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觀點/種族滅絕成國際話題 西方國家怎麼面對自己過去的黑歷史

作者 黃清龍
發佈時間:2021/06/02 19:56
最後更新時間:2021/06/07 15:52
近日種族滅絕成為國際熱議話題。(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近日種族滅絕成為國際熱議話題。(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作者:黃清龍(信民兩岸協會理事長、獨立媒體人)
 
最近國際媒體報導了發生在加拿大﹑德國﹑還有美國的種族滅絕事件,雖然許多都已經是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陳年往事,對照今日卻有現實意義;特別是正當西方國家指控中共對新疆維吾爾人進行種族滅絕之際,他們如何面對自己曾經有過的種族滅絕罪行,更值得借鑑參考。

 

加拿大挖出數百原住民兒童遺骸
加拿大一所已關閉超過40年的印第安人寄宿學校,最近被發現起出215具兒童遺骸,揭開了加拿大過去強行同化印第安原住民的黑暗、可恥歷史。這件悲劇發生在加拿大卑詩省坎盧普斯的一所印第安人寄宿學校,該校從1890年營運到1969年,上週四坎盧普斯的一名酋長卡西米爾公布了這樁駭人聽聞的消息。卡西米爾說,這些都是沒有記錄、已死亡的失蹤兒童,部分只有3歲。新發現骸骨挑起了加拿大各地原住民族群的集體傷痛和創傷回憶,有不少地方燃點火堆、煙槍和舉行儀式,悼念他們失去生命的寶貴兒童。
 
加拿大過去曾經長時間對印第安原住民進行文化滅絕,強迫小童入讀條件惡劣的教會學校,不准講母語,經常受虐打,不少學生人間蒸發。根據統計,在1863年至1998年間,有超過15萬名加拿大印第安原住民的孩子被強行送入由政府和天主教會營運的寄宿學校內接受教育,加拿大真相與和解委員會稱,至少有超過4100名學生在上學期間死亡,其中許多人死於虐待及忽視,另有部分因疾病和事故喪生。
 
 
面對掘出黑歷史,加拿大總理杜魯多的態度是直認不諱,他形容事件令人心碎,沉痛地提醒這是加拿大黑暗和可恥的一段歷史。早在二○○八年加拿大政府就成立獨立的真相與和解委員會,並在二○一五年發表報告,把原住民兒童寄宿學校制度定性為「文化種族滅絕」。加國原住民關係部長貝內特說,過去這些寄宿學校是「可恥」殖民政策的一部分,政府承諾會記住這些無辜逝世的靈魂,並給予補償。
 
澳洲同化政策下「失竊的世代」
發生在加拿大的事件,讓人不免想起澳洲對原住民同化政策產生的「失竊的世代」。20世紀初期澳洲政府強行將大批原住民孩童帶離家鄉,送至千里之外的白人寄養家庭、教會或訓練所,令他們學習白人語言與文化、改成白人的姓名,想方設法讓他們更快融入主流的白澳社會生活。結果,有數以萬計的原住民兒童被迫離開自己的家庭和社群,他們因而也被稱為「失竊的世代(The Stolen Generations)」。
 
1995年澳洲人權委員會透過多方證據與歷史證據的比對,最終發現在1910年至1970年間,最糟時有高達三分之一的原住民孩童被迫帶離其家庭與社區,原因僅僅是因為他們的血緣身分不是白人。人權委員會也發現,強制分離與被迫多次搬遷直接造成了當事人的心理創傷,許多孩童遭到言語、肢體和性暴力。人權委員會甚至進一步認定,澳洲政府強制分離原住民兒童的法律、政策與作為,已經構成《聯合國公約》中的種族滅絕罪。
 
德國承認在納米比亞種族屠殺
另一國際聞名的種族滅絕黑歷史則和德國有關。前不久,德國與非洲南部國家納米比亞達成協議,正式承認德國在該國犯下種族滅絕罪行。德國允諾,提供十一億歐元在納米比亞進行旨在增加居民福利的開發項目。納米比亞在一八八四至一九一五年間是德國殖民地,當時叫做「德屬西南非洲」,一九○四年德國軍隊鎮壓反殖抗爭的當地赫雷羅人和納馬人。歷史學家估計,死於屠殺和驅逐的赫雷羅人在六萬五千人至八萬人之間,被殺的納馬人約一至二萬。
 
德國外長馬斯表示:「依據德國的歷史和道德責任,我們請求納米比亞和遇難者後代寬恕。」馬斯還說:「我們的目標過去是、今後還是,尋找某種雙方都可接受的方式實現真正和解,以紀念遇難者。」馬斯所說的和解,包括不加掩飾寫清楚德國的責任。納米比亞總統根哥布的發言人指出,德國承認犯下種族滅絕是朝着正確方向邁出的第一步。德國早已承認二戰期間屠殺猶太人,如今再承認在納米比亞曾進行種族滅絕,讓人看到德國正視黑歷史的道德勇氣。
 
法國為沒阻止盧安達大屠殺致歉
即使沒有直接參與種族滅絕,袖手旁觀也會被視為罪大惡極。法國總統馬克宏最近訪問盧安達,他在種族滅絕紀念館發表演說,承認當年法國沒有理會大屠殺即將發生的警告,又對查證真相方面緘默過久,直言希望幸存者原諒。盧安達大屠殺發生於九十年代,胡圖族與圖西族爆發內戰,造成五十萬至一百萬人喪生。當時作為胡圖族盟友的法國,被指忽視屠殺警告,所設立的人道主義區域亦無法為受害者提供庇護,甚至成為兇徒的匿藏之地。
 
