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網頁上方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26
  • Jan
  • 2017

處罰還是溝通?小兒科醫師:孩子罵髒話,「不理他」是最好方法

作者 愛在三采

2017/01/26 10:00
▲示意圖/ShutterStock/版權所有,嚴禁轉載

孩子偏激的使壞行為,父母要學會適時導正

Q:親子溝通不良,是走向壞孩子的開始?

案例故事

小涵有兩個兒子,幾年下來,兩個兒子漸漸長大,兩人個性也越來越鮮明;這陣子小涵就覺得,小兒子的情緒上似乎比較容易激動,有時候處理事情的方式也有些極端。

例如兄弟倆一起玩積木,兩個人就是一起要搶紅色的,小兒子想拼成一個房子,他需要再兩個紅色積木,可是另外一個在哥哥那,他要不到,結果小兒子就把哥哥的積木拆的亂七八糟,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既然我沒有,那我也不要讓你繼續拼下去。

 

小涵不知道為什麼小兒子會出現這種偏激的行為,也想理解小兒子的心情,她該怎麼處理這個狀況才好呢?

●爸媽怎麼做?

A.馬上處罰他 B.將積木收起來,以後都不准兒子玩 C.安撫他,與他溝通

專家怎麼說

黃瑽寧小兒科醫師:人與人之間,不管是大人跟大人、朋友跟朋友,甚至是大人跟小孩之間都一樣,若想要溝通,就必須要先同理或瞭解對方,才有溝通的空間在。

有本書上說,我們現在是個「外包的社會」,我們所有的東西都外包,包括教養也是一樣,但若是一個家庭沒有核心價值的話,那麼在這個家中出生的小朋友,以後他除了姓是跟你以外,他所有的價值都是外包的,這很危險,所以爸爸媽媽在小朋友出生以後,就要先想想看,你要給他將來什麼樣的價值觀,是賺錢第一?道德感第一?還是誠信第一?先定好家庭的核心價值,然後在未來小朋友教養當中帶出來,才不會在溝通上出很大的問題。

討論延伸

Q1.小朋友失心瘋大搞破壞,爸媽該如何處理才對?

人類大腦的發展最重要的就是同理的感受,這個同理的感覺是一種訓練,而這個訓練是從爸爸媽媽自己開始做起,如果你能夠去同理小朋友,那麼他也會先同理你,再來也可以教導小朋友,去同理另外一個被他欺負、被他搶玩具的小朋友。

這是一種階段性的,如果爸爸媽媽平常從來沒有在同理他的感受,就算對小朋友說,你今天把積木打壞了,那哥哥不會很生氣嗎?但此時小朋友心裡想的卻是每天在跟你抗議的時候,你也不理我,那我為什麼要同理別人?所以,遇到這種狀況時,爸爸媽媽可以這樣做:

1、先讓他發洩:

首先把小朋友帶到旁邊,讓他發洩,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子做,你就讓他講完,過程中要忍住,先讓他發洩完,讓小朋友感覺好像被瞭解了。

2、讓他同理受害者:

接著,則要讓小朋友知道,受害者的也很難過,讓小朋友知道這樣子做是不好的行為。

最後,再把下次如果再發生同樣事情的解決方法說出來,讓小朋友知道自己被理解了,下次也願意試著同理別人的感受。

 

另外,有些小朋友很容易跟人家撕破臉、破壞別人東西,覺得根本不在乎跟別人建立關係,但其實,他以前是很在意的,只是現在放棄了。所以如果爸爸媽媽一直不去注重這一點的話,小朋友就會一路放棄下去,以後可能就真的很難去跟他做很好的教養溝通。

Q2.怎樣才叫做「好的溝通」?

通常爸爸媽媽在溝通時經常會犯一個錯誤,就是只是想宣達政令、要管教,但這並不是一個好的溝通。溝通是要有一些家人共同相處的時間,讓小朋友覺得這個環境是安全的,他就願意跟你溝通,要是爸爸媽媽一開始就是很尖銳的問題,也許直接就問小朋友成績為什麼退步?東西為什麼不收?這樣的溝通方式通常都會失敗,而且那家庭永遠烏煙瘴氣的,所以創造支持的環境,才是溝通的基礎。

而對於小朋友來說,2、3歲開始就大概能夠瞭解爸爸媽媽在跟他講什麼,這個才是真正語言溝通的開始,你可以很簡短的告訴他,剛剛這個做法不對,爸爸媽媽自己要有溝通的能力,而不是一直念小朋友像唸經一樣,就叫做溝通,其實那麼小的小朋友也沒辦法讓你唸,但是真的要花時間,不想花時間、沒耐性、想速成,絕對達不到好效果。

Q3.孩子故意使壞,是為了想獲得關愛?

