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AI助救災、送餐!台首批「機器狗」亮相 年底前學會爬樓梯

責任編輯 蕭沁梅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5/29 16:58
最後更新時間:2024/05/29 16:58
AI機器狗今天正式對外亮相。(圖/中央社)
AI機器狗今天正式對外亮相。(圖/中央社)

國內首批自主研發的AI機器狗今天正式對外亮相,它們是寵物型Oliver、以及工作型Dustin,配備英特爾(Intel)CPU迷你電腦,為導航、AI演算提供運算平台,運動控制則採用安謀(Arm)晶片。

應用方面,團隊計劃讓Oliver、Dustin在今年底前學會爬樓梯,並規劃後續在室內送餐,以及鐵道車輛維修廠、化工廠區巡檢、災難搜救等場域進行驗證。

 

在國科會支持下,國立台灣大學機械系教授郭重顯帶領研究團隊,打造台灣首創且自主研發的AI機器狗(NTU DogBot),整合、運用多項機電設計與人工智慧(AI)技術,涵蓋機械設計、控制工程、步態生成、自主導航、AI演算法等,團隊並在今天舉行的國科會學術成果記者會中展示2隻機器狗。

郭重顯指出,機器狗的發展在國際上已相當熱絡,比如美國投入在電網巡檢、韓國應用於物流配送,西班牙甚至有機器狗當「科技警察」出任務,反觀國內遲遲無法導入,背後原因除成本高昂,客製化服務應用與AI程式開發技術支援也相對不足。

郭重顯說,團隊有感於國內並無國產機器狗,加上台灣面臨嚴重缺工、且以傳統產業、服務業最為明顯,而自動化不能永遠只在半導體界應用,為了協助各產業都能迎上智慧化浪潮,團隊2年前起心動念展開AI機器狗研發。
 

在國科會及合作廠商量子黑客公司(Rosemary義麵坊子公司)共同出資合作下,郭重顯表示,計畫執行迄今,已經完成54公分長、16公斤重的寵物型機器狗Oliver,以及93公分長、40公斤重的工作型機器狗Dustin。

郭重顯指出,Oliver與Dustin都具備自主定位導航能力,但在功能設計定位上有些差異。Oliver具備動作教導與AI視覺等功能,並可進行語音和表情偵測與互動操控,適合居家環境應用;Dustin可應用於工業巡檢與物品遞送,搭載各式工業用途感測器(音噪、視覺、溫度、氣體等),並結合Line Bot即時訊息回報。

至於落地應用發展,郭重顯表示,短期以室內為主,中期2025年至2027年希望能有防水、防塵的戶外場域應用,長期2029年前,盼達成防爆等級的場域應用,以及災難場域搜救;目前,團隊規劃讓Oliver與Dustin在今年底前學會爬樓梯。

目前合作產業的需求方面,量子黑客為適應地形障礙的智慧送餐服務;長春石化、大連化學提出化工廠智慧巡檢應用;台灣隔震科技公司提出建築工地智慧巡檢應用;聖育科技公司盼達成結合5G AIoT智慧巡檢應用。

團隊表示,規格方面,現在Oliver、Dustin的運動控制採用安謀晶片,並配備英特爾NUC(新一代運算單元)迷你電腦,以CPU(中央處理器)進行運算;實驗室已在評估使用輝達(NVIDIA) Jetson Nano(小型人工智慧電腦)做為核心運算電腦。

根據團隊簡報,NTU DogBot價格為5萬美元起,與國外產品相比雖相對便宜,但對使用業者來說可能仍是一筆不小的支出。郭重顯表示,價格高低主要端視零組件成本,希望未來與台灣馬達等關鍵零組件業者洽談特殊規格,降低成本。

國科會工程處處長李志鵬則表示,AI技術導入工作機器人或機器狗,前景備受期待,過去台灣向國外購買,價格非常高,如今國內成功掌握技術,將可針對在地需求客製化,對本土產業的發展很重要,他對台灣大量生產製造的能力非常有信心,一旦有市場,成本降低可期,國科會也將持續補助相關計畫。(中央社)
 
 

AI浪潮來襲

#AI#國科會#AI機器狗#寵物型#工作型#郭重顯#AI產業#機器人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延伸閱讀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1411

0.0831

0.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