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過去可能也從影視作品中,聽過「美國夢」這個名詞。在美國民眾的傳統印象中,它代表著有車有房、一家四口,過著經濟無虞的生活。不過隨著產業型態轉變,人民的薪資和物價、房價差距越來越大,華爾街日報的民調顯示,只有一成受訪者,還相信美國夢容易實現。
美式家庭劇中常見的典型獨棟民宅,附帶車庫和門前小庭院,屋主Bin39歲,是華裔第二代美國人,印象所及,父親也曾為了這個美好理想,選擇從留學生落地生根。
美國居民Bin夫婦:「美國夢對吧,我知道大多數美國人都知道這個詞,意義是媽媽通常在家,只有父親在工作,你還是買得起汽車,通常有兩輛車兩個孩子,還有你一年可以度假三次。」
美國居民Bin夫婦:「我父母當時買了他們的第一間房,他們買了他們的第一間房,房價和他們的薪水,價差只是雙倍,但現在一樣的房子,大概是差距八到十倍,而且在新冠疫情之後變得更糟糕,洛杉磯的平均房價大概是一百萬美金,然後平均的大學新鮮人起薪,大概是六萬美金。」
願景沒變,變的是現實環境。
美國聖湯瑪斯大學國際研究講座教授葉耀元:「應該來說就是,美國跟其他這些所謂的已發展國家來講,都有碰到類似的問題,那這裡面當然包括說,可能最低薪資沒有什麼調整,然後也包括說通貨膨脹一直在成長。」
根據今年七月,華爾街日報和研究機構NORC,對1502名美國成年國民所做的意向調查,8成9的人,認同擁有自己的住屋至關重要,但是卻只有10%的人,相信這一點容易實現,如果稍微妥協,只追求財務安全和退休生活舒適,儘管表示贊同的比例高達9成5以上,相信自己能達標的卻不到1成。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嚴震生:「過去以前的美國夢,可以靠著雙手的努力,可以建立一個家庭,但是慢慢的美國的製造業,包括汽車包括鋼鐵都缺乏競爭力,然後工作也慢慢移往海外,所以你要這一批人重新接受教育,找新的高科技工作不太可能,然後叫他們再進服務業,要跟年輕大學剛畢業的人來競爭,然後薪水是原來的大概一半。」
產業大環境回不去,麵包縮水,自然難以寄望感情開花結果,華爾街日報民調同時顯示,62%的受訪民眾,認為婚姻是美國夢的重要成分,但5成3的人對此不抱信心,當財富累積變得更不容易,有些年輕人選擇賭一把。
學位或許等於較好的工作機會,但是高昂的教育成本,光靠停止成長的薪資難以快速回收,再往上通膨,想通往中產階級更遙不可及。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嚴震生:「美國是一個非常資本主義的國家,當我需要你的時候,我給你的薪水是非常的高,如果你今天沒有在專業上面有特別的地方,那你就是會被遺落,那美國如果今天在經濟政策上面不改變,我覺得最後的結果是照顧不了這一批,我覺得是被失落的美國人。」
政策路線終究受到政情影響,該相信進步派,還是期待美國再次偉大。
美國聖湯瑪斯大學國際研究講座教授葉耀元:「美國不管今天是民主黨或共和黨,它們的核心價值,其實都還是在所謂的,資本主義的四個字上面,也就是雖然民主黨比較強調,這個財富重分配,但它們在稅收上面,甚至在重分配的比例上面,還是遠遠不及所謂的歐陸這些國家,那這個權衡裡面,在美國現階段來說,我覺得它還是會比較朝向,個人主義的方式去擺盪,不管今天是誰當選。」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