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 歷史搜尋:
  • 熱門搜尋:
    PTSD大愛劇演唱會呼麻孫鵬南投埔里情勒離婚孫安佐爭議大愛電視
  • 搜尋:

    臨床 結果共1,571筆

  • 童莫德納疫苗通過EUA! 6個月至5歲童可打2劑

    食藥署今天(17日)召開專家會議,討論6個月到5歲兒童,是否施打莫德納兒童疫苗,晚間通過EUA,小小孩可以接種2劑,每劑0.25毫升,中間得間隔28天,小兒科醫師也樂見其成,也提醒家長,施打前可以給醫師先評估,而食藥署也說,經過臨床試驗,不比成人或青少年差,而家長擔心的副作用,大多也是輕微、暫時性,目前沒有心肌炎或死亡案例。
    2022/06/17 23:38
  • 食藥署通過莫德納EUA 可供6個月至5歲童使用「2劑間隔28天」

    由於國內本土疫情持續延燒,現在又陸續出現BA.4、BA.5等變異株亞型,不少專家學者呼籲,務必提高國內疫苗接種率。衛福部今(17)日召開專家會議,會後決議,經過臨床試驗並未發現新的安全性疑慮,同意核准莫德納疫苗適用於6個月至5歲兒童接種,以預防新冠肺炎(COVID-19)。  
    2022/06/17 21:22
  • 二次陽性Ct值13「嘸隔離書」 女轟:那我出門了

    民眾別以為康復後就有無敵星星,一名女網友發文,醫生診斷二度確診,Ct值13病毒量很高,醫生要他趕快回家隔離,沒想到都沒辦法填自主回報系統,讓她質疑這樣到底要不要隔離,而專家小組最新開會,針對「復發」跟「二度感染」有不同定義,傳出初步結論是,3個月快篩陽,除非檢驗證明感染其他病毒株,一律不視為二度感染,而是「復發」,但臨床上難判定,因此最終結果尚未出爐。
    2022/06/17 13:11
  • 除了C還有MIS-A 台大醫曝「高死亡率」、六大症狀注意

    國內疫情慢慢開始下降,不過高峰期過後,不少專家認為隨之而來的會是死亡高峰期,指揮中心昨(14)日公布兩名40多歲的男性,沒有慢性病卻在確診解隔離後突然死亡,國健署前署長邱淑媞懷疑這表示「台灣可能已經出現MIS-A」。台大醫院急診部臨床教授李建璋向《TVBS新聞網》表示,國內目前還沒有MIS-A通報個案,但昨日死亡的那兩例男性,的確有可能是MIS-A但得等到且剖釐清,且MIS-A的致死率高達7%。
    2022/06/15 11:31
  • BA變種讓無敵星星失效 台大醫估「這時間點」恐現高峰

    國內疫情看起來正在稍稍下降當中,不過歐美國家現在正在被一波新的Omicron變異株BA.4、BA.5侵襲中,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坦言,Omicron變異株BA.4、BA.5遲早會進入社區,對此台大醫院急診部臨床教授李建璋向《TVBS新聞網》表示,國內BA.4、BA.5新一波流行,時間點可能會落在九月到十月,而屆時恐怕也會讓無敵星星和群體免疫失效。
    2022/06/15 10:47
  • 天選之人也擋不住!生理期來更容易確診? 中醫解答了 

    近日網路社群上,出現許多生理期與新冠肺炎COV9確診的討論串,一名女網友稱自己多次幸運躲過Omicron,但生理期來第二天就中鏢,文一出不少網友也都回應遇到同樣情況,對此,中醫臨床醫學會常務監事、馬偕紀念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瞿瑞瑩指出,女性月經期間處於壓力的狀態,容易將身體弱項突顯出來,難以抵抗外在環境變化,可能較易感冒、身體出現不適,但是否容易感染新冠肺炎,目前尚無因果關係。
    2022/06/14 11:24
  • 康復後「近2月」喉嚨爆痛「快篩陽」 女疑二度染疫

    近期有越來越多民眾跳出來,認為自己二度染疫!儘管指揮中心認為,確診後三個月陰陰陽陽都可能,但臨床醫師認為,如果出現呼吸道症狀,二度染疫可能性高;儘管國外研究,病毒殘存時間久,可能會導致長新冠,但目前證據仍不足,而且長新冠多以中樞神經或心肺功能表現為主。
    2022/06/13 19:24
  • 精準醫療助癌友度難關!推基因檢測、免疫合併療法納健保

