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回到網頁上方

輝達、特斯拉「強攻人形機器人」!台廠供應鏈成形 估明年量產

責任編輯 王雅惠 報導
發佈時間:2024/11/30 11:28
最後更新時間:2024/11/30 11:28
黃仁勳預期人形機器人的量產程度將是最高的。(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黃仁勳預期人形機器人的量產程度將是最高的。(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2025年全球大廠拚人形機器人量產,不僅輝達、特斯拉、Open AI、亞馬遜、本田等積極布局,中國廠商企圖心強烈,台廠包括盟立、上銀、台灣精銳、利茗機械、宇隆、和大、富田電機等,積極布局人形機器人關鍵元件,供應鏈逐步成形。

市調研究機構TrendForce評估,2025年機器人大廠逐步實現量產,預估2027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產值,有機會超越20億美元,2024年至2027年間市場規模年複合成長率,將達154%。

 

人工智慧晶片大廠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在11月24日於香港科技大學對話論壇中指出,機器人需要理解物理世界的人工智慧,他預期,可以達到高量產製造的機器人產品有三種,包括汽車、無人機、以及人形機器人,其中人形機器人的量產程度將是最高的。

黃仁勳表示,有了上述三種機器人類型,人類可把機器人技術擴展至極高的產量。

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也強攻人形機器人,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在10月一場公開活動上預言,全球到2040年至少會有100億台人形機器人,超過全球人類人口。
 

7月下旬特斯拉表示,人形機器人Optimus已在其中一家廠區內,自動化執行生產電池相關工作,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透露,2025年將少量生產Optimus機器人供公司內部使用。

Open AI也與AI機器人新創公司Figure合作,開發OpenAI大模型為基礎的機器人,Open AI也轉投資挪威1X Technologies開發EVE人形機器人。美國電商龍頭亞馬遜(Amazon)轉投資機器人新創公司Agility Robotics,設計開發廠區用Digit人形機器人,市場預期2025年將上市。

此外,美國波士頓動力(Boston Dynamics)持續開發人形機器人Atlas,日本本田(Honda)、英國Engineered Art等長期布局人形機器人。

本土投顧法人分析,全球人形機器人廠商近10年大幅增加,截至今年6月,全球企業參與家數已超過160個,其中中國廠商積極布局,參與企業家數占比37%,美國居次占比19%,日本占比11%,中國廠商近5年參與企業數量倍增。

觀察人形機器人關鍵零組件內容,法人指出,包括關節驅動模組、力矩感測器、諧波減速機、滾柱螺桿、無框力矩馬達等,台灣廠商在人形機器人供應鏈也逐漸成形。

TrendForce評估,人形機器人的軟硬體供應鏈,將與智慧終端設備、工業機器人與無人機供應鏈高度重疊,目前在此三類供應鏈具備競爭優勢的供應商,未來更容易切入人形機器人市場。

傳動元件大廠上銀,在人形機器人領域具備諧波減速機、滾柱螺桿技術,上銀先前指出,人形機器人所需減速機 、機器人關節、滾珠螺桿等關鍵元件,上銀都有開發,法人預期上銀人形機器人營收有機會逐年翻倍。
 

自動化解決方案商盟立透過與中國廠商合資方式,布局人形機器人關節模組產品,以及諧波減速機、特種無框力矩電機、機器人關節、控制器等關鍵零件。

此外包括台灣精銳、利茗機械(LIMING)、宇隆、和大等,持續布局各種機器人減速機解決方案。

特斯拉關鍵馬達供應商富田電機,積極開發機器人用多關節馬達。富田電機說明,機器人多關節馬達技術,與電動車動力系統息息相關,多關節馬達也是一整組系統,內建齒輪箱、驅動器等關鍵元件,富田電機延續車規標準,開發機器人多關節馬達系統。(中央社)
 

 

AI浪潮來襲

#人形機器人#輝達#特斯拉#黃仁勳#機器人#AI#盟立#上銀#台廠#Tesla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305

0.0536

0.1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