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社》(Associated Press)在27日一篇報導中指出,台灣在近日面臨疫情以來最嚴重的一波感染。隨著確診及檢驗數量提升,顯現出政府不但沒做好遏制病毒傳播的工作,也未事先為大規模檢驗的可能做好準備,導致台灣現在面臨嚴重「檢驗塞車」,影響疫情控制。
《美聯社》指出,台灣在過去因爲優秀的防疫成績受到國際各界讚揚,但是隨著5月開始,突然爆發的大量本土確診數,讓各界發現中央政府在過去一年中,並未做好阻止病毒擴散的準備,也未增加對快篩設備的投資,導致疫情爆發後,無法消化大量檢測。並舉例指出,地方官員如台北市長柯文哲,還需自已與快篩廠商聯繫,並在地方新增4處抗原快篩篩檢處,以消化大量待檢驗民眾。
文中寫道,抗原快篩(Rapid tests)是能夠在早期遏止病毒擴散的關鍵工具,但台灣一直以來都採用必須透過實驗室處理的核酸檢測(PCR),且不鼓勵進行抗原快篩,原因是因為快篩雖然更快速便宜,但準確性相對較低。PCR儘管準確性高,但這樣的作法可能會導致檢測塞車,無法在第一時間掌握疫情的真實程度。
新北市負責進行PCR分析實驗室的成員蔡先生便表示,實驗室內一天最多只能處理120個樣本,但上週,光是一天內就收到高達400個待檢驗樣本,「檢測人員要到半夜才能下班。」指揮中心表示,目前全台141個分析實驗室,每天能處理3萬筆PCR樣本,但拒絕公布目前有多少樣本待檢測。
台大醫院臨床試驗中心主任陳建煒認為,當確診數量較少時,這個策略是合適的,但隨著感染鍊擴散開,政府應該採取雙管齊下的方式,進行隔離的同時也應擴大篩檢,「不管出於什麼原因,政府完全沒有準備好。」報導文末也引用柯文哲說法,表示只有在失敗後才會學習。直言台灣在過去防疫太過成功,讓各界都失了戒心。
《TVBS》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如有疑似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 0800-001922。
◤Blueseeds永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