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網頁上方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click click community
  • 19
  • Jan
  • 2017

「爸媽,你們會說謊嗎?」當角色互換,我們誠實嗎?

作者 寶瓶文化

2017/01/19 08:00
▲示意圖/ShutterStock/版權所有,嚴禁轉載

孩子愛發問,這是爸媽常有的經驗。然而,孩子無所不問,爸媽卻很難無所不答。特別是當他們拋出敏感而難以啟齒的問題,像是我們要求他,但是我們自己卻做不到的事,當場總讓為人父母者尷尬了。

「爸爸,你會不會說謊?」明珠問爸爸。

 

「開什麼玩笑,做爸爸的就是要維持好榜樣,怎麼可能會說謊?」爸爸吞了吞口水,眼神飄向媽媽。

「媽媽,你會不會說謊?」明珠又問媽媽。

「嗯……嗯……嗯……當然不會啊!我跟爸爸一樣都要維持好榜樣,所以怎麼會說謊呢?」媽媽用力搓揉著雙手,把眼神拋回爸爸身上。

「爸爸,那你小時候有沒有說過謊?」明珠問出第2個有殺傷力的問題。

「啥?小時候……嗯,剛剛爸爸已經說過了啊!我們要做好榜樣,所以沒、有、說、過、謊。」這一字一字地說著,讓爸爸感到有些難為情。

「媽媽,那你小時候有沒有說過謊?」問完爸爸,輪到媽媽了。

「啥?小時候……嗯,小時候……小時候……哎呀,小時候的事情都已經隔了那麼久,我怎麼會記得?我想應、該、沒、有、說、過、謊。」媽媽突然有一種接受孩子測謊的感覺。

「爸爸,那小朋友說謊會怎樣?」明珠沒有察覺爸媽的坐立不安,繼續問。

「嗯……小朋友說謊當然會被討厭啊!畢竟大家都喜歡誠實的小朋友。」爸爸說。

「那大人說謊是不是也會被討厭?」明珠問。

 

爸爸露出尷尬的表情。「當然也會被討厭。」

「天啊!這孩子的問題怎麼這麼多?既然你都已經問了爸爸了,就不要再把問題拋給我了。」媽媽心中有些忐忑,但她其實並不那麼清楚為什麼對於說謊的話題,自己會感到如此心虛。

「我真的不會說謊嗎?騙誰?哪個人不說謊。都是爸爸啦,說什麼維持好榜樣,既然他都自稱不說謊了,我當然也得比照這標準。」媽媽狠狠瞪了爸爸一眼,只見他心虛地低下頭。

「說謊有什麼大不了的。哪個孩子不說謊?不,應該說,哪個大人不說謊?」媽媽心裡愈想愈不對勁。「拜託,我們現在不就在對孩子說謊?」

媽媽心中的誠實之聲和正義之音蠢蠢欲動,不斷暗示著自己:要面對!

「明珠啊!其實媽媽小時候……」

●正視敏感的提問

「爸爸,你會不會說謊?」「媽媽,你會不會說謊?」當這種敏感問題突然從孩子口中拋出,爸媽難免一時驚嚇,反應不過來,畢竟自己平日常說的是:「孩子,你不要說謊。」

當孩子這麼一問,一回神,不知道該如何回應,尷尬和焦慮把腦細胞殺死了一大堆。但重點在於,孩子所拋出的問題,爸媽平時並未自我覺察地想過。

然而,每個人多少都有難言之隱。小孩如此,大人也一樣,心中都有一些不想告訴別人的事實。孩子的提問,總是直入內心,也點醒了我們要正視「說謊」這件事。如果我們大人做不到,那又該如何要求孩子誠實呢?

我們都知道彼此在說謊。但為什麼說謊讓自己在孩子面前難以啟齒?或許你心想:「這當然是形象啊!不然自己做不到,以後怎麼面對孩子?就算做不到,至少也不能讓孩子知道。」

 

但這個形象,會不會只是個假象?甚至於當這個形象如氣球般脆弱,針一刺就破,那麼你是否還要堅守「爸媽怎麼會說謊」這道自我欺騙的防線?

