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暖濕氣流匯集加地形影響 豪雨創北關東


發佈時間:2015/09/11 21:12
最後更新時間:2016/07/04 06:46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出現在北關東的暴雨,根據日本氣象單位的分析,是因為剛好有2道暖濕氣流在關東交會,加上關東北部被山脈環繞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迎風面,是造成這次大雨主因。不過日本NHK電視台的專題報導則指出,地球的天氣進入數百年一次的大變動期,來自印度洋的季節內震盪正和聖嬰現象交互作用,為太平洋帶來越來越多的超級颱風。

日本北關東大水,因為降雨量實在太驚人!

日本記者:「在日光五十里和今市的累計雨量超過了600毫米,這等於是2個月以上的平均雨量,僅在2天之內集中降雨。」

2天降下兩個月份的雨,原因出自於日本附近的天氣系統。

日本記者:「在日本北方,鄂霍次克海高氣壓就盤據在這裡,讓低氣壓被擋在這裡動彈不得,從南方海面來的暖濕氣流,影響的範圍幾乎沒變動、全集中在關東地區,再加上17號颱風奇羅帶來的氣流,等於兩道暖濕氣流讓雲層得到發展的動力。」

北關東的地形更加重了災情。日本記者:「關東的西北部被許多山脈包圍,只要南方海面有暖濕氣流進入,再撞到山之後會自動上升,就是這股上升氣流讓雨雲不斷發展。」

只是這樣的大雨,如果降在日本的首都東京呢?首都水沒是日本國土交通省在2010年提出的報告,受到地球暖化帶來的暴雨影響,只要東京都心累計降雨300毫米,就可能帶來6300人死亡和超過110萬人被孤立的,是破壞性的打擊。

不只是東京,海洋和大氣的變化數百年一次,氣象激變讓地球正經歷數百年一次的氣象變動期,尤其在今年印尼附近海域出現不斷發展的氣象系統。

記者:「季節內震盪,它會由西向東移動,大約每40天就會繞行地球一週,MJO產生的強烈西風,在太平洋會和赤道東風產生碰撞,這樣的漩渦會引進雲層,接二連三生成颱風。」

這也是為什麼今年才太平洋會接二連三出現颱風,更何況今年南太平洋的聖嬰現象,更被美國氣象專家稱為史上最強,當MJO碰上聖嬰,是今年夏天超級颱風不斷的主因。

記者:「今年的MJO現象非常活躍,帶來更容易生成颱風的狀況,季節內震盪產生的雲層和強烈聖嬰現象的相互作用,正為地球帶來嚴重的災害。」

專家說聖嬰現象還在繼續,明年的太平洋恐怕得面臨超級颱風危機。

TVBS網路新聞整理報導

#暴雨#聖嬰#颱風#災害#降雨量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838

0.0461

0.1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