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觀點/美中關係轉向低盪 挺台灣變支持戰爭?

作者 黃清龍
發佈時間:2022/11/22 16:23
最後更新時間:2022/11/22 16:23
拜登和習近平日前在峇里島會晤。(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拜登和習近平日前在峇里島會晤。(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作者:黃清龍(信民兩岸研究協會理事長、獨立媒體人)

美中關係在拜登和習近平峇里島會面後,出現轉圜跡象,連帶影響美國對台海問題的策略。近日美國智庫開始有人鼓吹「中國和平」論調,主張美國不應再強化對台灣政治和軍事上的支援,否則將踩到中國的「紅線」。照這樣的情勢發展下去,不排除下次美國總統大選時,可能會出現「支持台灣就是支持戰爭」的辯論,就像當年針對越戰的問題一樣。
 

這次拜習會美國為了促成與中方復談,拜登在公開談論台灣議題時明顯採取守勢,不再提出兵防衛台灣,又說不認為中國有意立即侵略台灣;同時依據中方的新聞通稿,拜登除了說不支持台灣獨立,還多了「不支持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美方並未公開反駁,形同默認,難怪被認為代表拜登做出重大讓步。

拜登如此退讓,顯示習近平的統戰發生作用。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拜習會原本預計進行兩小時,結果談了三個半小時。為了向拜登說明中國的對台政策,習近平會前花了好幾小時反覆思考如何談論中國與台灣的歷史。儘管習近平並未明確表達無計畫立即侵台,拜登和幕僚卻已留下這種印象,並對外說了出來。

另一方面,拜登在去峇里島之前就表示美國在與北京「激烈競爭」之餘,同時要「確保不會演變成衝突」。過去美國描述中美關係使用的詞彙是「建立護欄」,意指不讓競爭導致衝突互撞,但美國此刻的立場,則是避免與中國直接發生軍事衝突。在這個想法下,美中改以「紅線」來取代「護欄」,紅線代表禁區,習近平於是就很清楚地告訴拜登,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關係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拜登則反覆重申美方「一個中國」政策不變,反對任何一方片面改變現狀,將致力於維護台海和平穩定,反對中方對台灣的脅迫作為,明顯在台灣問題上採取了守勢。
 

拜登上述表態,看在中方學者眼裡,是中美關係在僵持近兩年之後一個「新進展」,上海東亞研究所助理所長包承柯就如此認為;美國智庫界也出現應和的聲音,著名期刊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最新刊出的一篇文章就很值得留意。

這篇題為「為什麼中共要打安全牌?--習近平傾向和美國緩和關係,而非走向戰爭」(Why China Will Play It Safe--Xi Would Prefer Détente—Not War—With America),是由曾在美國中情局(CIA)工作20年的克里斯多福.強生(Christopher Johnson)署名發表。強生創立的「中國戰略集團」專門為客戶提供投資中國諮詢建議,背後有著季辛吉的影子,他本人也是多個美國智庫的資深研究員,因此並不是一般學者的泛泛之論而已。

強生在文中不斷強調習近平雖然強硬,但不會發動戰爭。他認為習在「二十大」政治報告刪除了「和平與發展」和「戰略機遇」,直接抨擊美國的關稅政策,稱中國反對「修建隔離牆和防禦工事」、「脫鉤和斷開聯絡」以及「單邊制裁和極端壓力」,其實就是反映中國離不開美國建構的全球化,中國非常不願意與美國脫鉤。

強生同時指出,習近平的個人集權,不代表中國會不顧現實。「二十大」清一色的新政治局不是為與台灣或任何近期衝突而設計的,這套班子只是為了在戰爭變得不可避免的時候,去鞏固中國的制度,而不是走向戰爭。

中共不斷強調要求美國遵守一中原則。(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強生相信,當習近平認為中國面臨重大挑戰時,反可能會鼓勵他緩解中美雙邊緊張局勢,而習的要求只是希望美國能夠遵守「一個中國」原則。因此,強生認為美國政府若強化對台灣政治和軍事上的支援,將會踩到中國的紅線,反而增加中國發動戰爭的風險。學者沈旭輝因此擔心,照這樣的情況發展下去,到了下屆美國大選,「美國支持台灣就是支持戰爭論」,也許會成為一場辯論。

不過沈旭輝也認為,這股吹和風的氣氛恐怕只是短暫的。強生文章的標題用了低盪(Détente)這個字,而了解冷戰歷史的人都會明白,低盪不可能解決雙方根本問題,過了各取所需的階段,危機還是要爆發。