讓形象與自己的內在貼近。這時,你的心會比較踏實些。

●跳脫二分的假象

形象其實有很多種。維護形象,並不表示自己就是純白無瑕疵。人生的道路塵土飛揚,想要不惹塵埃,你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任務。

對孩子坦承自己曾經說謊,也會說謊,這樣的爸媽其實比較符合人性。同時,面對自己,坦承錯誤,對孩子來說,反而更是一種勇於面對的好形象。

說謊,人人會,其實沒有人具備百分之百的誠實。

當夜深人靜,我們可以捫心自問:「在要求孩子不能說謊的同時,我們自己誠實嗎?」不希望孩子出現的行為,我們自己當然就不要做。

生活中,我們常不知不覺在說謊。而有樣學樣的模仿是孩子最安全的做法,反正跟著爸媽做就對了。

孩子能不能說謊?其實這不應該屬於「能」或「不能」的二分問題。說謊真的都是錯的嗎?很多事情需要視情況。

當孩子這麼問你:「爸爸,你會不會說謊?」

你可以這麼回答:「當然會說謊,但是要看在什麼樣的情況。」

 

所以,請你也冷靜思考孩子說謊背後的理由。

或是當孩子問:「媽媽,你會不會說謊?」

你也可以這麼回答:「當然會說謊,但是要清楚自己為什麼說謊。」

所以,請你也持平地看待孩子的說謊行為。

我們是否知道自己在什麼情況會說謊?說謊想要達到的目的是什麼?更重要的是,如何讓這個謊不至於傷害到對方。

●【說我不在家】大人說謊就可以嗎?

「很抱歉,我現在真的不需要銀行貸款,請你不要再打電話了好不好?我已經說過好幾次了,不、需、要。」

媽媽氣呼呼地結束通話,抱怨著:「奇怪,這些銀行到底是從哪裡得到我的聯絡資料,現在不都是有個資法嗎?真囉嗦。以前需要貸款的時候吹毛求疵的,愛借不借。等到現在不需要了,三天兩頭打電話來問,真的是煩死了。」

「媽媽,你不要接電話不就好了。」婕妤建議。

「我哪知道是誰打來的?遇到重要電話怎麼辦?倒楣的還不是自己。」媽媽回她。

「如果你真的那麼討厭的話,就直接掛上電話啊!」婕妤有點不以為然。

媽媽回應:「再怎麼說,這些負責銀行貸款、仲介服務的電話行銷專員也是在工作。這樣直接掛上,不尊重、不禮貌啦!更何況有的人還跳過手機,直接打電話到家裡來。依我的經驗,這一波電話會打個幾天,想辦法說服你。這樣好了,婕妤,下次家裡的電話就讓你來接。如果你一聽是銀行打來的,問要不要貸款、借款,你就一律告訴對方說我不在家,懂嗎?」

「可是,媽媽你明明在家啊!這麼回他,是不是在教我們小朋友說謊?」婕妤問。

「狀況不一樣啦!這不是說謊,這是……」糟糕,媽媽詞窮了。

「什麼?」婕妤瞪大眼睛等著媽媽的回答。

「嗯……嗯……這叫解決問題啦!」說出來後,媽媽鬆了一口氣。

「可是你在家啊!」婕妤說。

「我當然知道我在家,只是我不想接這種電話,很煩的你知不知道。愈解釋就像麥芽糖一樣愈黏。」媽媽說。

婕妤感到有點疑惑。「可是媽媽,解決問題應該有很多方法吧?」

「拜託,你怎麼也像電話行銷專員一樣囉嗦啊!說我不在就好了。」媽媽想結束話題了。

「你騙他說不在,他還不是會說『那我晚一點再打來』,這樣不就沒完沒了。難道我要一直跟他說『我媽媽不在家』、『我媽媽不在家』、『我媽媽不在家』?還是我乾脆跟他講『我媽媽已經離家出走了』!」婕妤半開玩笑地說。

「ㄟ,你這小孩怎麼搞的,難道就不會變通一下,撒個謊有那麼嚴重嗎?」媽媽有點火了。

我們都忘了一件事。原來,都是我們在教孩子說謊。

●要言之有理

每個人面對自己的說謊行為都有一套說詞。是否能夠言之有理,或只是自圓其說,如何讓聽的人認同並接受你的善意謊言,你的立場需要清楚表達。

「負責銀行貸款、仲介服務的電話行銷專員也是在工作。」這一點,媽媽的看法正確。無論對方的舉動讓你感到多厭惡,撥打電話仍然是他們工作的一部分,基本的尊重仍然需要相互維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界線,勿越界。因此,媽媽對於這樣直接將電話掛上,視為是一種不尊重對方、不禮貌的行為,這是很值得被肯定的想法。

以這樣的理由,使用「說我不在家」的謊言解決方式,你認不認同?

