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觀點/以哈衝突如何影響美國總統大選?密西根州的這群人是關鍵

作者 嚴震生
發佈時間:2024/05/23 15:51
最後更新時間:2024/05/23 16:00
以色列和哈瑪斯在加薩已持續交戰逾7個月。(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以色列和哈瑪斯在加薩已持續交戰逾7個月。(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作者:嚴震生(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美國的總統大選基本上取決於內政的議題,特別是經濟方面的表現,如通膨及失業率,治安及槍枝管制也是人民所關切者,另外一些社會價值的議題如墮胎及同性戀等,也會決定選民投票的方向。基本上,外交議題鮮少是美國選民考量的因素,也幾乎不曾影響選舉的結果。台灣的媒體許多時候會認為美國總統候選人在兩岸關係的立場,有可能衝擊他的選情,殊不知如果更重要的外交議題都不是選民的優先選項,台灣怎麼可能在美國總統大選中有任何的角色?
 

在今年的各項民調中,經濟議題仍是美國選民最關心者,其次才是一些治安相關的非法移民及槍枝管制,然後是因最高法院2年前將聯邦保護的墮胎權還給州的層次所引發各種相關的權益問題,排名在後的才是外交議題,其中又以烏克蘭戰爭與以哈戰爭最受重視。

拜登總統與川普前總統在烏克蘭的議題上,確實有明顯的區隔。前者力挺澤倫斯基,持續軍援烏克蘭對抗俄羅斯入侵,後者則是認為若是他擔任總統,根本不可能讓澤倫斯基有加入歐盟或北約的幻想,也不會造成普欽因安全顧慮,而先發制人,故美國應停止對基輔的軍事援助,迫使澤倫斯基走向談判桌。不過,烏克蘭的衝突並不至於改變兩黨選民的投票行為,對中間選民的影響也不大。

以哈衝突發生後,美國輿論原先是一面倒地譴責哈瑪斯的恐怖攻擊及劫持人質,也認爲以色列入侵加薩是自我防衛。不過,隨著以色列的報復行動不斷超越正常的戰爭行為,不僅對平民百姓進行攻擊,同時未區分老弱婦孺,更對非軍事目標的醫院、學校、民宅、難民營、教堂、及歷史古蹟進行轟炸與攻擊。
 

哈瑪斯攻擊以色列時,造成近1千2百名猶太人死亡,然而以色列的反擊共造成3萬5千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其中4成是未成年的孩童。美國大學生對以色列的抗議紮營,在全美超過百間大學迅速展開,對拜登政府提供殺傷性武器給以色列予以譴責,也反對校務基金投資在與以色列有生意往來的企業,要求校方展開去投資化(divestment)。

在美國選舉研究的調查中,民主黨長期在女性與年輕選民(18歲-29歲)中享有優勢,前者被稱為是性別差距(gender gap)的百分之十選票,後者的差距在上次大選時更來到二十多個百分點。不過,今年初的各項民調顯示,兩人在年輕選民的支持度幾乎是平手,然而拜登在大學程度以上的青年選民中仍然享有優勢。

年輕知識份子不滿拜登對以色列的支持,不太可能將選票轉給視內納坦雅胡為好友的川普,但若因此對政治冷漠(apathy)產生疏離感(alienation)而不出來投票,當然會衝擊拜登的選情。

此外,儘管阿拉伯裔在美國人口的比例很低,僅百分之零點六,但在拜登與川普勢均力敵的密西根州,卻超過一點五個百分比,在上次的總統大選中,支持拜登的比例超過投給川普者高達四成半。他們在今年的民主黨總統初選中,充分表達對拜登的不滿。

儘管拜登在黨內幾乎沒有對手,但該州的民主黨選民在一個封閉式的選舉中,有超過百分之十三的比例,選擇「不做承諾」(uncommitted)。這些或許就是阿拉伯裔及年輕選民的意見表達,如果他們在11月時不出來投票,很有可能讓拜登輸掉該州關鍵的15張選舉人票,這是拜登決定是否要對以色列無條件支持時,必須納入考量的選舉因素。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獨家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引用,以免侵權。

【永續生活選品】

👉一開賣就完售?民眾超商瘋掃貨!

👉ESG怎麼做? 永續香氛禮贈幫你達成

👉上班族的提神秘訣、助消化小物推薦


2024美國總統大選

#美國總統大選#美國2024大選#美國大選#以哈衝突#拜登#川普#烏克蘭#以色列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525

0.0909

0.2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