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企業想走向國際市場,除了做出好產品外,專業人才的英語能力夠不夠,恐怕也是關鍵。根據一項國際化人才的最新調查發現,國內企業錄取一般職員的英語測驗平均標準為582分,但台灣大學畢業生的平均分數才514分,落差相當大。專家分析,這是因為台灣的國際化程度不足,英語化環境少,如果台灣想推動2030年成為雙語國家,就必須把培育人才當前瞻建設,該投資的錢就要去做。
在機場大廳找會面點或班機資訊,拿出手機,馬上跳出動態導引或浮空看板,讓旅客不再霧煞煞,今年3月,桃園機場將率全球之先,引進3D室內導航服務,而這項技術來自台灣。
新創公司技術長蔡弘亞:「地板上顯示這個軌跡,這軌跡就可以帶著你走到你的目的地,那我們跟著軌跡走。」
螢幕秀出目標距離,動態導引可以是紅色圓點或Q版小動物,拿下美國專利的影像室內定位技術,已導入泰國曼谷車站,明年在東京,相關應用也看得到,這間新創公司是全台唯一,被日本財經媒體,評選為10年後的Google,可望改變世界的100家企業,王友光2017年才成立的團隊,不斷研發先進技術,讓老外搶著合作。
新創公司創辦人王友光:「要在多人的場合裡面進行互動,包含5G的基礎建設 包含資通訊跟物聯網,我們都已經整合完畢了,就是跟世界一線的供應商(合作)。」
工程師:「我們公司現在有一些核心技術,就是會用到一個,pixelwise segmentation(像素分割)的技術。」
開會看國外論文,專業術語也離不開英文,企業打國際市場,需要的不只是技術人才,英語聽說讀寫已是基本功。
新創公司創辦人王友光:「我們這種類型的IT公司,要大量閱讀最新的一些論文,那論文 你知道 國外的論文期刊,全部都是英文的,工程對接的內容 包含到一些,商務上的一些談判其實都是英語,全英語的環境了。」
人力銀行人資長鍾文雄:「製鞋業就是一個很典型,製鞋業 紡織 製造,在東南亞跟中國大陸的布局非常多,所以基本上他們在儲備幹部,就要求英文要600分以上。」
有項最新調查發現,台灣企業要求新進員工的英語能力,測驗標準平均為582 分,然而2017年大學生的分數只有514分,落差相當明顯。調查進一步發現,9成以上企業所定義的國際化人才,英語溝通能力被擺第一,其次才是解決問題的能力,再來最好具備第二外語,而完全沒有英語需求的公司,比例只有6.3%。
人力銀行人資長鍾文雄:「英文當然是最重要,其次就是日文 那再來就是韓文,越南 印尼這個也是 還有緬甸,這相對重要度也越來越高,就是需求的企業數也越來越多,人資的觀點來看,英文好不好有時候年薪可以差到一倍以上。」
實踐大學應外系講座教授陳超明:「台灣要多一點專業人士,能夠用比較進階 高階的語言,來跟國際市場溝通,如果雙語政策是一個前瞻建設,它投資的錢不應該少於軌道建設的八千億,應該更多的錢去投資我們的人才。」
英語能力牽動薪資,不只對上班族來說很重要,民眾整體的英語能力,也攸關國家發展,行政院目標2030年,要把台灣變成雙語國家,但英語教學專家陳超明認為,打造英語化環境,需要大量投資,台灣挑戰不小。
實踐大學應外系講座教授陳超明:「(日本)老百姓的英文發音不好,可是它大量使用了翻譯,所以日本的翻譯事業 日本國家翻譯的,所謂的翻譯群是非常龐大的,所以他們幾乎可以在一夕之間,就把國外的知識翻成他們的日文,所以你光在翻譯上的投資就非常可怕。」
國內英語教學推動多年,成效似乎有限,當外語能力與競爭力畫上等號,重要性不能等閒視之。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更新時間:2019/01/23 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