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漸高齡化的台灣社會中,肌少症無疑是影響民眾最大的病症之一。首先營養攝入總熱量要夠,且要增加蛋白質,如豆魚蛋肉奶類的攝取,東京大學醫科學博士暨營養師廖誼青表示:攝取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抗氧化素、多酚以及膳食纖維的飲食能減少身體發炎,進而避免肌肉蛋白質的分解。此外,高齡者還需要充足的蛋白質,來支持肌肉蛋白質合成,而維持體內的水分平衡也相當重要,因為即使只是輕度的脫水,也會影響到肌肉的收縮能力並降低肌肉的力量。
圖/TVBS
資深醫藥記者蔣志偉:「肌少症無疑是影響民眾最大的病症之一,關鍵在於肌少症的致病機轉複雜而且成因很多,像是執行肌肉運動功能的每個環節,從腦部皮質白質、脊髓運動神經元,周邊神經神經肌肉接合處,到最後的骨骼肌,都可會能隨著年齡增長,帶來老化現象、營養攝取不足或不當、缺乏規律運動習慣,以及多種慢性病累積的慢性損害。」
成大醫院高齡醫學部主治醫師黃議德:「根據美國運動醫學會大於65歲以上長者的運動指引,建議運動種類為結合有氧、無氧及柔軟度運動之混合型運動處方。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也建議,長者一週運動時間長度,若是中等強度至少需150分鐘。」
彰化秀傳醫院骨科部主任胡名賢:「肌少症是一個疾病,它敘述的是一個肌肉的一個質跟量一個減少,然後呢比較容易發生在銀髮族上面,那其實它需要被重視的原因是什麼呢,是因為臺灣呢在2025年之後呢,是一個超高齡化的一個社會,那肌少症會對老人家的影響特別的大。」
臺北榮總骨科部主治醫師王柏涵:「飲食的攝取,比如說像是魚類啊或者是蛋類啊,都要做足夠量的攝取,除此之外呢還是平常要多下來多活動。」
北榮一般神經科主任/副教授王嚴鋒:「根據統計,全球約有五千萬人罹患失智症,隨著人口老化,預計到了2050年,病患族群將增加到三倍,也就是達到約一億五千萬人左右。在另一方面,65歲以上的族群,約有13%左右有肌少症的現象。」
資深醫藥記者蔣志偉:「在流行病學的研究中,肌少症的長者和沒有肌少症的長者相較,在3-5年後,失智症的風險,約增加了2到3倍,兩者相關性的病生理機轉目前不太清楚。失智症患者的危險因子中,缺乏運動、缺乏社交和肥胖等因子,與肌少症可能相關。」
北榮一般神經科主任/副教授王嚴鋒:「究竟是因為肌少症的長者,比較沒辦法運動、進行社交,進而發生肥胖和失智症,或者是缺乏運動導致肌肉量的減少,因而發生肥胖或無法社交,進而增加了失智症的風險,有待更多的研究來釐清。」
彰化秀傳醫院骨科部主任胡名賢:「我們的體重莫名的一個下降,我們沒有刻意要減肥啊,可能是一年裡面呢可能降低的一個5%拉的一個體重,比方說以我為例我80公斤,那如果在6個月內降了大概5%,大概是超過了4到5公斤以上我沒有刻意的減肥,這個就可能是一個肌少症的警訊。
臺北榮總骨科部主治醫師王柏涵:「你可以用簡單的手指環,來檢測自己的小腿肚,假設你的小腿肚最粗的地方,比指環還要細的話,就要懷疑自己有沒有肌少症,就可以就醫來做檢查,比如說像你一般的家醫科門診啊,或復健科門診都可以,做簡單的諮詢。」
高齡者要維持肌肉量,飲食的重點在於考量整體的飲食品質,以及攝取足量的蛋白質和水分。
東京大學醫科學博士暨營養師廖誼青:「攝取含有豐富的維生素、抗氧化素、多酚以及膳食纖維的飲食能減少身體發炎,進而避免肌肉蛋白質的分解。此外,高齡者還需要充足的蛋白質,來支持肌肉蛋白質合成,而維持體內的水分平衡也相當重要,因為即使只是輕度的脫水,也會影響到肌肉的收縮能力並降低肌肉的力量。」
肌少症是認知障礙和失智症的風險因子,而認知障礙也可能反過來增加肌少症的風險。因此,在飲食方面,採取對於認知功能有正向影響的飲食型態也相當重要。
東京大學醫科學博士暨營養師廖誼青:「低脂飲食對於預防認知能力下降具有保護的作用。另外,一些營養素,例如維生素B群、omega-3脂肪酸、以及各種的多酚類像是白藜蘆醇等,在認知功能上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以整體飲食來說,我們所熟知的地中海飲食、得舒飲食和麥得飲食就是與較低的失智症風險有關。」
醫師提醒年長者用餐,以正規餐食為優先,營養補充如配方奶為次之。年長者若只吃白粥配鹹菜醬瓜,或是吃少量蔬菜水果度日,長久下來也會增加肌少症風險。
◤Blueseeds永續生活◢
更新時間:2024/08/03 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