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專訪林毅夫 台灣經濟令人憂心

北京 報導
發佈時間:2007/11/02 23:35
最後更新時間:2016/05/16 15:06

談到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就不能不提「北大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它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腳色,而領導這個學術研究重鎮的人士,就是28年前從台灣神秘失蹤,輾轉到中國發展的林毅夫先生。 這位台灣土生土長的學者,如今不但是中國頂尖的經濟學家,他更陸續網羅了3位台大和政大的教授,一起在北大研究中國的經濟發展,他們將台灣經驗帶進中國,也將深入觀察正快速發展的中國社會,TVBS最近有機會在北京對他做了單獨的訪問,離開台灣將近30年,談起故鄉,林毅夫流露出深深的思念,而對台灣的現況,尤其是他口中原地踏步的台灣經濟,他則是憂心忡忡。

「中國經濟研究中心」,這是大陸為了招攬海外學人,在北大校園內設立的智庫特區,庭園標榜著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而從開創到現在就一直主持的林毅夫博士,更在今天中共的經濟政策制定上,佔據著獨特地位和影響力,不過時光若退回28年前,他則是一名陣前叛逃的中華民國國軍連長。

記者:「你知道你選擇的作法,到今天還有很多人不諒解?」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這個事我想,讓別人去評說吧。」記者:「你最思念台灣什麼?」林毅夫:「這個問題我不太想。」記者:「但是有想吧,你還是有些想台灣的情況?」林毅夫:「…。」記者:「我相信你是個很重視情感的人,所以你有沒有話想跟在台灣的人,和關心你的人說一說?」林毅夫:「希望大家過著好日子。」記者:「也希望你有一天能夠回來?」林毅夫:「那當然是的。」

正如同我們看他,林毅夫看台灣的感受也相當複雜,在講學演說中,他多次不諱言談到「台灣經驗」,但如果談到未來,他反而對台灣更多憂心。林毅夫:「兩岸的經貿整合,我自己是有一點操心,因為從經濟學的道理,我們很清楚,一個大經濟體和一個小經濟體,在這種整合過程中,兩邊受益,但是受益越大的,是那些越小的經濟體;反過來講,兩個應該整合的經濟體,如果不整合的話,損失越大的,是越小的經濟體,大陸這個地方,受的損失是很小的。」

林毅夫:「所以我想不管兩岸整不整合,大陸的經濟可能還是高速發展,30年以後,大陸的人均收入能達到美國的30、40%,如果那時候台灣的人均收入,也只不過就是美國的40%或50%,那我覺得實際上到那個時候,台灣選擇的空間就太少了,台灣人民到那時的失落感,就會更大了,我想最重要的是,經濟的事按照經濟的方式來做,不要因為政治而影響了經濟的發展。」

林毅夫的話,能不能在台灣得到客觀的接納?恐怕和他的歸期一樣,一點把握都沒有,不過從他身上也可看到,兩岸的演變,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林毅夫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844

0.0392

0.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