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AI技術精進,現在又不少企業,利用人工智慧技術,來面試新人。 徵才過程,由電腦進行第一輪的面試篩選,判定應試者的性格,符不符合資格,這個技術到底公不公平?引發議論。
谷歌前大中華區總裁李開復:「的確,很多美國研究員發明了許多的AI演算法,但因為這些都是開放和被發表的,全世界都可以輕鬆取得,只是大陸在執行上比美國更快,利用AI賺錢也快,創造了更多價值。」
但無論是美國還是大陸都在積極開發AI,如今有美國公司把人工智慧也運用到繁瑣的面試過程上,他們的客戶有些還榮登財富500排行榜。
AI擔任人資幫公司面試徵才,面試者只需坐在家裡利用電腦鏡頭進行網路面試,另一頭的AI軟體便會把面試者的一舉一動,詳細記錄下來。
記者:「分析我的聲線、我的用詞還有我的微表情。」
美國記者實測,發現面試結果差強人意。
AI面試軟體公司業者:「你只得了37分。」
記者:「所以我的表現、聲音、用詞和我的臉部表情,是與這家企業內,最優良的員工進行交叉比對。」
讓AI幫企業進行首輪篩選,這消息令面試者憂心,事業前途怎麼就交給沒有呼吸心跳、毫無職場經驗的AI來處理?
面試者:「我覺得AI會直接讓我出局。」
剛畢業的大學生也覺得擔心,因為聽起來AI找得不是適任的員工,而是憑長相在找演員,專家也說AI技術的測量標準,現階段還不夠明確。
康乃爾大學法學教授Ajunwa:「老實說,研究微表情仍屬於發展中的科學,因為至今專家還沒有得出一種標準模式來斷定什麼樣的工作需要怎樣的臉部表情。」
開發AI面試的軟體公司則說,他們深信這項技術能幫面試者排除不必要的偏見。
AI面試軟體公司執行長Parker:「我們為面試者提供一個很公正,相當公平的競爭環境。」
不過也有公司推出軟體,讓企業利用大數據蒐集,面試者在網路上發表過的所有留言和文章,從推特到LinkedIn甚至 IG和臉書,來掌握面試者的個性特徵。
大數據開發業者vs.記者:「這當然不完美,但是你要記得一切都是相對論,難道不用事先告知對方?這些都是公開數據。」
研發者號稱已經開發科學方法,能準確抓出面試者的潛在個性,雖然法律上不違法,但企業事先偷窺員工隱私,還是有道德爭議。
康乃爾大學法學教授Ajunwa:「你肯定不會想像AI在網路上所蒐集關於你的數據會被用來對付你。」
AI盛行未來履歷恐怕會變成次要關鍵,不過各家企業又有多少把握,把徵才大事交給AI處理,考驗大老闆們心中的標準。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