有些小朋友是特別敏感的,而且他非常需要更多的關照,跟更多的愛,可是他可能一直被忽視這樣的需求,所以如果發現是別人家的小朋友有這樣的反應,雖然給予他愛與關懷的人應該是他的爸爸媽媽,但是如果當我們自己扮演一個好長輩的角色,在你有限的範圍內給他多一點關注,讓他知道是有人注意你的,也許就能避免他的壞習慣像滾雪球般越滾越大。

如果是自己的小朋友,當他開始歇斯底里亂破壞,也不用特意針對這件事情先開罵,而是同樣地,先去同理小朋友的感受,可以引導他,或是讓她有一個台階下,讓小朋友發洩完後跟他說另一個比較好的解決方式,或是給他一個抱抱之類,就能讓小朋友覺得自己還是被愛著的,並沒有被遺忘。

Q4.小朋友竟然說髒話,該如何避免?

所謂的格言成語,它代表的是社會的常規、信奉的價值。相反的,一些髒話不雅的話,其實就有些反社會、反權威的意味在裡面。每個人的體內都有反社會的血液流動,對於教條大家都很厭惡,可是又不得不遵守,所以講髒話時就會有快感。

有些小朋友其實不太懂髒話的意義,有時說說只是覺得好玩,所以要分年齡,如果是一個青春期的孩子,你可以規範他在家裡不要講,但你永遠管不到他在外面講髒話的環境;但是小小孩可能是不小心聽到的,他根本不知道什麼意思,他在學這些字的時候,只是覺得那個反應很好,可能只要一講那個字眼,每個人都覺得很有趣,大人有反應,所以他就越講越開心。

要避免小朋友說髒話,有幾個步驟:

1、讓小朋友知道髒話不好聽:

 

首先是要讓他知道這話不好,可以解釋的爸爸媽媽去試著解釋,沒辦法解釋時,可以直接跟小朋友說:「這不禮貌。」

2、將髒話轉換:

若小朋友有同樣情緒的時候,告訴他不要說髒話,而是講另外一句話,這可以自己發明,也許是「Oh!No!」代名詞想得越有趣,就更能讓小朋友順利轉移到這個詞,而且也是大家比較能夠接受的。

3、不理他:

當小朋友說髒話時,你可以假裝沒聽到,或是1分鐘內不要去跟他講話、給回應,讓他知道只要我說出這個字,就沒有人理我,那這個就不好玩了。

Q7.小朋友不回話,爸媽好火大?

當爸媽問話小朋友不回,有可能是他過去在跟爸爸媽媽談話的過程中一定是不愉快的,這樣經年累月,小朋友會覺得到最後一定是某種結果,那我乾脆不談。

這種叫被動攻擊,我不可能罵爸爸媽媽,但是我不回話總可以吧,就藉故拖延藉故不配合,或是直接選擇沉默。這種情況在學校更明顯,老師在罵人學生也不能頂嘴,就算老師罵更多也沒在聽,反正結束了然後就走了。

不說話是種無言的抗議,小朋友認為這個答案不是你想要的,可是又不知道要回答什麼其他答案,於是選擇抗議,這比說謊還好一點。所以,爸爸媽媽們應該鼓勵小朋友說出心裡的話,而且當小朋友選擇沉默,就表示這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而是過去的累積,所以更要鼓勵他,當他講出不是符合你心裡答案的時候,還是要給予肯定。

當然,要一時之間叫小朋友講出來,當然不太可能,所以可以先給他一些「選項」做起,而且記得留一個是他會選的,之後不管他做什麼決定,也都要欣然接受。

聰明父母這樣做

養育小孩不容易,當小朋友不學好,不只心情難過,還會倍感心痛。想讓小朋友觀念健全,爸爸媽媽就要學會如何聰明的跟小朋友來溝通。有時候小朋友年紀還小,還不太了解狀況,難免有一些小小的壞習慣,但是這些壞習慣,爸爸媽媽們都要適時地導正過來,慢慢扶正,要讓小朋友知道規矩還是很重要,不然可是後患無窮喔!

(作者/黃瑽寧:超視《請你跟我這樣過》節目常駐醫師 。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總醫師、小兒感染科研究員、小兒急救加護重症科主治醫師,現任職於馬偕紀念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

 

>>本文出自《請你跟我這樣過 安心養,聰明教,父母沒煩惱:黃瑽寧、王宏哲教你輕鬆解決孩子的26大健康、教養困擾》一書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投稿規範看這邊!

更新時間:2017/01/26 11:19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愛在三采

思考不同的角度;接納改變的氣度;涵蘊文化的深度;創造流行的彩度 。 我們不曾懷疑,一本書的力量,可以改變全世界。 出版的路不會有侷限或終點,未來,我們希望能與更多的作者、創作者合作,激盪更多出版的可能,創造更美好的閱讀感悟。

  •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