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電動車靠政府補貼,以低價外銷,衝擊各國車廠。美國和歐盟,相繼對大陸電動車祭出高關稅,大陸也展開反制,宣布要對歐洲的豬肉,展開反傾銷調查。歐盟內部現在出現雜音,擔心中國的抵制如果升級,將引爆另一場貿易大戰。
萊特公車片段:「加氫時間只需要8分鐘,可行駛300英里。」
現在還能著手幫老舊柴油公車做大改造,變身為環保電動公車。
相比購買全新的電動公車,特殊改裝花費直接省去一半,預計將能大大提升,英國的綠能轉型計畫。
至於美國電動車公司Rivian,最近則迎來好消息獲得德國大廠福斯宣布,注資50億美元,但這之前Rivian還是不得不思考,如何壓低生產成本。
Rivian製造業務副總裁Tim Fallon:「所以第1到第2代減少544個零件,讓我們能減少生產時的勞動含量,而減少544個零件,整體生產能力也顯著提升。」
透過優化產線Rivian表示成功減少,電池生產的100多個步驟,為的就是一舉壓低售價,吸引更多人願意更換電動車,只是要求替換電動車的計畫在歐美不如想像順利,歐洲原本計畫2035年禁止銷售燃油車的目標,仍困難重重。
新加坡CNA記者William Denselow:「根據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歐盟2030年前每年需要建設,8倍的電動車充電站,才能實現排放目標,這裡的人說這是完全有可能的,但前提是要有正確的企圖心,和政治上的穩定。」
光是充電樁的設置就還不太夠,可能降低更換意願,加上中國補貼的廉價電動車夾殺,也成為各國的頭痛難題。
繼5月15日拜登宣布對,中國電動車課徵100%關稅後,歐盟也在6月12號宣布,7月4號起對大陸電動車,加徵最高38%的臨時關稅,加拿大則在6月20號跟進,也說計畫對中國電動車和電池加徵關稅。
然而相關政策歐盟內部其實還有雜音。
匈中經濟商會主席Peto Erno:「採取保護主義,而非互相合作,不是正確方向。」
像是近期和中國越走越近的匈牙利就表達反對,畢竟大陸電動車龍頭比亞迪,歐洲首家工廠落腳地點就選匈牙利,而先前訪中的德國經濟部長,也認為應該尋求其他解決方案。
中國不久前也放話要對歐盟進口的豬肉進行反傾銷調查,這幾天已經有西班牙豬農憂心忡忡,不過觀察歐洲車市處境,相較於美國確實更加不利。
大西洋理事會Josh Lipsky:「想想進口到美國和歐盟的中國電動車差異,進口到美國電動車總量只有約1%來自中國,而歐盟這一比例為20%,而在新冠前幾乎為0,想想短短4-5年就有這樣的規模擴張,所以(市場)環境相當不同,歐盟面對更複雜的處境。」
不只電動車市場上面臨競爭,歐洲綠能轉型也挑戰重重,先前歐洲議會大選前,就曾爆發農民大規模上街示威。
荷蘭酪農GertJan Oudijk(6.4):「歐盟給農民的壓力太大了,可能會把我們趕盡殺絕,環境立法非常極端讓人無法忍受。」
不滿歐盟在缺乏與農民溝通下,推動減少殺蟲劑和肥料還要求農民輪耕,但這些做法都被批評不食人間煙火,這也是為何今年歐洲議會選舉,部分反對綠能新政的右翼政黨崛起,獲得多數選票,可以說新冠之後和戰爭影響,各國陸續面臨高物價高通膨問題,也加深民眾對綠能轉型的不安。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