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回到網頁上方

不是工時或薪資!上班族遇「一狀況」更容易憂鬱:越長越嚴重

編輯 劉哲琪 報導
發佈時間:2025/02/12 16:32
最後更新時間:2025/02/12 16:32
韓國研究顯示,通勤時間太長可能引發憂鬱。(示意圖,非當事人/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韓國研究顯示,通勤時間太長可能引發憂鬱。(示意圖,非當事人/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韓國仁荷大學病院職業環境醫學科教授李東旭(Lee Dong-wook,音譯)領導的研究小組,分析了第五次《勞工環境調查》中20至59歲勞工共23,415人的數據,發現通勤時間對心理健康有顯著影響。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交通健康期刊》(Journal of Transport & Health)上後,引發關注。
 
《朝鮮日報》報導,研究結果顯示,每天通勤時間超過60分鐘者,較通勤時間不到30分鐘者,出現憂鬱症狀的可能性高出1.16倍。研究團隊認為,通勤本身不僅可能引發心理和生理壓力,還會剝奪寶貴的時間,進而對健康產生不利影響。因為通勤時間越長,被剝奪的時間越多,投入睡眠和紓壓的時間就越不足。

 
 
研究還發現,通勤時間與憂鬱症的關聯因性別而異。未婚、無子女且工時長的男性,較可能因長時間通勤陷入憂鬱。女性則是在多子女且輪班工作的情況下,較可能因通勤時間陷入憂鬱。
 
儘管有研究指出,長通勤時間可能對健康有正面影響,但李東旭強調「在韓國,通勤時間越長,對心理健康的負面影響可能性就越大」。他呼籲要在工作與家庭之間取得平衡,盡可能減少通勤時間。
 
#韓國#通勤時間#通勤#憂鬱#心理健康#生理壓力#憂鬱症狀#韓國研究#加班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433

0.0618

0.2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