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海洋到陸地,人類製造的垃圾,帶給地球龐大的負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周一宣布不把澳洲大堡礁列入「瀕危」名單,但專家警告,塑膠汙染正對珊瑚礁構成新威脅。烏干達的塑膠問題也失控,每天產生多達6百噸的塑膠垃圾,回收率卻只有1%;有企業因此把塑膠製成書包,由學校購買再發放給學生,讓孩子成為家中減塑大使。至於越來越普及的太陽能,要如何不成為環境負擔也面臨挑戰,美國亞利桑那州啟動北美最大、太陽能回收設施,阻止廢棄光電板進入掩埋場。
出動機械手臂,對退役的太陽能板進行檢查與分類,這裡是位於亞歷桑納州,北美最大的光電板回收廠,一天能處理34.5萬磅模組,相當於一年大約6900萬磅。
太陽能板回收廠We Recycle Solar執行長 薩蓋伊(Adam Saghei):「透過次級市場、美國供應鏈困境,我們知道我們可以找到辦法,賦予這些原料和資產新生命。」
隨著太陽能越來越普及,如何妥善回收也成為一大挑戰。不過在這裡,狀況比較好的面板,像是只有輕微玻璃破損,將被翻新轉賣,以更低廉的價格供應市場需求。
太陽能板回收廠We Recycle Solar執行長 薩蓋伊:「我們不希望它們進入垃圾掩埋場,這是我們最不希望的事。最終一個人垃圾可能是其他人的寶藏,我們可以對它進行翻新和重新銷售,讓資源不足的社區可以使用。」
而無法被轉售的,當中的玻璃面板和鋁框,以及銀、銅、矽等貴重材料,也都能被分離出來,回收再利用。像是這間公司便是使用回收玻璃進行噴砂。
噴砂公司Big Bear Commercial Blasting老闆 斯佩吉納(Erick Speiginer):「我們認為我們有責任使用回收原料,這是在做正確的事。」
太陽能是減少碳排放的重要能源,但面板的使用壽命卻只有25-30年,專家預估到2050年,全球將產生7800萬噸的廢棄物。
太陽能板回收廠We Recycle Solar執行長 薩蓋伊:「今天在美國供應鏈看到的每種產品都經過大量開採、來源廣泛,而且通常都對世界各地的生態系統造成破壞。因此,為何不從現有產品中提取原料,再重新投入使用呢?」
人類對環境造成的負擔不斷增長,白化嚴重的澳洲大堡礁,去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建議列入瀕危名單,然而卻在周一發布更新報告,指出將重新進行評估。對此,澳洲政府樂見,卻讓海洋學者大失所望,因為除了氣候變遷和過度捕撈,「塑膠」也成為對珊瑚礁,日益嚴峻的威脅。
英國艾希特大學海洋學家 伍德:「我們在淺水域中找到塑膠,這已經有很多人證實了,但當我們潛入更深,卻找到比我們預期更多的塑膠,我們真的需要關掉源頭,阻止更多進入。」
科學家調查了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中,84個淺水和深水珊瑚礁系統後發現,塑膠汙染已對珊瑚造成結構性破壞,並且增加疾病的傳播。更令人擔憂的是,就連最偏遠、無人居住的水域,也能找到塑膠的蹤跡。
英國艾希特大學海洋學家 伍德:「現在我們談論的是,距離人類居住地很遠的地點,也許幾天,也許幾週遠。但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我們作為人類,無時無刻都在對地球造成影響。」
不只海洋,烏干達首都坎帕拉(Kampala)的塑膠汙染,也幾乎失控。大量的垃圾形成一座隆起的地形,鏡頭拉近,還能看到許多彎著腰的身影。
拾荒者 卡延巴:「我每天可以收集大約190公斤的塑膠垃圾,所以實際計算的話,根本算不出來這裡有多少垃圾,我們在這裡已經做回收三年了。」
掩埋場塑膠垃圾不斷湧入,即便自2009年以來,烏干達當局多次下令減塑,卻執法不彰,如今全國每天就能生產約600噸的塑膠垃圾。
塑膠回收公司創辦人 娜路依瑪(Shamim Naluyima):「問題實在太龐大了,因為烏干達的塑膠回收率只有1%,塑膠垃圾沒有解方,我們有很多生產塑膠的公司,但卻沒有很多回收,或是讓塑料重獲新生的公司。」
因此,娜路依瑪成立了回收公司,把塑膠洗乾淨、晾乾、熨燙後,再製成書包;只要購買一個,就等同回收了15個塑膠袋,不僅獲得學校大力支持購買捐出,還讓學生成了宣導大使。
小學老師 納姆卡薩(Florence Namukasa):「他們回到家會跟爸媽說,不行把塑膠(垃圾)扔得到處都是,因為它們很有用,看看我的書包。」
從海洋到陸地,人類製造的汙染正失速成長,必須及時覺醒,才不會讓上一代沉重的積累,壓垮孩子的未來。
◤Blueseeds永續生活◢
更新時間:2023/08/03 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