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期爆發不明疫情。(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作者:黃清龍(信民兩岸研究協會理事長、獨立媒體人)
中國各地近期各種急性呼吸道疾病疫情持續上升,醫院人滿為患,北京和天津有病人等待就診時間長達24小時以上,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婦產兒童醫院甚至啟動新冠疫情封控期間建立的方艙,作為臨時輸液室。
 
中國國家衛健委上周六召開記者會,強調這波急性呼吸道疾病均由已知病原體引起,未發現新病毒或新發傳染病。官方大派定心丸,網上則傳出福建、陝西、北京等地「綠碼」重出江湖的消息,浙江義烏市1日更發出「保存10天以上存糧」倡議書,呼籲當地民眾「家庭儲糧,有備無患」,引發不少網友擔心「是否又要再封?」
針對中國爆發不明疫情,世衛組織多次要求北京當局提供相關數據,近日稱已收到相關資料,並沒有檢測到任何新的或異常的病原體,此波疫情僅是由已知病原體導致。
不過不少醫學界人士認為,中國當前的傳染病爆發可能是3年疫情導致人群免疫力下降之後的「報復性」流行。2022年冬季,比中國早開放一年以上的國家,就已出現密集的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流感感染,尤其是兒童成為易感人群。
 
美國之音報導,蘭德公司中國政策研究主任黃志環(Jennifer Bouey)表示,中國政府在一年前才解除了嚴厲的「清零」政策,漫長的封鎖、旅行限制和持續使用口罩自然導致了中國群體免疫力的下降,造成了通常所說的「免疫債」(immunity debt)現象。
疫情期間,中國政府要求2000萬北京居民不要離開城市,以減輕在2022年10月中共二十大之前可能爆發的風險。由於免疫力的耗盡,北京的社區對傳染病的脆弱性預計將加劇。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健康安全中心高級學者艾米什·阿戴爾賈(Amesh Adalja)表示,中國兒童對於在封鎖期間未接觸過的病原體幾乎沒有免疫力,一旦防疫限制解除,呼吸道病原體就能夠以接近正常的方式傳播。他建議中國要公開有關感染以及重症的數據。
美國之音報導,有一些公共衛生學家考慮到中國過往隱瞞疫情和延誤應對的慣常手法,表示很難再次信任來自中國官方的任何信息。著名華裔流行病學和公共衛生專家丁亮(Eric Feigl-Ding)在X平台上表示,「我聽到很多內部人士告訴我,政府當局告訴中國醫師不要報告任何數字,不要對患者進行測試,也不要報告任何測試。這聽起來異常熟悉」。
中國才剛經歷3年清零,如今又面臨「免疫債」下的報復性傳染病流行,整個過程讓人聯想到上世紀50年代的「消滅麻雀運動」。那是由毛澤東帶頭發起,從1955年開始、在大躍進時期大規模開展的「除四害運動」之一,該運動以在全國範圍內消滅麻雀為目標。結果導致蟲害成災、糧食欠收,成為3年大饑荒的重要成因之一。
消滅麻雀運動期間,包括中國科學院實驗生物所所長朱洗在內的一批生物學家曾提出反對意見,但未起作用。此後,全國各地陸續成立了由地方主要領導擔任「總指揮」的「圍剿麻雀總指揮部」,發動了滅雀大戰役,連「國師」等級的文化人郭沫若、導彈專家錢學森、數學家華羅庚、作家巴金等人也積極參與了打麻雀運動。當時的《人民日報》報導說,中國科學院有2000多個科學家和工作人員參加了「戰鬥」。
 
據不完全的統計,1958年全國捕殺麻雀約21.1億隻,結果到了1959年的春天,中國許多城市街道兩側的樹葉幾乎都被害蟲吃光了,各地農村更是蟲害不斷,造成大批農作物嚴重歉收。
直到1960年3月,3年飢荒造成數以千萬人餓死的慘劇後,毛澤東才提出:「麻雀不要打了,代之以臭蟲,口號是『除掉老鼠、臭蟲、蒼蠅、蚊蟲』。」消滅麻雀運動這才正式停止。
回看過去3年中國的清零運動,這個由習近平親自部署、親自指揮的政策,為了阻絕病毒傳播,任意封城、關閉工廠和商店,罔顧人民的生活、工作;去年5月和11月是封城高峰期,期間被禁足在家的人民超過四億,他們失去行動自由,無法工作,甚至沒有食物,情況彷若上世紀消滅麻雀運動的翻版。
疫情期間雖然也有不少專家提出不同意見,但很快就在批評聲浪下被迫禁聲。直到去年底民眾忍無可忍,在數十個城市發起白紙運動,喊出「共產黨下台」、「習近平下台」等口號,迫於民意壓力習近平這才突然解除封控。
北京當局原以為解封後,經濟可以迅速復甦,但事與願違,從第二季起,經濟不但未恢復到疫情前水平,反而大幅減速。廣大中國人民現在除了面臨生活水平下降,還要面對「免疫債」的風險代價。孰令致之?
 
