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勞工長期以來的低薪問題,向來是政府、企業、勞工關切的議題,自去年起,《財訊》首度與中華徵信所合作,調查上市櫃和興櫃共1788家公司的員工福利費用,揭露台灣高薪好公司的面貌。今年《財訊》延續調查報告,並請各方專家深入解讀,讓讀者有具體方向,尋找你的高薪工作。
連續6年加薪!中鋼3月28日董事會通過調薪3.5%的方案,2013年起每年加薪,儘管先前幅度都不大,都在2%到3%之間,仍然讓台灣所有勞工看了好生羨慕,因為大家共同的感慨就是「什麼都漲,只有薪水不漲」。
為了解高薪工作在哪裡,《財訊》雙週刊去年首次與中華徵信所合作,調查2011到2015年度上市櫃和興櫃共1788家公司的員工福利費用,這筆費用亦稱總報酬,指的是財報中企業支付的勞健保費用、退休金費用(以上約占人事費用的2成)、職工福利委員會和其他員工福利的費用,另外加上年終獎金、董監事酬勞等,因此金額會比員工實際領到的薪資高。
市值百億元上市櫃公司
福利遠高於台灣一般勞工
從市值百億元企業的統計分析可以發現,這些企業雇用了108.2萬人,平均員工福利費用約為113萬元,低於台灣50(市值前50大企業)平均員工福利費用141.5萬元,但遠高於台灣的一般員工。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的「受雇員工動向調查」,2016年受雇員工每人總報酬雖比前4年增加0.8%,為歷年最高,仍只有68.1萬元。
觀察平均員工福利費用的前20名可以發現,企業家數只占1.3%,淨利占比卻達到12%。這20名中有八家屬於半導體產業,原因是全球競爭激烈,這些企業必須用高規格的待遇吸引一流人才,才能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此外,群聯、力旺、億豐、矽創、創意和台積電這六家公司的淨利、平均員工福利費用和員工人數,都連續3年成長,表示它們擴大就業機會的同時,也創造公司利潤,還願意分享給員工,就更容易吸引好的人才。尤其分類屬於「其他」類的億豐公司,創立自有品牌Norman,打進歐美等國的窗簾市場,證明台灣不是只有高科技業才能有好的待遇,傳統產業也可以創造高利潤和高福利。
6成勞工月薪不到4萬元
半導體產業福利最大方
財政部透過綜所稅薪資所得及跨部會資料,去年首度發布《由財稅大數據探討台灣近年薪資樣貌》研究報告指出,約有千餘人是極端高薪者,2016年的月均薪資達到百萬元,他們有7成來自電子與金融產業,如半導體、電腦製造、銀行、券商和保險業。
儘管這些行業造就了高收入員工,絕大多數台灣勞工仍受低薪之苦。同一份報告指出,6成勞工月薪不到4萬元,只有2成的勞工月薪超過6萬元。事實上從企業主的態度,就能看出低薪的必然性。
企業的獲利分配可以分為3部分,分別是企業、股東、員工,為了確保經營的穩定,多數企業經營者都希望財務體質健全,保留一定金額的盈餘作為再投資或擴充規模等用途。另一方面,為回應股東的期待,股息也不能少;這時候犧牲的往往就是勞工,導致薪資成長停滯不前。
從主計總處受雇人員報酬的統計,可以看出企業藏富的現象。台灣受雇人員報酬占GDP(國內生產毛額)的比率在1990年代超過5成,之後一路走低,到2010後更降到4成5左右,2016年僅只有43.8%。另一方面,企業盈餘占GDP的比率近年來呈走高局面,2016年升到35%。…(本文節自財訊553期,詳全文)
延伸閱讀:
幸福企業,中鋼又要調薪,薪水連漲6年
中鋼投資興達海基公司今動土,打造水下基礎在地供應鏈聚落
與熊讚一起為台北市加油!!投票就送冰淇淋機
最HOT話題在這!想跟上時事,快點我加入TVBS新聞LINE好友!
◤2024史上最熱一年◢