來說,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產業部分,台灣半導體市占率7成,高階製程高達9成,如果台灣遭中國占領導致半導體廠無法運作,影響層面極大,因此在充實軍事實力之際,經濟實力也很重要。烏俄戰爭前,全世界對俄羅斯制裁約2,000多個項目,戰爭開打後制裁項目高達1.6萬個,但去年烏克蘭經濟衰退高達3成之多,而俄羅斯卻只衰退2.1%,因此從現實面來看,必須評估戰爭對經濟層面的影響。
張建一建議,台積電應該往高階製程發展而非成熟製程,原因是中國無法發展高階製程,只能靠成熟製程削價競爭,但高階製程全球只有台灣能做,只要台灣經濟實力提升,其他國家也會願意從經濟角度衡量是否要協防台灣。
而台海一旦開戰,所涉及的經濟及金融層面會比烏俄戰爭更加複雜,烏俄戰爭主要是衝擊能源、糧食進而引發全球通膨升溫,而台海戰爭影響的層面卻是涵蓋半導體,過去就曾有人打趣地說,台海戰爭影響晶片生產,恐將導致全球約7成的新手機無法使用。
張建一表示,台灣占全球GDP比重雖然只有0.7%,但中國的比重卻高達18%,顯示台海戰爭對經濟衝擊與損失不容小覷,而台灣雖只有0.7%的比重,但半導體供應鏈相當長,如果要發動制裁,必須要讓中國無法透過移轉降低損失,同時也要讓中國人民知道,當發生戰爭時中國人也會面臨財產與經濟上的損失,透過與歐美等國家合作影響中國人民的認知,降低戰爭開打的可能性。
探索更多精彩內容,請持續關注《台灣銀行家》雜誌
https://taiwanbanker.tabf.org.tw/index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2024史上最熱一年◢
更新時間:2023/06/21 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