 
Détente這個法文字,被當代國際關係學者形容為1969-1979年這十年的冷戰形勢。這段期間美蘇兩國和兩大集團的關係忽然緩和,雖然各地代理人戰爭依然繼續,雙方也完全缺乏互信,但起碼國際形勢邁入了穩定,減少了擦槍走火的機會。

Détente的出現,主要是結構性原因:雙方內部經濟都開始出現問題,都希望暫時休戰。美國希望逐步從越南撤軍,去解決這個燙手山芋,於是宣布「對話取代對抗」;蘇聯則樂得減低舉國體制在軍事上的投入,同時也覺得有機可乘,可以乘機擴大美國戰略收縮後的影響力,於是一面和談,一面在東南亞、中東、非洲等持續擴張。

但沈旭輝指出,這段不算甜蜜的蜜月期在蘇聯入侵阿富汗、雷根當選美國總統後就終止了,之後就是雷根全力催毀「邪惡帝國」、配合當時的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歐洲宣傳民主自由思想、最終導致蘇東波的發生。事後證明了蘇聯在低盪時期的過份擴張,反而加速了帝國的崩潰;而美國宣稱要對話的時期,卻是國內重新固化保守主義、反共思潮的調整期,本來因為越戰而出現的左翼思潮,幾乎全部又被對抗式右翼主義取代。

根據這先例,此刻的G20美中峰會,似是象徵雙方進入短暫的「新冷戰低盪」。關鍵原因一個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失敗,在國際上失去大量地緣政治與經濟影響力,同時因戰爭而起的能源問題,也讓各國都很頭痛,需要暫時「對話」去面對。

此外,一場疫情重創各國經濟,現在各大國的首要任務,都是解決國內經濟問題,就像七十年代的美蘇都因為大幅投入資源在軍備競賽,而需要以低盪為藉口休養生息,自然傾向於降低對抗來恢復元氣。

 
目前美國兩黨反中態勢一致。(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但沈旭輝認為,這一波「新冷戰迷你低盪」的基礎,其實比七十年代那一波更脆弱。一方面中共「二十大」宣示了鬥爭壓倒一切,還有共同富裕的左傾主旋律,中國「再毛化」日益明顯,反觀美國美國國內選舉的唯一共識則是反中,雙方結構性的矛盾更加凸顯,不可能輕易化解。隨著跨國企業在中國市場的盈利越來越少,脫鉤的大方向只會持續不能逆轉。因此2023年大概是吹和風的一年,但到了2024年,美國和台灣都有大選,當選戰啟動了之後,這股和風很快就煙消雲散了。

其實就在當下,即使白宮用力推銷與中國合作的風聲,共和黨眾議院領袖麥卡錫(Kevin McCarthy)已經表示,當選議長後將成立處理中國事務的特別委員會,阻止中國損害美國人民的利益。麥卡錫指稱,中國是全球侵犯知識產權最嚴重的國家,而拜登政府無力應對,因此國會將阻止有關情況。

此外,美國國會轄下的美中經濟與安全審議委員會(USCC)15日發表年度報告,當中提到北京今年對台採取更富攻擊性立場,美方應成立永久性跨部會委員會,就中國攻擊、封鎖台灣等可能行徑研擬因應制裁。

報告還建議美方評估北京是否確實履行該國在1999年協定中的承諾,若未能履行,國會應考慮立法暫停中國「永久正常貿易關係」(PNTR)。這些強硬動作在明年一月新的國會開議之後,將會逐一出籠。

所以拜習會上雖然互吹和風,但共和黨主導眾院後,可能通過更多友台抗中法案,新任軍事、外交委員會主席都是強硬的反中派議員,組團訪台屬必然,拜登難以否決法案,總統無權阻擋議員訪台。兩年後有總統大選,美中對抗可能再升級,現在互畫的紅線最後恐怕都會被對方跨越。明年一月新的國會開議後,兩黨如何處理台灣政策法,或許就是一個觀察指標。

本文為作者評論意見並獨家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引用,以免侵權。
 

◤Blueseeds永續生活◢

👉天然護膚市場升溫!無添加敏肌也可用

👉精油保養最低49折再享1111折111

👉0水保養・以油養膚,精油保養快跟上


黃清龍專欄

#拜登#習近平#美中關係#美國#台海#冷戰

專欄作者介紹

作者

黃清龍

獨立媒體人,現任信民兩岸協會理事長﹑POP撞新聞主持人。曾在聯合報﹑首都早報﹑自立晚報﹑自立早報﹑中時晚報﹑中國時報及旺報等不同媒體任職,從助理記者到總編輯﹑社長﹑發行人。對台灣藍綠有深切體會,對兩岸問題有第一手接觸,對美中關係長期關注,希望以博腦佛心(Profession)為台灣公共輿論盡一分力。

看更多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642

0.0951

0.2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