    隨著醫療科技日新月異,新型態治療方式與檢測模式不斷推陳出新,如何應用戰勝疾病為病友關注重點。臺灣病友聯盟於5月17日舉辦「精準健康與創新醫療趨勢座談會」,盼癌症基因檢測與免疫合併療法應儘速納入健保,幫助癌友度過難關。
    2022/06/12 11:53
  • 醫估MIS-C一個月恐爆167例 羅一鈞:亞裔發生率較低

    國內新冠疫情嚴峻,近來全台也傳出多例兒童多發性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的案例,目前已經累積五例個案,好發於確診康復後的兒童,不過到底為何會出現MIS-C專家都還在找答案,衛福部今(11)日早上也針對MIS-C召開兒童新冠病毒感染併發重症之臨床處置與案例研討會,台大兒醫小兒部感染科醫師呂俊毅以美國白人確診後MIS-C發生機率還推估,台灣未來一個月可能會出現167個MIS-C個案,一年可能會出現650個MIS-C個案。
    2022/06/11 14:46
  • 最小個案!2歲童MIS-C高燒40度、草莓舌 一度休克救治中

    國內頻繁出現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指揮中心今(11)日舉辦「兒童新冠病毒感染併發重症之臨床處置與案例研討會」,一名2歲大的女童5月12日確診,屬於輕症,但間隔20多天突然發燒到40度,還出現頭痛、左耳痛症狀,後來持續發燒40度、嘔吐、腹瀉腹痛、大腿痛,還有草莓舌、嘴唇乾裂的情況,診斷為MIS-C,過程中一度因血壓降低休克,目前仍在救治中。
    2022/06/11 11:32
  • 首見!8歲童確診康復高燒、腹痛 患「MIS-C合併盲腸炎」 

    國內近期頻繁出現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引發外界關注,指揮中心今(11)日舉辦「兒童新冠病毒感染併發重症之臨床處置與案例研討會」,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5月收治一例MIS-C個案,為一名8歲男童,4月20日確診屬於輕症,但在5月20日出現持續高燒,胸痛,5月22日發燒持續不退,眼紅、腹痛,檢查發現孩童闌尾腫大,但加上結膜紅、右邊頸部有小淋巴結等症狀考量,診斷為MIS-C合併闌尾炎個案,在加護病房治療後,5月28日出院。
    2022/06/11 10:46
  • 美研發抗Omicron「次世代疫苗」未來每年打一次 最快年底開打

    美國莫德納公司日前宣布,已研發能預防Alpha、Omicron變異株的二價次世代疫苗,臨床試驗對抗Omicron的中和抗體,比接種前高出8倍。專家就說,如果本來就有打兩到三劑疫苗的人,未來或許只需要一年打一次,就像流感疫苗一樣,但一切都得看未來病毒怎麼演化,各界也期待在年底能夠開打。
    2022/06/10 13:04
  • 具潛在風險 研究:近5成瑞德西韋代謝物會到達胎兒

    陽明交通大學與英國劍橋大學合作,經動物實驗證實瑞德西韋代謝物可通過胎盤屏障,懷孕投藥後,近5成藥物代謝物可進胎兒體內,對染疫孕婦臨床用藥具重大參考價值。
    2022/06/06 12:08
  • 炎熱當心血液濃稠!心血管疾病注意1點 別怕染疫不就醫

    國內進入新冠肺炎疫情洪峰期,醫院是病毒傳播的高風險環境,為免人群密集接觸染疫,部分慢性病患不想時常進出醫院,但臨床發現有心血管病史的民眾,已出現胸悶症狀多日,還硬撐在家不想就醫,直到呼吸困難十分痛苦才被家屬緊急送醫。
    2022/06/03 16:07
  • 清冠一號存量不足?政府行文「3類人」優先 醫師揭原因

    國內疫情持續嚴峻,民眾確診後,可透過「公費清冠一號醫療資訊平台」找尋中醫診所進行視訊診療,領取公費清冠一號,但有民眾看診時,被中醫師告知,清冠一號庫存不足,政府行文要求,65歲以上、12歲以下、未打滿3劑者才可領,對此,也有中醫師證實,確實有此文,是來自開立清冠一號的最新臨床指引,強調是在「該醫療院所儲備量不足」情況下,讓3類人優先使用,並非全部都是這樣,所以遇到醫院、診所沒有清冠時,可多致電幾間詢問。
    2022/06/03 10:19
  • 康復怕長新冠?中醫曝4藥材舒緩乾咳 2茶飲提神醒腦