謊言,有什麼道理?你的理由,至少要能夠說服自己、說服孩子。

●評估謊言的得與失

說謊是一種選擇。當你決定這麼做,應該先評估一下事前、事後,謊言的成本與代價。

對電話行銷專員來說,無論是告訴他「我媽媽不在」,或親自接聽電話,你都不會同意接受信貸服務。在這種情況下,對方沒損失。

那對自己來說呢?「媽媽你明明在家啊!這麼回他,是不是在教我們小朋友說謊?」以這一句疑問為例,先不要立即判斷得與失。

或許你擔心孩子這麼一問不就對於媽媽的行為產生質疑,甚至認為是一種不好的示範。

乍看之下,似乎是如此。

但翻轉一下看待事情的方式,孩子的這個疑問,不也帶來一次親子共同討論謊言/誠實的機會?讓彼此能夠分享與聆聽親子對於謊言的想法與感覺。

討論謊言,對親子關係就是一種加分。

●思考其他選項,展現解決問題的能耐

沒錯,如同孩子提到:「媽媽,解決問題應該有很多方法吧?」單單這一點,就該為孩子拍拍手!

或許對媽媽來說,直接用「說我不在家」的理由是最快速的解決問題方法,但是,如果能夠選擇更成熟的方式因應,例如:「很抱歉,目前我沒有貸款的需求。」直接表明自己的立場更好。而當對方不斷想要試探、繼續說服時,「很抱歉,目前我沒有貸款的需求」這句話可以重複播放,有些歷練的電話服務專員應該會知難而退。

如果你的立場已經表明得很清楚,必要時,可以在電話上設定拒接來電黑名單。畢竟你已經清楚向對方表明了,為了不浪費專員的時間,來電就不接聽了。

解決的方法很多,謊言只是其一。但不見得一定得如此選擇。藉這個機會,我們要讓孩子見識到父母解決問題的能耐。

●謊言請限額,非必要時不出口

這次你打了說謊牌,狀況解除了。那麼,如果孩子日後也比照辦理呢?想想,孩子只是依照你的方式,甚至於採SOP的說謊步驟,你會反對嗎?

我想,當下你也可能覺得心頭怪怪的。搞不好會學起孩子那句:「解決問題應該有很多方法吧?」

親子彼此都在成長。偶爾使用謊言的有限配額來解決人際互動的問題,或許情有可原。但我們終究期待彼此的成長能夠更上一層,每一次的出手,每一次的解決,每一次的救援,都會是一場漂亮的經典賽。

請對說謊行為嚴加管制,且每月限額使用。當然,非必要時,省點用最好。

(作者/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教育部部定講師、《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BabyHome》駐站專欄作家,並為《國語日報》及《健康兩點靈》專欄作家。)

>>本文出自《為什麼孩子要說謊?:心理師親授的210個誠實力指南》一書

>>來信投稿talktalk@tvbs.com.tw、閱讀好文都在【T談談】粉絲專頁!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投稿、推薦作者、討論文章,歡迎寄至talktalk@tvbs.com.tw或上 T談談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作者

寶瓶文化

  • 寶瓶文化以最旺盛的企圖心在出版市場出發,「把事情做大」是寶瓶創社的信念。我們有最專業的精神與非如此不可的決心。我們深信,要做出版,就要做大眾出版,而以我們的專業、決心與意志力,必能讓作品有最完美的呈現,發揮最大的影響力。未來,寶瓶將繼續努力出版高品質且適合大眾閱讀的好書,希望藉此努力,能讓讀書成為全民運動!

  •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