中國各地近期各種急性呼吸道疾病疫情持續上升,醫院人滿為患,北京和天津有病人等待就診時間長達24小時以上,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婦產兒童醫院甚至啟動新冠疫情封控期間建立的方艙,作為臨時輸液室。
中國國家衛健委上周六召開記者會,強調這波急性呼吸道疾病均由已知病原體引起,未發現新病毒或新發傳染病。官方大派定心丸,網上則傳出福建、陝西、北京等地「綠碼」重出江湖的消息,浙江義烏市1日更發出「保存10天以上存糧」倡議書,呼籲當地民眾「家庭儲糧,有備無患」,引發不少網友擔心「是否又要再封?」
針對中國爆發不明疫情,世衛組織多次要求北京當局提供相關數據,近日稱已收到相關資料,並沒有檢測到任何新的或異常的病原體,此波疫情僅是由已知病原體導致。
不過不少醫學界人士認為,中國當前的傳染病爆發可能是3年疫情導致人群免疫力下降之後的「報復性」流行。2022年冬季,比中國早開放一年以上的國家,就已出現密集的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流感感染,尤其是兒童成為易感人群。
中國多家醫院門診爆滿。(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美國之音報導,蘭德公司中國政策研究主任黃志環(Jennifer Bouey)表示,中國政府在一年前才解除了嚴厲的「清零」政策,漫長的封鎖、旅行限制和持續使用口罩自然導致了中國群體免疫力的下降,造成了通常所說的「免疫債」(immunity debt)現象。
疫情期間,中國政府要求2000萬北京居民不要離開城市,以減輕在2022年10月中共二十大之前可能爆發的風險。由於免疫力的耗盡,北京的社區對傳染病的脆弱性預計將加劇。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健康安全中心高級學者艾米什·阿戴爾賈(Amesh Adalja)表示,中國兒童對於在封鎖期間未接觸過的病原體幾乎沒有免疫力,一旦防疫限制解除,呼吸道病原體就能夠以接近正常的方式傳播。他建議中國要公開有關感染以及重症的數據。
美國之音報導,有一些公共衛生學家考慮到中國過往隱瞞疫情和延誤應對的慣常手法,表示很難再次信任來自中國官方的任何信息。著名華裔流行病學和公共衛生專家丁亮(Eric Feigl-Ding)在X平台上表示,「我聽到很多內部人士告訴我,政府當局告訴中國醫師不要報告任何數字,不要對患者進行測試,也不要報告任何測試。這聽起來異常熟悉」。
中國才剛經歷3年清零,如今又面臨「免疫債」下的報復性傳染病流行,整個過程讓人聯想到上世紀50年代的「消滅麻雀運動」。那是由毛澤東帶頭發起,從1955年開始、在大躍進時期大規模開展的「除四害運動」之一,該運動以在全國範圍內消滅麻雀為目標。結果導致蟲害成災、糧食欠收,成為3年大饑荒的重要成因之一。
中國於新冠疫情期間曾實施封控措施。(圖/達志影像路透社)
消滅麻雀運動期間,包括中國科學院實驗生物所所長朱洗在內的一批生物學家曾提出反對意見,但未起作用。此後,全國各地陸續成立了由地方主要領導擔任「總指揮」的「圍剿麻雀總指揮部」,發動了滅雀大戰役,連「國師」等級的文化人郭沫若、導彈專家錢學森、數學家華羅庚、作家巴金等人也積極參與了打麻雀運動。當時的《人民日報》報導說,中國科學院有2000多個科學家和工作人員參加了「戰鬥」。
據不完全的統計,1958年全國捕殺麻雀約21.1億隻,結果到了1959年的春天,中國許多城市街道兩側的樹葉幾乎都被害蟲吃光了,各地農村更是蟲害不斷,造成大批農作物嚴重歉收。
直到1960年3月,3年飢荒造成數以千萬人餓死的慘劇後,毛澤東才提出:「麻雀不要打了,代之以臭蟲,口號是『除掉老鼠、臭蟲、蒼蠅、蚊蟲』。」消滅麻雀運動這才正式停止。
回看過去3年中國的清零運動,這個由習近平親自部署、親自指揮的政策,為了阻絕病毒傳播,任意封城、關閉工廠和商店,罔顧人民的生活、工作;去年5月和11月是封城高峰期,期間被禁足在家的人民超過四億,他們失去行動自由,無法工作,甚至沒有食物,情況彷若上世紀消滅麻雀運動的翻版。
疫情期間雖然也有不少專家提出不同意見,但很快就在批評聲浪下被迫禁聲。直到去年底民眾忍無可忍,在數十個城市發起白紙運動,喊出「共產黨下台」、「習近平下台」等口號,迫於民意壓力習近平這才突然解除封控。
北京當局原以為解封後,經濟可以迅速復甦,但事與願違,從第二季起,經濟不但未恢復到疫情前水平,反而大幅減速。廣大中國人民現在除了面臨生活水平下降,還要面對「免疫債」的風險代價。孰令致之?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獨家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引用,以免侵權。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更新時間:2023/12/04 1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