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英拉高對俄經濟制裁力道,宣布停止進口俄國能源,這讓歐盟是否跟進制裁、中國大陸是否甘犯眾怒援俄,雙雙陷入更多兩難。俄國副總理揚言報復,恐嚇說油價可能漲到300美元。
石油等能源相關收入占俄羅斯出口總額的一半,俄國總統普欽(Vladimir Putin)政府的財政也有超過3成仰賴於此。當美國、英國領先宣布禁止進口俄國能源,這個侵烏戰爭以來再次拉高的西方經濟制裁行動,能否成為阻擋蒲亭野心的殺手鐧,還未可知,但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它將先成為傷敵七分、傷己三分的「七傷拳」。
誠如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所說,「自由必須付出代價」。對俄能源禁令發布後,美國民眾在加油站大排長龍,雖然俄國只占美國進口石油的8%,但西德州(WTI)、布蘭特(Brent)等原油期貨價格自2月24日侵烏戰後都已急急升破100美元,持續逼近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期間的最高點。
根據半島電視台(Aljazeera)網站報導,俄國副總理諾瓦克(Alexander Novak)週一在國營電視台警告,西方禁止進口俄國石油將可能使油價翻倍,他說:「這將對全球市場帶來災難性的後果…價格飆漲將無法預測…可能來到每桶300美元或更多。」
他並威脅俄國考慮採取報復,包括若歐盟跟進美國抵制,俄國也可能關閉北溪一號天然氣管線,對德國為主的歐洲市場斷供。
歐盟對俄羅斯的天然氣依賴度高達40%,自從各國聯手制裁俄國以來,切斷與俄國能源貿易一直是歐盟力圖避免的選項,但如今跟進美、英的壓力日增。
諾瓦克還聲言俄國不怕能源制裁:「我們知道(出口)量可以重新導向哪裡。」
許多人將眼光看向中國大陸。普欽在北京冬奧前夕飛去拜會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雙方在2月4日簽署了貿易和投資等合作協議,包括中國大陸將進口俄國的小麥、石油和天然氣。美國加大制裁後,中國大陸也可能加碼救援俄國。
但專家認為這會是遠水救不了近火。丹麥國際問題研究所(DIIS)資深研究員江洋(Yang Jiang,音譯)在外交家(The Diplomat)撰文指出,中國大陸對俄新增的天然氣採購量只有100億立方米,相形之下,歐洲每年自俄進口天然氣量卻是在1500至1900億立方米之間。她表示,就算要增加貿易量,天然氣管線等基礎建設的完成也要花上數年時間。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7日也在「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專欄中提出四個中國大陸幫不了俄國的理由。他認為美國進口石油只占俄國產量5%,禁令比較像是象徵意義,而先前國際將俄國排除在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支付系統,這才是大事。
克魯曼表示,被逐出國際金融系統將使俄國出口商難以收款,進口商也不可能「提著裝滿百元美鈔的皮箱來進行國際貿易」,而中國大陸在這件事上愛莫能助。
首先,中國大陸無法提供俄國需要的高階產品,例如飛機零組件和半導體晶片。其次,雖然北京不加入制裁,但中國大陸企業也需要看美國這個更重要市場的臉色。
就在這篇專欄刊登兩天後,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就透過紐時警告中國大陸企業,別小看美國對俄禁令,否則將受到美國政府「毀滅性」的懲罰,包括無法取得特定美國設備和軟體。
克魯曼還認為,因為中國大陸產業重心在東部沿海,俄國經濟中心卻是在西部靠近歐陸,兩國要加大貿易多半只能仰賴已經很擁擠的鐵路。他最後指出,中國經濟規模現在已是俄國的十倍大,經濟依賴的結果會讓俄國淪為北京附庸,這是正在追求恢復蘇聯時代榮光的蒲亭所不可能忍受的。
西方金融、經濟制裁以來,俄國人民已進入恐慌,不斷貶值的盧布讓物價不斷攀高,人們排隊提款、搶購物資。一位俄國電商業者告訴「金融時報(FinancialTimes)」,民眾持續瘋狂搶購,「即便我們每幾個小時就得隨著匯率而調漲售價」。
雖然俄國經濟勢必受傷,但歷史經驗顯示,獨裁者很少因為國際貿易制裁而改變。
根據「紐約客(New Yorker)」指出,學術界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經濟制裁措施,結果只有40%產生有意義的效果。北韓、委內瑞拉、伊拉克的獨裁政權都持續或曾經面臨西方多年的經濟制裁,但強人依舊在位。對南非白人政權的制裁持續了30年後,黑人民權才終於抬頭、執政。
「紐約客(New Yorker)」這篇長文分析許多歷史經驗,包括貿易制裁反讓南非經濟提高自給自足率;北韓及敘利亞的獨裁者根本不顧制裁期間的民間飢荒,伊拉克的海珊(Saddam Hussein )政權也無視人民飢苦,直到美國的斬首行動將他狙殺。
該文認為,即便普欽和俄國將會付出經濟代價,但也很難單靠經濟制裁改變他的想法或侵略行為。
不過,就像英國廣播公司(BBC)的評論,普欽原本以為西方政府對石油制裁會投鼠忌器、不想為此傷及本身經濟,如今他顯然錯了。看來拜登的「七傷拳」還是能打痛普欽。(中央社)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