    國內新冠疫情持續擴大,確診人數愈來愈多,也有不少感染者康復,得到「無敵星星」,但即使Omicron病毒已不在體內肆虐或具有傳染力,卻有許多患者在康復後仍感到不適,其中乾咳不止和胸悶、頭痛是常見的症狀,中醫師表示,這表示感染時的熱症轉為陰虛症狀,中醫臨床治療以養陰潤肺為主,桑菊飲是常用的處方之一;而飲食方面也要注意謝絕燒烤、辛辣,以免加重發炎反應的「長新冠」症狀。
    2022/06/02 15:37
  • 季節交替孩子異位性皮膚炎發作 家長困擾

    最近季節交替,不少孩子異位性皮膚炎反覆發作,讓家長很困擾,除了就醫,也嘗試補充保健食品增強免疫力。像是取自天然海藻的小分子褐藻醣膠,經過人體臨床實證,具有抗氧化和抗發炎作用,是近年來受到矚目的成份之一。
    2022/05/30 21:51
  • 吃飯苦味! 輝瑞口服藥「副作用」療程結束消失

    有確診者服用醫師開的抗病毒口服藥後,出現疑似味覺改變的狀況,長時間覺得口中有苦味,吃東西也吃不出食物味道,醫師表示這些可能是服藥後的副作用,但停藥後就會改善。而有些人會同時服用清冠一號和口服藥,醫師認為這樣可能會產生交互作用,也可能造成一些臨床症狀。
    2022/05/26 20:33
  • 快篩陽=確診全民適用 醫示警1情況要PCR:可以救命

    隨著國內疫情升溫,指揮中心宣布今(26)日起開放全民適用「快篩陽即確診」,民眾只要持快篩陽證明就可先診斷、確診並領藥,不過由於快篩試劑還是存有不準的風險,台大急診醫學部臨床教授李建璋就提醒,若出現1種情況,快篩陰還是要趕快做PCR,「可以救命」。
    2022/05/26 12:47
  • 37.2度微溫恐是確診 醫列「長者4大症狀」盡速快篩

    國內疫情嚴峻,醫療量能相當緊繃,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24)日表示,全民「快篩陽=確診」有望在週四(26日)上路。對此台大急診醫學部臨床教授李建璋表示,為了避免長輩確診延誤就醫,家屬若發現有「4大非典型症狀」,要趕緊快篩確認盡早投藥。
    2022/05/25 08:50
  • 美國兒童確診兩周增72% 猴痘傳6人染病

    美國兒童確診數再增加,相較兩周前增加72%,已經連續六周攀升,賓州費城校區宣布重啟校園口罩令;全美疫情也持續升溫,單日平均新增確診超過十萬病例,創下自二月以來新,另外住院率也在多數州上升。輝瑞公布6個月到5歲幼童疫苗的臨床數據,顯示保護力高達八成,最快六月有望通過FDA審核。全球猴痘病例持續升溫,世衞表示目前無證據顯示猴痘病毒會產生突變,並且強調任何人經由密切接觸都有染疫風險,呼籲不要標籤化為同性戀的傳染病。
    2022/05/24 19:50
  • 有片/6歲以下童有望接種 莫德納7月擬推兒童新劑

    指揮中心昨天(5/23)證實,莫德納疫苗已經在美國,提出6歲以下幼兒施打的臨床試驗資料,如果美國同意6歲以下兒童施打,莫德納有望今年,推出新的半劑量幼兒新冠疫苗,台灣最快七月,可能提供6歲以下幼兒接種。
    2022/05/23 22:15
  • 5歲以下兒童可打莫德納? 莊人祥揭「關鍵時間點」

    兒童BNT疫苗即將開打,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23)日表示,目前莫德納在美國有5歲以下臨床試驗的資料,據了解劑量只有原先的一半,7月以後比較有可能針對5歲以下提供疫苗,若到時通過美國的EUA,會請莫德納盡快向食藥署繳交相關資料。
    2022/05/23 15:14
  • 中國研發Omicron滅活疫苗 有望10月開始接種

    中國國藥集團研發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病毒株Omicron滅活疫苗,目前正在展開臨床試驗,倘若後續順利,有機會在今年10月開始接種。
    2022/05/22 15:01
  • 2童腦炎病逝 8指引「高燒41度、嘔吐、昏睡」快送醫

    國內目前累積七例的兒童重症,其中有三位引發腦炎,有兩位不幸病逝,指揮中心因此召集專家,制定「兒童急性腦炎的臨床處置指引」,最終列出八項重症前驅症狀,家長必須注意,包含體溫高於41度,持續昏睡、頭痛及嘔吐,又或者抽搐跟步態不穩,得要提高警覺,趕緊送醫治療。
    2022/05/22 12:29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