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xx
xx
"
"
回到網頁上方

〈獨家〉大陸第一名太空人 10年訓練隔絕

記者 方念華 *北京 報導
發佈時間:2008/09/23 20:01
最後更新時間:2016/05/16 15:06

中國大陸神舟七號太空船,這次發射升空,因為要進行它們有史以來第一次的「太空人出艙」行動;使得太空人爭取出線的競爭,格外激烈;殘酷的競爭,讓中國第一個升空的太空人楊利偉,也不得不轉換角色,在升格為教官的位置上,看著新人接棒,而他也才42歲;這次方念華進入了難得一見的「中國航天員訓練中心」,正是由楊利偉引導,逐步揭開神七訓練的神秘面紗;從念華的觀察,我們可以感覺出一個太空人10年訓練,付出的犧牲,以及必須將這些犧牲,視為平常的心理操練;或許,這才是選擇翱翔外太空,最難的地方。

在神秘的中國航天城裡見到楊利偉,這位在2003年,第一個升空的大陸太空人,帶給我的反應是驚訝!

楊利偉165公分的個子不算高,皮膚白晰,說起話來手勢範圍小,表情不多,神七發射,楊利偉已經是教官角色,但叫人直噴眼淚、暈頭轉向的離心訓練,他不但照做,而且忍不住兩度流露出自豪。

主播方念華:「以您的經驗,您也覺得它的痛苦指數是最高?」太空人楊利偉:「我覺得是很難過的東西,而且這個東西我當時,做的還是最好的。」主播方念華:「完成任務最好的就是畢業,不用再做這些訓練?」

楊利偉:「也不行,我們做這個,好比說有一個衰弱期,你人不去做訓練,功能會減退的,所以這種訓練,我們每年要保持多少次,隔一段時間要做一次。」主播方念華:「像您的話?」楊利偉:「我還在做,我跟他們一樣,這2個訓練,我都是最的最好的。」

主播方念華:「太空的升空現在在中國大陸,依舊被視為出征一樣的壯舉,而這一次神州七號,要再次把三位太空人送上太空,當他們平安執行完任務,安全返行的時候,地球依舊持續運轉,但他們的世界已經全然改變,以第一位中國升空的太空人,楊利偉來說,從接受訓練的1998年開始,他就住在這,可以說他大部分的世界,都在這個北京北郊的航天城;

雖然為了他的生活起居,還有人性的照顧方便,他的家庭也搬在航天城裡,可是這一次為了神州七號,訓練這一批太空人,他星期一到星期五,沒有辦法回家住,一直要到週六日,才能夠回家享受私人的正常家庭生活。」

在低壓艙訓練設備前,曾經繞行地球14圈的楊利偉,都顯得渺小了,很難想像複雜的像天書的艙內儀表板,楊利偉自我訓練,要閉著眼睛都能夠準確按到位置,厚厚一疊的操作程序表,他不用了,但是在外太空的敏捷,是犧牲了正常的家庭生活換來的。

太空人楊利偉:「那個電門,那個按鈕的顏色,因為你總去觸摸它,磨到顏色都會在你腦袋裡面,都會有這種再現。」主播方念華:「你按這個,可能比按家裡開關還熟?」楊利偉:「那肯定的。」主播方念華:「操作的開關,你可能都沒有那麼熟?」楊利偉:「我家裡的那些東西,我還沒比這個熟。」

主播方念華:「你在這個環境已經生活了?」楊利偉:「10年,1998年開始。」主播方念華,「一直在這環境?」楊利偉:「對。」主播方念華:「家人也住在這裡?楊利偉:「也住這裡,要求住在這,是長年的,我們吃飯也在這。」

2003年,中國太空船,首度載人升空,裡面只坐了楊利偉,他羨慕這次的神七發射,3名太空人同行,那種相依為命的心理支持,他也私下期待過,自己還能夠被選中,但機會不是操之在己。

中國第一太空人楊利偉:「每一次的任務對我們來講,都很期待,因為一個專業航員是這樣的,包括神六的時候,尤其那個選拔的時候,成績還不錯的。」

空軍航武出身的太空人,雖然曾經重江澤民手上,接過「航天英雄」的表揚,但是在楊利偉不厭其煩的解說過程當中,感受到的只有熱情,而沒有個人式的英雄主義。

主播方念華:「誰是這次要參與神七的,誰是被選中?誰是出艙的?所以留名這件事,在你經過3年,你是怎麼來看?」楊利偉:「包括我們回來之後,比如說國家也好,人民也好,給了你就是一個很高的榮譽,這個榮譽我覺得,作為一個航天來講,你要有一個很好的心態,去看待的,確實看待,這個我覺得是很正常的,如果你不能去很好的處理這個關係,說的簡單一點,是跟自己過不去。」

神七發射的這一天,楊利偉也會到沙漠中的基地仰望,他的人生因為選離地面而翻轉,但楊利偉必須證明,他能夠在樹立典範之後,腳踏實地的過下去,培養出更多後進,才能讓自己的生命有新的運轉核心。

#神舟七號

分享

share

分享

share

連結

share

留言

message

訂閱

img

你可能會喜歡

人氣點閱榜

網友回應

其他人都在看

notification icon
感謝您訂閱TVBS,跟上最HOT話題,掌握新聞脈動!

0.0956

0.0497

0.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