 
還有美國,美國是種族衝突最嚴重的國家,100年前在美國奧克拉荷馬州土耳沙也發生種族大屠殺,6月1日「土耳沙種族屠殺」100周年,拜登總統造訪土耳沙紀念此事件,以撫平非裔的歷史傷痛。
 
美國土耳沙大屠殺百年
1921年5月31日到6月1日,土耳沙北部的格林伍德發生種族大屠殺,事件始於5月31日當天的土耳沙論壇報刊登一則19歲非裔擦鞋匠羅蘭德遭控侵犯17歲的白人電梯小姐,用了「非裔現行犯在電梯攻擊女孩」這般聳動的標題,由此引發悲劇。大批白人湧入格林伍德包圍警局,土耳沙警方不但不予制止,還力挺白人暴徒,向他們提供武器,從5月31日至6月1日間進行焦土式劫掠,超過35個街區被燒成廢墟,191間企業或商家被砸毀,1萬多名非裔住戶流離失所,還造成300人死亡。格林伍德號稱「非裔華爾街」,當時是全美最富裕的非裔商業區,在暴動中被夷為平地。
 
事件之後,沒有人因為劫掠、屠殺而被捕,也沒有受害者及其後代因為家人逝去,或財產遭劫而得到任何合理賠償;而經過這樣的劫掠及燒毀後,格林伍德至今仍無法恢復當時的榮景。數十年來,土耳沙種族屠殺遭到漠視,直到近幾年才逐漸獲得關注;2013年,土耳沙白人警長喬丹挺身而出,為當局的黑歷史道歉。而今年是種族屠殺100週年,美國總統拜登親自前往悼念。
 
最近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回應歐美有關新疆人權問題的質疑時,除了強調中國並沒有對維吾爾族進行種族滅絕,還反過來說「我們歐洲的朋友應該知道什麼才是種族滅絕。」近期爆出的與加拿大、德國和法國有關的新聞,正正為王毅的說法做了註腳。然而類似事件的比較,不只是現實國際政治的角力托辭,還應該有更高遠的意涵。
 
 
第一﹑確如王毅所稱,歐美過去曾發生過種族滅絕行為,不只前述的幾個國家,歐洲殖民者在非洲其他國家﹑美國白人屠殺印第安人都是。但歐美有過的黑暗歷史,並不能成為今天中國在新疆違反人權合理化的藉口。尤其當年歐美是在白人優越主義作祟下,才對原住民強制推行同化政策,造成許多悲劇,要問現在中共在新疆的「再教育營」,是不是同樣也是以漢人優越主義為出發,要對維吾爾族人進行漢化,這當然是一種歷史的倒退。
 
第二﹑歐美對新疆問題的關注,雖然有著大國政治博奕的成份,但另一方面也應當看到,正是因為歐美國家有過種族滅絕的黑暗歷史,對於現今世上仍然存在的類似行為發生在新疆,自然特別關注,這就是普世價值的體現,不能僅以「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這樣的文革語言,輕輕帶過。
 
第三﹑最重要的是歐美國家並不掩蓋曾經的可恥歷史,並進行真相調查以及後續必要的平反與補償。以澳洲為例,澳洲人權委員會在名為「帶他們回家」的調查報告裡提出了54項具體建議,包括要求澳洲政府為這段歷史不義給予國家級的道歉,並應向每一位受害者負起賠償責任,以及協助個人療癒與家庭團聚的責任。此外,更應妥善記錄歷史真相,透過國民教育、紀念日與歷史文化中心,使澳洲人民共同銘記這段嚴肅的歷史,共同宣誓這樣的錯誤將不再重複發生。
 
反觀中共至今對造成三千萬人餓死的大躍進﹑對影響幾億人的文革﹑對迫害成千上萬知識的反右運動,不但沒有絲毫追查真相的勇氣,還反過來扭曲真相,想以所謂「歷史曲折的道路」輕輕帶過。更不用說還有六四。後天就是六四事件三十二週年,天安門母親期待的真相,何時能夠出現呢?

本文轉載自黃清龍臉書( https://pse.is/3ew6zw ),為作者評論意見並授權刊登,不代表TVBS立場。

◤日本旅遊必買清單◢

👉超夯日本電器竟然還有額外優惠!

👉日本免稅美妝必買這些!筆記給妳

👉存起來!遊日本免稅最高再折17%



專家觀點

黃清龍專欄

#美國#時間#拜登#事故#學生#警方#衝突#中國#死亡#家人

專欄作者介紹

作者

黃清龍

獨立媒體人,現任信民兩岸協會理事長﹑POP撞新聞主持人。曾在聯合報﹑首都早報﹑自立晚報﹑自立早報﹑中時晚報﹑中國時報及旺報等不同媒體任職,從助理記者到總編輯﹑社長﹑發行人。對台灣藍綠有深切體會,對兩岸問題有第一手接觸,對美中關係長期關注,希望以博腦佛心(Profession)為台灣公共輿論盡一分力。

看更多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558

0.0825

0.2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